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研究(Ⅱ)
——烟苗生长时期与接蚜量对繁蚜量的影响

2016-12-19 07:18李宏光刘春明阙劲松吕娅维
西南农业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烟蚜烟苗数量

李宏光,刘春明,梁 兵,阙劲松,黄 坤,吕娅维,王 超,吴 伟

(1.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 弥勒 652300;2.昆明润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3.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研究(Ⅱ)
——烟苗生长时期与接蚜量对繁蚜量的影响

李宏光1,刘春明1,梁 兵1,阙劲松1,黄 坤1,吕娅维2,王 超2,吴 伟3*

(1.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 弥勒 652300;2.昆明润彩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3.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采用90株/盘的烟苗密度培育烟苗,研究了3叶1心期、4叶1心期和5叶1心期烟苗在不同接蚜量条件下烟蚜的繁殖数量。结果表明,接蚜时烟苗生长期和接蚜量是影响烟蚜数量的2个重要因素,二者对繁蚜效果的影响皆显著。在烟苗生长时期为5叶1心、接蚜量为9头/株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繁蚜效果,累计繁蚜量可达2839头/株以上。

漂浮烟苗;烟苗生长期;烟蚜;接蚜量;繁蚜量

漂浮烟苗培育是一种成熟的育苗技术,在中国已广泛推广应用[1-2]。以漂浮烟苗饲养烟蚜Myzuspersicae及烟蚜茧蜂Aphidiusgifuensis是一种新的方法。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不仅有利于降低烟蚜的种群数量,预防和减轻其对农作物的危害,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杀虫剂的施用量、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减轻环境污染等,从而实现“以虫治虫”、绿色防控,建设“绿色农业”[3-4]。目前在云南省烟草上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推广面积达40多万hm2[5]。

在云南植烟区,烟蚜为周年孤雌生殖,漂浮烟苗被视为最合适烟蚜繁殖的寄主植物[6-9]。在3叶1心烟苗上接蚜1、3头/株,接蚜18 d繁蚜量最大值分别达到289、244头/株;接蚜6、9头/株,接蚜12 d繁蚜量最大值分别达到223、181头/株[3]。在2叶1心烟苗接蚜0.5头/株时,17 d后最佳饲养量可达158头/株;接蚜1头/株时,15 d后最佳饲养量可达143头/株;接蚜2头/株时,11 d后最佳饲养量可达109头/株;接蚜4头/株时,8 d后最佳饲养量可达93头/株[10]。即烟苗生长期(烟苗大小)、接蚜量、繁蚜时间等,对烟蚜数量积累影响较大[6,8,10-14]。未见以4叶1心及更大烟苗饲养烟蚜的报道—即存在更大烟苗繁蚜量更高的可能。文章进一步从烟苗生长期、接蚜量、繁蚜时间相互协调方面开展研究,希望能筛选出繁蚜效率最大化的方法,为高效繁殖烟蚜茧蜂奠定基础。

表1 不同接蚜时烟苗生长期和接蚜数量对累计烟蚜数量影响的方差分析

Table 1 Anova analysis of effects of different tobacco seedling developing period during inoculating aphid and inoculating aphid numbers on total aphid numbers

来源Source平方和Sumofsquares自由度df均方MeansquareFP接蚜时烟苗生长期1.19×10825.99×1071756.770.00接蚜数量1.06×10871.53×107448.040.00接蚜时烟苗生长期接蚜数量6.11×106144.36×10512.800.00误差2.37×1076963.41×104校正总计2.57×108719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烤烟品种为K326,包衣烟籽由玉溪中烟种子公司生产;烟蚜为红河州烟草公司烟蚜茧蜂繁育基地繁育。

1.2 漂浮烟苗培育

在育苗大棚内,采用漂浮育苗法,按漂浮烟苗的育苗要求,将包衣烟籽播种于595孔烤烟育苗专用漂盘,烟苗培育至3叶1心时,将大小一致的烟苗按90株/盘(隔2行移植2行)的密度,移植到162孔烤烟育苗专用漂盘上继续培育。

1.3 接蚜、繁蚜

按烟苗的生长时期设置3种处理,分别为3叶1心烟苗(处理Ⅰ)、4叶1心烟苗(处理Ⅱ)和5叶1心烟苗(处理Ⅲ)。接蚜数量设置8种处理:接蚜量1头/株(处理A)、接蚜量3头/株(处理B)、接蚜量5头/株(处理C)、接蚜量7头/株(处理D)、接蚜量9头/株(处理E)、接蚜量11头/株(处理F)、接蚜量13头/株(处理G)和接蚜量15头/株(处理H)8个处理。试验共24种组合,每种组合3个重复,即每种组合3个漂浮烟苗盘。各组分别用60目防虫网罩住,防止烟蚜茧蜂及其它昆虫的侵入;各处理放在同一育苗池内。

