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勋七的故事

2016-12-19 07:36苏文龙
西江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半城鸭蛋柳州

苏文龙

掌故传奇

罗勋七的故事

苏文龙

《罗氏族谱》保存的罗勋中举牌匾

据《罗氏族谱》记载,罗勋(1790~1854年),名廷望,字勋,号云台,晚号铭竹,是嘉庆己卯科(1819年)举人,候选知县。在候任期间,罗勋担任同治版《苍梧县志》的首任主笔(长洲人严寅恭继任)。他治学严谨,提倡言必有据,所纂修的县志堪称信史。作为县志主编,罗勋功不可没,该书保存了许多苍梧县史料,也保存了许多泗化洲史料,是后人整理下俚文化史料的重要依据。后人有下俚歌赞颂罗勋的功德:

罗勋治学最认真,

县志极多泗洲人。

编纂志书今犹在,

乡村史料有奇珍。

罗勋的故事在西江流域地区流传甚广,故事也极多,以下选录的仅是有代表性的数则而已,因罗勋排行第七,因此民间故事中称之为罗勋七。

嘉庆年间(1796~1821年)的某日半夜,一条快艇从长洲头急速地驶往泗化洲,快艇刚刚靠岸,划艇的李某就一路狂奔跑到罗家,见了罗勋七,倒身便拜,说:“七哥救命!”

罗勋七连忙扶起来人,问明原因。原来,李某这天晚上发现自家柴房里有一具女尸,是同村仇家“冇天装”的婢女。李某大吃一惊,晓得是“冇天装”设计嫁祸于自己,吓得心惊胆战,想起泗化洲的罗勋七素来行侠仗义,善于谋划,便立刻到泗化洲,向七哥求救。

“冇天装”鱼肉乡民的行径,早已臭名昭著,罗勋七不耻其所为,有心要教训这个恶人,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嘱咐李某如此这般……

李某听后立刻划艇回家,从柴房里搬来几捆柴草(晒干了的蕨草)盖住女尸,再在蕨草插上一炷高香并点燃,然后李某立刻划艇直奔梧州。

小艇来到梧州时天将破晓,李某喝了一壶浊酒上街去,街上行人寥寥无几,只有一些菜农三五成群挑着大粪,其中有几个妇女。李某乘着酒兴装作调戏良家妇女的样子,大喊一声“有粪罱冇”(方言:“你家粪缸要掏大粪吗”)。不用说,李某被捕入狱了。

这日一大早,“冇天装”来到苍梧县衙(在梧州),状告李某与婢女勾搭成奸,婢女求嫁李家,李某不允,昨晚竟然纵火烧死婢女,现有女尸在李家柴房为证。

衙役立刻把李某押上公堂。此时罗勋七作为被告律师也来到公堂,他质问原告:你家婢女死于何时?“冇天装”说,李某在今日卯时纵火,一村人都可作证。李某大呼“冤枉”:“我昨日已到梧州,怎能分身到长洲纵火?”衙役上前作证,当时李某确实在梧州,不在长洲案发现场。

不用说,李某有罗勋七撑腰,仅被处以调戏妇女,罚二两银子,当庭释放;“冇天装”则输了官司进了牢房,被判“监候斩”,害人不成终害己。

从此,罗勋七威名远播。后人有下俚歌责骂“冇天装”:

鱼肉乡民冇天装,

横行霸道好猖狂。

多行不义必自毙,

害得人多蹲监房。

泗化洲在西江主航道上,上游运往下游的土特产必经泗化洲水域。某日,几排“柳州杉”木筏忽遇风暴,木筏只好紧急靠泊泗化洲尾。江水湍急,必须多打竹桩加固木筏,放筏工便到泗化洲尾的竹林砍竹子。泗化洲人与砍竹者论理时,砍竹者口出狂言:“哼!我们东家绰号‘柳半城’,财大气粗,还是‘文魁’举人哩!我们砍几根竹子,谅你们乡巴佬也起不了风浪!”双方争吵越来越激烈,有人便禀报罗勋七,请他平息纷争。

罗勋七带上一根长杆烟竿,点燃了一大筒烟,便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洲尾。罗勋七劝说众人不必着急,然后和颜悦色地对放筏工说:“放排师傅大家好!你家主人‘柳半城’与我是世交哩!他来信说近日有几排木筏路过此地,请我查看这批柳州杉质量如何!”

然后,他吸着烟走上木筏,用烟竿敲打最大几条柳州杉的根部底端,装模作样听听敲打声,说道:“这几条柳州杉质量还不错。”放排佬听说来人与“柳半城”是世交,便毫无戒备之心,任由来人敲打木头。岂知这烟竿是用黄铜制作的烟斗,烟斗后脑勺刻有字,用烧红了的烟斗往木头上敲打,木头上便留下清晰的“勋”字。

罗勋七敲打了几条柳州杉后,叫放筏师傅派人到家中领取银两,众人也跟随到罗家看热闹。放筏师傅来到罗家,就被眼前的气派吓呆了:只见罗家门楼整整齐齐挂着四块“文魁”牌匾,便晓得这是“一门四举”的书香世家,比只有一块“文魁”牌匾的“柳半城”辉煌得多!他们原先的嚣张气焰立刻消失了。

罗勋七慢条斯理地说:“木筏上刻有‘勋’字号的木头便是‘柳半城’送给我的贺礼。念你们放筏辛苦,打赏你们一点小费吧!”

放排佬忍气吞声地哀求道:“老爷,柳州杉很值钱,不止这一点小费啊!”

