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培养的C语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

2016-12-18 15:30
办公自动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理实C语言程序设计

刘 燕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太原 030031)



基于岗位培养的C语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

刘燕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030031)

摘要针对传统C语言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入到教学当中。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训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与“任务引导、项目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从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各方面都进行了调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经过一年多的施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希望为后续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任务引导项目驱动

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都将《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但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语言的学习,而C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理论,还要拥有较强的应用操作能力,教学中需要着重培养学生设计程序、编写程序及调试程序的能力,所以学生往往不知所措,难以下手编程,这对于后续的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了影响,渐渐失去了学习信心,不愿意继续学习,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主动放弃学习。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此类问题,2015年,我院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入到教学当中,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训课程,并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各方面都进行了调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本人从事C语言教学多年,现结合我院此次改革,经过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高等院校C语言的教学现状

传统的C语言教学将理论和实验分开进行,理论课合班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沿用中学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什么都由老师讲解和演示,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课时有限,教师不可能停留在某个知识点上反复强调,学生仅靠上课听讲很难跟上课程进度,严重挫败了学习的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反映上课的时候听懂了,但是具体做实验编写程序的时候总觉得无从下手。

实验课都有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但大多是一些验证性的小实验,学生只需要将源代码原样输入,最后运行程序得出结果。这就造成学生很难形成C语言的思维方式,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甚至有学生认为学习C语言对于以后的学习和就业没有什么用处。

期末考核不论是笔试,还是所谓的机试,考核重点放在了一些基础知识上,并不能全面考察学生对C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于C语言的掌握情况。在参加一些全国性的竞赛,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语言,全国软件设计大赛时总感觉力不从心。

二、高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特色,这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或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是应用型本科的重要特征,对于这类人才,培养的过程应该是理论与实践逐步融合的过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的过程。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体系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这类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不应该单纯依附于理论教学,而是应该独立地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每一层次,每一环节的教学及要求,必须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在增长应用型人才的才干方面切实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C语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2015年,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的试点单位,我院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将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入到教学当中,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特开设了《高级程序设计》实训课程,并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各方面都进行了调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1、在教学环节方面

1~8周进行《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9~18周进行《高级程序设计》的教学,全部在机房完成。实验前教师明确实验任务、实验内容,将实验内容按能力层次分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提前下发预习内容,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并完成预习报告;课上利用终端控制平台简要介绍相关知识要点,引导学生自主编写程序并调试程序,查看运行结果正确与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进行一对一教学,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要求复习本次课程的内容,完成实验内容,报告的重点是对程序调试的过程和经验总结,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2、在教学方法方面

《C语言程序设计》采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高级程序设计》采用“任务引导、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包括两个项目:综合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和俄罗斯方块游戏。

3、在考核方式方面

《C语言程序设计》采用机试,主要考察学生对于C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高级程序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答辩,主要考察学生对C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期间学院组织过多次师生座谈会,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相应提出了调整和改进方案;老师和同学根据学习效果做出总结,提出建议,以方便对后续实训课程提供借鉴。经过连续两个学期的试验,成效显著,虽然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们都很辛苦,但是通过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到结课,学生均受益匪浅;而且实训课程的考核进行了彻底改革: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答辩,成效明显,学生对后续课程学习积极性增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两个学期的C语言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改革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摸索了一些破解之道,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看到了改革给学生带来的实际效果,坚定了大家改革的信念,为后续深入贯彻落实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改革是艰难的,老师同学们要坚定信心,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成绩的取得是阶段性的,还要继续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而努力。一定要在改革的过程中想办法、动脑子主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立毛,范新明,徐秀芳.应用型本科院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 (2):128-131.

[2]丁海燕,袁国武,周小兵,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1(8):65-68.

[3]周启海.论程序设计“非结构化-结构化-对象化”技术进步与教育创新[J].计算机科学,2003(30):181-184.

[4]缭贤浩.基于C语言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J].通讯世界,2015(5):205-206.

[5]李蕊.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2013(6):150-151.

[6]赵凯,吴迪,胡玉娟,张娜.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导自主学习型教学方法探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3):91-94.

Discussion on the Post-based Cultivation Teaching Reform of C Language with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Liu Yan
(Business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1)

AbstractIn view of many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C language teaching,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e teaching link,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the post ability training is introduced. Aiming at the〈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 Design〉is opened a special training course,adopting teaching method of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and "guiding task,driving project",and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re adjusted. The purpose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interest and ability of independent learning,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After more than a year of implementation,phasic results are achieved,we hope further implement the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to build the job,providing a valuable experience.

KeywordsTeaching reform Theory-practice integration Task guided Project drive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0517-7282

作者简介

刘燕,女,讲师,1985年3月生,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理实C语言程序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医学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新路径的探讨与实施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混合程序设计技术研究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计算机网络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互联网+”的理实结合教学系统建设与实施方案(一):贯彻国家教育精神和落实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