接蚜前按漂浮育苗的管理要求进行水肥管理,接蚜后每周追肥1次。育苗大棚温度为17~30 ℃,相对湿度35 %~75 %。

1.4 调查统计及数据处理分析

按5点取样法选定10株烟苗,接蚜后每3天调查1次烟蚜数量,直至蚜量明显下降为止。采用Ecxcel2003与SPSS17.0对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苗生长期和接蚜数量对繁蚜数量的影响

以不同处理下累计烟蚜数量为分析变量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接蚜时的烟苗生长期和接蚜数量对累计烟蚜数量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接蚜时的烟苗生长期和接蚜数量的交互作用对累计烟蚜数量也有极显著影响(P<0.01),见表1。

2.2 3叶1心烟苗不同接蚜量的繁蚜情况

接蚜后9 d内不同接蚜数量的烟蚜数量均增加较慢,随着蚜量基数的积累,9 d后烟蚜数量快速增长。接蚜1头/株、接蚜3头/株、接蚜5头/株、接蚜7头/株处理,在接蚜18 d时达到最大值,依次为317.67、470.8、482.07、513.26头/株;接蚜9头/株、接蚜11头/株、接蚜13头/株、接蚜15头/株处理,在接蚜15 d时达到最大值,依次为570.47、569.40、582.43、586.66头/株。在达到最大值后,8个处理的蚜量都快速下降,且接蚜数量较大的处理烟蚜数量下降快速(图1)。

接蚜时烟苗的生长期为3叶1心时,不同接蚜数量条件下累计烟蚜数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累计烟蚜数量在接蚜数量为1~7头/株时随着接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接蚜数量为7头/株以上时不随接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接蚜数量为7、9、11、13和15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极显著高于接蚜数量为1头/株、3头/株和5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P<0.01),并且三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表2)。

图1 3叶1心烟苗不同接蚜量的烟蚜数量变化Fig.1 Changes of aphid number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inoculating aphids on seedling in three slices of true leaf

接蚜量(头/株)Inoculatingaphidnumbers3叶1心(头/株)Threeslicesoftureleaf4叶1心(头/株)Fourslicesoftureleaf5叶1心(头/株)Fiveslicesoftureleaf1796.27±29.68dD1032.27±27.65dD1569.10±25.99eE31174.93±32.72cC1561.40±22.21cC2065.00±30.94dD51448.67±34.52bB1776.03±18.93bB2230.90±39.96cC71565.87±37.61aA1813.43±20.46bB2379.47±37.86bB91650.37±32.93aA2346.20±29.78aA2839.20±21.39aA111639.47±37.12aA2350.10±37.34aA2836.80±41.78aA131622.50±40.64aA2302.93±37.75aA2807.93±45.22aA151620.60±34.33aA2295.53±39.52aA2786.70±34.75aA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误;同一列数据小写字母不同表示0.05水平差异显著;大写字母不同表示0.01水平差异显著。 Notes:Data in the table presented as Mean±S.E.; Data in the same column followed by different small lette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P=0.05, Data in the same column followed by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P=0.01.

2.3 4叶1心烟苗不同接蚜量的繁蚜情况

由图2可看出,4叶1心烟苗接蚜后,同样是9 d内各处理蚜量均增长较慢,随着蚜量基数的积累,9 d后烟蚜数量快速增长。接蚜1头/株、接蚜3头/株、接蚜5头/株、接蚜7头/株处理,在接蚜18 d时达到最大值,依次为373.900、557.633、605.133、610.033头/株;接蚜9头/株、接蚜11头/株、接蚜13头/株、接蚜15头/株处理,在接蚜15 d时达到最大值,依次为662.667、670.367、678.367、682.200头/株;蚜量较3叶1心的高。在达到最大值后,8个处理的蚜量都快速下降。

接蚜时烟苗的生长期为4叶1心时,不同接蚜数量条件下累计烟蚜数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累计烟蚜数量在接蚜数量为1~9头/株时随着接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接蚜数量为9头/株以上时不随接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接蚜数量为9、11、13和15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极显著高于接蚜数量为1、3、5和7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P<0.01);5和7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二者极显著高于1和3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P<0.01);1和3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差异极显著,见表2。

图2 4叶1心烟苗不同接蚜量的烟蚜数量变化Fig.2 Changes of aphid number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inoculating aphids on seedling in four slices of true leaf