罗勋七顿时怒目圆睁:“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哩!洲尾竹林是护岸之宝,你们破坏了护岸之宝,一旦河岸塌方,你们几个放排佬该当何罪!给我留下刻有‘勋’字的木头,快滚!”

风暴平息了。放排佬只好自认倒霉,乖乖地留下刻有“勋”字的木头,灰溜溜走了。人们说七叔心太软,为什么不敲打更多柳州杉,让放排佬血本无归?

罗勋七笑道:“他们并非大恶之人,只不过口出狂言,让他们留下几根木头,聊示薄惩就算了,不必过分。”众人都佩服罗勋七足智多谋而赏罚得当,有下俚歌唱道:

因事相争要讲理,

口出狂言惹祸殃。

且看几条柳州杉,

这个勋字笑话长。

泗化洲四面环水,出门过河要搭“横水渡”,趁圩就要搭街渡、龙圩渡、赤水渡、南安渡、人和渡。某日,有一位外地客人挑了一担鸭蛋,到泗化洲做生意,在渡船中夸夸其谈:“听说罗勋七是‘竹床律师’,专门整蛊(捉弄)别人。哼!别人蠢笨罢了,我眉精眼企(聪明机灵),不信他能整蛊我。”

岂知罗勋七正在船中,但他不动声色,心里早已想好教训卖蛋人之计。等到渡船靠岸,卖蛋人把一担鸭蛋挑上苏屋码头,罗勋七这时才说要买鸭蛋,叫卖蛋人放下担子。双方讨价还价,说好多少钱一只之后,罗勋七说:“这担鸭蛋我全要了。我家就在码头顶,先数好鸭蛋,再付钱给你,然后我家人很快就会来到,省得你挑着重担上码头那么辛苦。”

卖蛋人大喜。罗勋七把鸭蛋从箩筐里拿出来,放到码头台阶上。鸭蛋会滚动,罗勋七叫卖蛋人在台阶下方趴下身子,张开双臂保护鸭蛋。只见罗勋七慢吞吞地数,生怕碰烂鸭蛋;有时候还拿起某个鸭蛋抖一抖,看看是不是“坏蛋”。两箩筐鸭蛋好不容易数完了,在台阶上堆叠成山,卖蛋人张开双臂动弹不得,生怕鸭蛋滚下去,紧张得满头大汗,连忙哀求:“快叫你家人来担鸭蛋吧,我累得顶不住了!”

罗勋七取出背上的折扇,慢吞吞地扇凉,然后猛然把折扇收拢,轻轻地敲打卖蛋人的脑袋说:“我就是罗勋七,如今略示惩戒,后生仔要修口德啊!”随口唱出一首下俚歌:

眉精眼企是自欺,

天高地厚你不知。

强中还有强中手,

何必闲谈说人非。

道光年间,广西经常遭遇水灾、旱灾、蝗灾,一些县官却在赈济灾民时中饱私囊,于是便引出罗勋七“敲竹杠”的故事。

中秋时节,有一担礼品抬入县衙,来人向县官呈上礼品清单:月饼两盒,贺仪若干,署名“候选知县罗勋敬赠”,县官客气地招呼来人。

县官打开“食格”(装礼品的器具)一看,大吃一惊:罗勋七“敬赠”的一百两白银,是用红纸封包的空竹筒!他想,莫非罗勋七发现了我贪赃的证据?慑于罗勋七的威名,他只好用红纸封包了一百两银子,放入“食格”中回赠罗勋七。

从此,被“敲竹杠”的县官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罗勋七用这些银两救济灾民,获得时人赞扬。有下俚歌唱道:

县官赈济饱私囊,

却被罗勋敲竹杠。

莫道贪赃冇人知,

人在做时天在看。

某日,一群饥民在米铺闹事,说店主的米斗缺斤少两,声称要砸碎米斗,砸烂米铺。店主慌忙跑到罗家,向罗勋七求救。罗勋七正在厨房里吃饭,店主把米斗和一些银两放到饭桌上,叩头跪拜,说:“七哥救我!”

只听见门外人声鼎沸,一群饥民快要追来了。店主来不及细说因由,罗勋七已知其意。情况紧急,罗勋七随手一拨,把饭桌上的银两统统扫进不远处的干草堆,再把米斗放落地下,用脚狠狠踩踏,把米斗踩得粉碎,然后破口大骂:“你为什么要得罪乡亲!”等到气势汹汹的群众来到面前,罗勋七假装不知情,问明原委之后,从容地说:“哎哟!我出于义愤,不小心砸碎了米斗,现在无凭无据,事情就难办了。你们先回去吧,大家都是乡亲,得饶人处且饶人,等我狠狠教训无良店主吧。”

罗勋七是著名乡绅,他的话极具权威性,饥民只好散去。随后,罗勋七便教训无良店主:“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讲良心。我救得你一时,救不了你一世!现在到处闹饥荒,迟早有人会造反,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先捡起草堆里的银两,用来买米开粥厂,积德行善赈济饥民,或许能救赎你的罪过。”罗勋七运用智慧轻易地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危机,避免酿成激烈民变,维护了地方安宁。

罗勋七的确有先见之明,几年后外乡的灾民闹事,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酿成非常惨烈的“咸丰之乱”(太平天国起义)。幸亏店主后来听从罗勋七的教导,多行善事,躲过了“咸丰之乱”的劫难。后人有下俚歌赞颂罗勋七处事机智:

门外忽闻鼎沸声,

一场民变将酿成。

罗勋处事有机智,

排解纠纷保安宁。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半城鸭蛋柳州
鸭蛋大约有多重
以死相报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忆家乡
柳秋白
戏霸
鸭蛋去哪儿了
鸭蛋小厨神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