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探索

2016-12-17 22:22郑伟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探索高职院校

摘要: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的把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确定了下来,所以高职院校大都是随着近年来国家高校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大都处于发展中状态。因此如何培养更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专业技术过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政治思想教育。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政治素质教育,全面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性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探索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89-01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二)在大学期间正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引领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必须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以点带面,思想教育做到全覆盖,加强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培养合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发展学生党员,“选苗”至关重要,每一名学生党员的素质,直接体现了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情况,进而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度不够。

(二)高职院校的“2+1”培养模式,涉及“成人自考”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大多数学生党员不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部分大学生党员加入党组织后,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功成名就”感,放松了对党的理论学习,出现理论素养不高的问题。

(四)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党员结构不合理

1、据统计,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占全院学生比例大大低于本科院校,只占到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

2、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学生党员带头作用不明显,党支部政治意识和阵地意识不强,支部建设与学生工作形成不软不硬局面。

(五)学生党支部日常工作量的加大。

由于要求入党的学生数量不断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资料的管理工作日益繁琐。以我院学生党支部为例,支部的工作一大部分时间是在清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资料,包括入党申请书的归档,思想汇报的审阅以及他们的考核及入党资料的填写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针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提高大学生、学生党员政治素养任重道远。

三、坚持发展原则,正确进行“早”发展

目前,不少高校提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一定要抓“早”,即“早教育、早发现、早培养、早发展”。这些做法和经验,确实反映了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一个特点:时间短,速度快。因此,高职院校普遍实行“2+1”的教学模式,把握发展党员的“黄金”时期很重要,通过学生党员特色活动,建设学生党支部特色。

四、全面把握发展条件,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过程中,“印象”是第一量化指标。主观印象的评价主要有:是否是学生干部;考察期内是否挂科;是否得到辅导员老师的好评等。所以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应该有相应完善的评价体系,例如将符合发展的积极分子进行统一评比,每一个人的各科考试成绩、各项竞赛荣誉、各项实践活动进行“加分”,对违反各项纪律者进行“扣分”,根据得分依次列为发展对象。

五、创新学生党员特色活动,建立健全管理和考核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理的考评制度是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有效手段。其一,结合实际,创办党员特色活动。其二,建立综合考评制度。每季度组织一次考评,从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对学生党员进行全面考评,对考核结果不乐观的党员给予教育。其三,坚持学生党员学习制度。学生党员必须参加每月的集中学习及组织生活,并向党组织递交学习笔记。

六、创新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实践

(一)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理论学习是每个学生党员的必修课,学生党员必须通过理论学习来加强党的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结合实际行动来开展理论学习。

(二)创新组织建设,注重培养过程。

学生党员应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使党支部的队伍不断扩大、组织建设越来越完善、党员素质越来越高。

(三)创新发展模式,坚持重心前移。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调整思维方式,改变工作方法。注重新生入学教育,宣传党的知识,要关注表现积极优秀,又要求入党的新生,培养出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积极分子队伍。

(四)创新实践活动,丰富组织生活。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要探索与专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企业城镇相结合,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和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社会活动,提高能力。

(五)创新宣传方式,建立网络系统。

建立党建网络系统、公众号,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开发党建工作新的载体,使积极分子和党员们有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创新承接方式,利用《毕业生党员留言册》做好支部工作接力棒,到新一届党员来时,可以使他们自行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七、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其学生党支部的管理和学生党员的发展也正处于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能,不断提高学生党支部建设水平,增强整体战斗力,使学生党支部永远充满活力。随着不断的探索和发展,相信今后广大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党支部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与其他基层党组织一样,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监督,才能巩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只有给予学生党员足够的实践与锻炼的平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能力强的高素质学生党员。同时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必须创新思路,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党员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将他们紧密的团结在党组织中。

作者简介:郑伟(1983.5-),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讲师,研究生,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湖南省株洲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探索高职院校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