2.4 5叶1心烟苗不同接蚜量的繁蚜情况

由图3可看出,5叶1心烟苗接蚜后,6 d内各处理蚜量均增长较慢,随着蚜量基数的积累,6 d后烟蚜数量快速增长,蚜量快速增长的时间和达到最大蚜量的时间较3叶1心和4叶1心的提前了3 d,最大蚜量较3叶1心和4叶1心的高。接蚜1头/株、接蚜3头/株、接蚜5头/株、接蚜7头/株处理,在接蚜15 d时达到最大值,依次为428.667、598.200、648.367、700.533头/株;接蚜9头/株、接蚜11头/株、接蚜13头/株、接蚜15头/株处理,在接蚜12 d时达到最大值,依次为786.100、790.067、794.267、792.100头/株;在达到最大值后,8个处理的蚜量都快速下降。

接蚜时烟苗的生长期为5叶1心时,不同接蚜数量条件下累计烟蚜数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累计烟蚜数量在接蚜数量为1~9头/株时随着接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接蚜数量为9头/株以上时不随接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接蚜数量为9、11、13和15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极显著高于接蚜数量为1、3、5和7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P<0.01);1、3、5和7头/株的累计烟蚜数量之间差异极显著,见表2。

图3 5叶1心烟苗不同接蚜量的烟蚜数量变化Fig.3 Changes of aphid number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inoculating aphids on seedling in five slices of true leaf

同一接蚜数量在不同接蚜时的烟苗生长期水平下的分析结果表明,5叶1心期接蚜的累计烟蚜数量均极显著高于3叶1心和4叶1心期接蚜的累计烟蚜数量(P<0.01),且二者同样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见表2。以5叶1心期的烟苗接蚜其累计烟蚜数量最高,有利于烟蚜的繁殖。

3 讨 论

3.1 烟苗生长期与接蚜量的最佳组合

研究结果表明,5叶1心烟苗接蚜9头,繁蚜12 d是最佳组合,其繁蚜量可达786头/株以上,高于3叶1心烟苗、4叶1心烟苗的繁蚜量。若采用更大的烟苗,其繁蚜量也许更高,但高效繁蚜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繁殖烟蚜茧蜂。本研究没有选用更大的烟苗进行繁蚜研究,主要考虑到大烟苗会进一步降低苗间光照条件及通透性,从而影响繁蚜、繁蜂效果(见系列论文Ⅰ)。同时,也考虑到后续繁蜂工作中,接蜂时适宜的蚜量与蜂-蚜比、接蜂后蚜量的持续增长等诸多因素等对繁蜂效果的影响。系列论文(Ⅲ)将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3.2 烟苗生长期对繁蚜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接蚜时烟苗生长期为5叶1心、接蚜量为9头/株时,其累计繁蚜量达到2839头/株以上,在所有不同烟苗生长期与不同接蚜量处理中累计繁蚜量最高。当接蚜量为9头/株时,累计繁蚜量与烟苗生长期增长而增加。试验结果还显示,在其他同一接蚜量水平下,不同烟苗生长期的累计繁蚜量,5叶1心的极显著高于4叶1心和3叶1心的。这说明烟苗生长期即烟苗的大小与繁蚜量密切相关,较大的烟苗其繁蚜量更高。

3.3 接蚜量对繁蚜量的影响

接蚜量是烟蚜数量增长的基础之一。当接蚜量较高时,烟蚜数量增长较快,较早达到繁蚜量的最大值。烟蚜数量的快速增加影响了烟苗的生长,后期难以持续维持较高数量的烟蚜,病蚜、死蚜及有翅蚜的增加也影响烟蚜数量的增长。当接蚜时烟苗为3叶1心时,烟苗前期生长时间较短,可承受烟蚜快速繁殖的能力较弱;而4叶1心和5叶1心期接蚜,接蚜数量为9头/株及其以上的处理的累计烟蚜数量都极显著高于7头/株及其以下的处理,但接蚜数量为9头/株及其以上的处理的累计烟蚜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烟苗可以承受烟蚜的快速繁殖。

3.4 烟蚜数量增长趋势

在本研究,烟苗3个生长期及其不同接蚜量的烟蚜数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前期增长缓慢,中期快速增长,后期快速下降,这与烟株及其它寄主植物繁蚜的情况是一致的[6,15-16]。当接蚜量达到9头/株及其以上时,最大蚜量出现的时间(从接蚜计)较接蚜7头/株及其以下处理的提前3 d;接蚜7头/株与较低的接蚜量之间、接蚜9头/株与较高接蚜量之间都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在寄主烟蚜饲养周期与饲养质量关系研究一文中,也有类似现象[5,9]。

[1]聂新柏, 胡日生, 张大伟. 烤烟漂浮育苗技术的研究[J]. 湖南烟草, 2002(6): 33-35.

