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快速审题指南

2016-12-17 08:44东阳中学陈益林特级教师
中学生天地(C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老腔书签作文题

■东阳中学陈益林(特级教师)

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快速审题指南

■东阳中学陈益林(特级教师)

【全国Ⅰ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漫画型作文题与漫画型语用题道理一样,准确提炼漫画的寓意是关键。

这是一幅组合式漫画,展示了两名学生因成绩变化所受的遭遇,揭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上“唯分是求”、急功近利的教育现象。

不过,这毕竟不是提炼寓意的语用题,漫画只是揭露了一种现象,如果在写作中只注重寓意的解读,讲述当下教育功利的现象,那么文章就会停留在“是什么”这样一个比较浮浅的层面上。我们应该透过现象探求本质,从浮躁的心态、攀比的陋习等方面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多元智能、和谐发展、鼓励专长等途径提出改变的方法。有“为什么”“怎么做”,文章才会有深度、有力量。

【全国Ⅱ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道题的写作指向非常明确:从“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中任选一条,或者综合三条或其中的两条途径,来谈谈自己对“提升语文素养”的看法和理由。

写作时要注意,鉴于同学们大多欠缺社会生活实践,并且如果把三条途径都写过来,面铺得太广,文思不容易驾驭,不太能写得精短而又有深度,所以还是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一条或者两条途径来写作比较好。

此外,题目中有“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这一要求,这就限制了选材。如果大谈特谈他人如何有效提升语文素养,就不符合题意了。

【全国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他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审题的难点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概括小羽这个人一系列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与内涵。

在熟读深研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规范”“公开”“带头”“合作”“创新”“共同致富”等关键词,就可以从责任与担当、竞争与合作、分享与获得、眼界与情怀等角度选择立意。

此外,题目要求中的“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这几个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综合分析材料的内涵,抓住个别词语就匆忙下笔,比如谈创新的重要性、批假冒伪劣产品,这样的立意显然是跑偏了。

【北京卷作文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50分)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北京卷的大作文采用二选一的模式,限制性条件较多,既规定了文章题目,又指定了写作文体,但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个性特长选择写作。

第一题在审题时要抓住“‘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这两句关键句,才容易打开思路。

“老腔”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中一切有魅力有价值的事物,包括一切值得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雄伟的古建筑、高雅的戏剧样式、珍稀的手工绝活、宝贵的民俗活动等。

行文可以采用层进式结构展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具体可以表述为:老腔(值得传承的文化遗产)的魅力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好老腔(值得传承的文化遗产)——我们应怎样保护好老腔(值得传承的文化遗产)。这样的安排,环环相扣,一层比一层深入,更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第二题重在写出“神奇”二字。要写出“书签”的神奇不容易,想象力丰富、尤其是擅长写科幻小说的考生会大有用武之地。从《西游记》金箍棒的描写中可以想象书签可变大变小;从变形金刚的形象特点中可以想象书签能够组装变体;从超人形象中可以想象书签具有超能力……另外还可以想象书签有声、有光、有香。

当然,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一定不能忘记“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以及“有细节,有描写”的要求,神奇的书签和我们怎么交流、怎么帮助实现读书的愿望,都是可以设计到情节中去的。

【上海卷作文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70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这道题要抓住“影响”一词做文章。“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对“评价他人”的看法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还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分析利弊得失。

对同学们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学、法学、哲学知识,跳出一己小我的小圈子来审视当今人类生存状态中的众生相,用充满思辨力量的语言来阐发“评价他人”的利弊得失,才能够写出既有现象观察广度、又有实质分析深度的好文章。

“公共行为”和“个人行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激浊扬清”的正义感和“保护隐私”的法律意识,“但思己过”与“不言人非”的传统思维,自媒体时代的自由与自律,“评价他人”的方式选择与尺度把握……下笔前不妨对这些概念和关系进行一定的探究和思考。

【山东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这道题审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新的旅程”“行囊”的隐喻义。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新的旅程”理解为成长中的一段崭新历程,比如结束了中学生活后,该如何走好大学之路;或理解为结束了学生生涯后,该如何快速适应社会。

“行囊”可以看作是伴随人生旅途的各方面准备:既可以包括物质的,比如身体条件、装备工具;也可以包括精神的,比如心态、学识等。

如果写记叙文,可以写自己成长中的某一阶段,在得与失、取与舍的交锋中,怎样摸索、尝试、觉悟的过程。如果写议论文,则可以就人生“得与失”“取与舍”“快与慢”“近与远”等关系进行辨析,进而揭示出人生行囊的储备对于人生质量影响的大小深浅,最后得出“人生行囊所携物品的科学甄选,是保证人生走得快、走得远的重要条件”的正确结论。

【江苏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分)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道题目材料十分简短,以常见的俗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作为引子,引申出不同的见解“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有话则短”不妨理解为“别人说过的我不再说”,“无话则长”则可以理解为“别人没说的我可以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分别对应了“彰显个性”与“提倡创新”。可以结合社会现象生发联想,看看哪些与材料所提及的这两点有相似相关之处。

“彰显个性”与“提倡创新”混杂在一起写不容易写好,最好选择一个来构思作文。写记叙文可以叙写自己(或他人)在彰显个性(或创新)的过程中尝试历练的故事,其间的甘苦陈说,要有细节、有描写、有感悟。写议论文可以就“真个性”与“伪个性”或“真创新”与“伪创新”的关系及区别来展开论述,切实用好对比法,有破有立,取舍得当,使立论鲜明。

【天津卷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个题目审题没有难度,“阅读方式”是关键词。如果忽略了它,那么写记叙文则容易讲自己读了哪些书、读了之后有哪些收获;写议论文则容易偏向阐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等议题,导致偏题。

实际上,该作文题是以“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为切入点,提供了纸媒时代和多媒体时代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同学们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有话可写的阅读方式与体验来写作。

题中所给的三种阅读方式有各自的独立性而又并非对立关系。既可写传统书本阅读的涵咏兴味,也可写时尚的网络多媒体阅读的方便快捷;可写精读的深入,也可写速读的博取;可写传统阅读方式的局限,也可反思快餐式阅读的不足;还可以写自己在阅读方式选择上的心得或困惑……当然,也可以把三种阅读方式综合起来考虑,针对各种阅读方式的优势与不足,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进行思辨性的阐发。

另外,题目中“自己的”“个人的”两个关键词,限定了写作材料必须从自身的经历、感受、体验、思考中提炼,而不能从所谓的“万能素材宝典”等书中照搬照抄。

猜你喜欢
老腔书签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唱首老腔给党听
老腔新韵绕梁来
透明书签
老腔唱新歌
十一月书签
十一月书签
贰月书签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你觉得哪套作文题最难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