人狗

2016-12-17 08:44林夕
中学生天地(C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林夕宠物店教导

林夕

人狗

林夕

荐读人:塞林

美学博士

随笔作者

教育媒体从业者

林夕是著名的词作家,他写的无数歌词脍炙人口,万家传唱。同时,他也在一些杂志上写随笔专栏,文字玲珑精致,有格有调。《曾经》《知情识趣》《原来你并非不快乐》《世界将我包围》等都是他的随笔集。与他几乎没有烟火气的歌词相比,随笔中展露的是他的世界观,写的多是他如何“看人、看事、看物、看世、看情”的“感受的碎片”,所以并没有那种让人超出尘世凡庸的飘逸之思。

这篇《人狗》写的也是一点寻常事和世俗情。因为“真正的单独并不美丽”,作者找来一只狗做伴,但在伺候它的过程中却很快觉得厌倦,并生出了放弃之念,最后狗被送回了宠物店。几天的近距离相处,令作者生出许多零碎的、片段式的感想。

原来我的兴趣和寄望都只在人——这完全因为一只狗的出现。而狗又因为人才出现了几天。

一般人都说狗是人最好的朋友(人不是人最好的朋友吗),它们二十四小时在几百英尺地方内随传随到,奉赠热情,不像人,不易有热情,有的时候又担忧着待会必然的失散。因为想到,真正的单独并不美丽,所以便买一个朋友回来,而它刚巧是一只狗。

养狗的书籍教导我怎样和狗相处,怎样教导它,发掘它于我的种种好处避免害处。狗最重要是懂得在指定地点大小便。而这是一种习惯问题,狗一切行为和情感都源于习惯。每天在那里排泄,基于生理心理问题,便非在那里不能放下一点一滴。非常可惜,又是习惯,习惯常常叫我们替一些本来机械化的现象,多添美丽神奇的传说,如今连一只狗摇尾的热情都不能幸免,原来只因为它们习惯了嗅到某种气味便作条件反射。

仅此而已。

人也大概难以例外。所以对着这些热情的狗,便念及人的种种,令我忽然感到亏欠了很多,很久。既然总是亏损,为什么不能在人的身上,反正都一样。

狗不断在地毯上撒尿(这陋习,书本说,可以训练改变)。而我已渐渐厌倦了培养,我害怕,因为这样,所以那样的无情关系(书本说,主人对狗好,狗便会回报)。我对它坏它便坏,对它好它便对我好。公平而接近贸易。(书本又说有孤僻小孩,拥有一只狗以后,便惹来大群小朋友,时常到访,纯属那狗可爱的功劳。)

狗不断在地毯上大便,这原是它的原始习惯和需要。可惜我已无甚心力替它走上遵守纪律的轨道。一旦上了轨道便容易忘却松懈时的真相。

所以便起了放弃之心。然而S说,有一只狗,他们便会时常来和它玩,说得非常正确,因为狗便不怕路长崎岖了,C说人不如狗,然而话不是这样,正如P说多了一部唱机房间便多了许多人,原理甚为简单,本无感叹,无须珍惜。

最后狗还是送回宠物店,少了很多声音气味和温度。这样好,静卧着的台凳不用穿插了生气。可以盘坐椅上,双脚没有湿暖的舌头在舐,然后听些伤感的歌,或流一点泪,都较前方便。

可是真的奇怪,身边来来去去的一切虽无从主宰,但我们却不一定选择幸福。

把狗迅速退回去后,自然有不少人替那仅两个月大的幼犬不值。

怜悯之声四起,呜呜呜,那毛茸茸的物体又这样可爱,虽然怜悯一般都是颇为容易布施的感情,无本生利。P说得对,应否继续养下去,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是的,就像一些平凡的歌,心理作祟,只有自己哼着才莫名其妙地感动起来。只有自己才知道,用纸吸抹那些从漂亮的狗毛撒下来的粪便,是什么滋味,像在照顾一个婴儿,那狗玩累了双脚平摊在地上的幸福姿态,这些都是不安的来源——把情感全寄寓于一只狗上,不是沦落的先兆吗?如果有谁继续责备我无情,我便会以廉价感情斥之。把弄别人手中的婴儿容易,喂奶换片才困难。因为那狗可爱而爱,却难度极低。如果有谁问我,有惦念那流离的狗吗?我会说,有一点内疚,但要是三两天的相对便动用到惦念,那以前和以后又是怎样与人相对的。

我一面抱着没有温度的衣服,一面想到一只狗令我认识到这么多,知道欠缺的,惧怕的和需要的,蛮有智慧,获益良多。

猜你喜欢
林夕宠物店教导
我想要的教导
会说话的鹦鹉
会说话的鹦鹉
未来宠物店将是“轻宠物店”
林夕,只为那熟悉而陌生的梦
“词神”林夕写一首歌多少钱?
这只是家宠物店
少年心事
撒谎
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组建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