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再制造:致力于建设全球领先的再制造产业园区

2016-12-19 07:21临港再制造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港一流园区

临港再制造:致力于建设全球领先的再制造产业园区

上海临港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是上海临港产业区为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再制造产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内容的要求专门规划建设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基地定位于为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服务的政策环境一流、功能配套一流、技术创新一流、招商项目一流、生态环境一流的国际再制造园区。

临港地区规划面积315平方公里,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由装备产业区(65平方公里)、物流园区(16平方公里)、主产业区(108平方公里)、综合区(41平方公里)、临港奉贤园区(17平方公里)、南汇新城(68平方公里)六大功能板块组成。

临港地区位于上海东南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距上海市中心75公里,北临浦东国际航空港,南接洋山国际枢纽港,拥有13公里长的海岸线,具备得天独厚的码头资源,是上海沿海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直接腹地。2013年年底投入运行的轨交16号线将临港纳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海运、空运、铁路、公路、内河、轨交构成了十分便捷的综合交通优势。

临港地区的开发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着眼2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提振上海制造业,主动对接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上海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体现国家战略,展示上海优势,构建国际竞争力。高端产业,高水平城市。

上海临港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是上海临港产业区为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再制造产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内容的要求专门规划建设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承担着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体系、推动我国再制造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示范重任。

目前,临港再制造示范园区已获得国家发改委“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工信部“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示范园”,质检总局“全国入境再利用产业检验检疫示范区”、环保部“国家进口废汽车压件集中拆解利用示范园区”的批复。2015年,示范基地还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上海市“四新”经济创新基地建设设点单位。

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区是上海市政府面向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实现上海新的跨越发展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临港产业区规划面积247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洋山保税港区,拥有国际公共口岸码头,交通物流非常便捷。以中船集团、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中航工业集团、上海电气、上海汽车、卡特彼勒、西门子、沃尔沃等一批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为核心,上海临港产业区已经形成了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工程机械、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装备研制基地,2012年总产值超过500亿元。

自2005年起,临港产业区就高度关注培育发展再制造产业,再制造产业已经成为临港产业区“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上海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了临港地区“双特”政策,为再制造等临港入园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

示范基地总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主要进行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燃气轮机再制造等业务,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再制造企业,实现再制造产业的聚焦化、规模化发展。基地定位于为全球,特别是亚太地区服务的政策环境一流、功能配套一流、技术创新一流、招商项目一流、生态环境一流的国际再制造园区。

目前,示范基地已招商引进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上海临港天物高盛环保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大陆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临仕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四惠示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上海亚有港口机械再制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宜达胜临港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和上海凌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再制造企业。同时,园区正在建设再制造产品与旧件检测认证平台、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实训基地、集中清洗与固危废处理中心、信息数据中心、展示中心、营销服务中心、创业创新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临港再制造)

猜你喜欢
临港一流园区
上海临港的海
关注一流学科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