[2]彭细桥, 吴践志, 陆中山, 等. 我国烟草漂浮育苗技术应用现状、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中国烟草学报, 2010, 16(3):90-94.

[3]廖 伟, 倪 毅, 舒芳靖, 等.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26):108-109.

[4]廖 伟,倪 毅,舒芳靖,等.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6):108-109,112.

[5]张红梅, 徐兴才, 王 燕, 等. 温度度对烟蚜茧蜂羽化率、寿命及性比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28(4): 1666-1669.

[6]王新中, 朱 艰, 段乐琴, 等. 寄主烟蚜饲养周期与饲养质量关系研究[J]. 中国烟草学报, 2012, 18(3): 67-70.

[7]朱 艰, 王新中, 蒋自立, 等. 利用蜂蚜同接技术饲养烟蚜茧蜂[J]. 中国烟草学报, 2012, 18(3): 74-77.

[8]国家烟草专卖局. YC/T 437-2012,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规程[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9]WEI J N,Li T F,Kuang R P,et al.Mass rearing ofAphidiusgifuensis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Myzuspersicae[J]. 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13(1): 87-97.

[10]李新爱,王新中,朱 艰,等. 不同接蚜量对烟蚜饲养周期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3):56-59.

[11]忻亦芬, 李学荣, 王洪平, 等. 用萝卜苗作桃蚜植物寄主繁殖烟蚜茧蜂[J]. 中国生物防治, 200l, 17(2): 49-52.

[12]蒋杰贤, 王冬生, 张沪同, 等. 桃蚜茧蜂繁殖与利用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03, 19(3): 97-100.

[13]邓建华, 吴兴富, 宋春满, 等. 田间小棚繁殖烟蚜茧蜂的繁蜂效果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28(1):66-73.

[14]邓建华, 吴兴富, 魏佳宁, 等. 烟蚜茧蜂繁蜂方法[P]. 中国专利: 200910095036.1, 2010-3-10.

[15]杨硕媛, 邓小刚, 余砚碧, 等. 烟蚜茧蜂规模繁殖中烟蚜越冬寄主筛选[J]. 中国烟草科学, 2011, 32(4): 81-86.

[16]柏天琦, 张立猛, 谷星慧. 十字花科作物繁殖烟蚜和扩繁烟蚜茧蜂[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0(4): 541-546.

(责任编辑 王家银)

Using Floating Tobacco Seedling Technology to ReproduceMyzusperiscaeandAphidiusgifuensis(Ⅱ)——Effect of Tobacco Seedling Developing Period during Inoculating Aphid and Inoculating Aphid Numbers on Rearing Aphid

LI Hong-guang1, LIU Chun-ming1, LIANG Bing1, QUE Jin-song1, HUANG Kun1, LV Ya-wei2,WANG Chao2,WU Wei3*

(1.Honghe Branch of Yunnan Tobacco Company, Yunnan Mile 652300, China; 2.Kunming Runc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imited Company, Yunnan Kunming 650224, China; 3.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Yunnan Kunming 650224, China)

Tobacco seedlings were cultivated with transplanting 90 tobacco seedlings per floating plate. The aphid numbers in three slices of true leaf, four slices of true leaf and five slices of true leaf were compared, which inoculated 1, 3, 5, 7, 9, 11, 13 and 15 aphid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bacco seedling developing period during inoculating aphid and inoculating aphid numbers we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aphid number, both of which showed a striking effect. With tobacco seedling in five slices of true leaf and inoculating 9 aphids per plant, desirable rearing results were achieved. The accumulating numbers of aphid were 2839.20 per plant.

Floating tobacco seedlings; Tobacco seedling developing period;Myzusperiscae; Inoculating aphid numbers; Rearing aphid numbers

1001-4829(2016)08-1899-04

10.16213/j.cnki.scjas.2016.08.026

2014-10-22

中国烟草总公司重点科技项目(110200902068);云南省烟草公司重点科技项目(2012YN09)

李宏光(1964-),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烟叶生产和植物保护,E-mail:lhg468@163.com,*为通讯作者,E-mail:13888480223@139.com。

S572

A

猜你喜欢
烟蚜烟苗数量
“循环”式炼苗对烤烟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统一数量再比较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技术研究
几种不同氮源配比营养液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头发的数量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
利用蜂蚜同接技术规模饲养烟蚜茧蜂
寄主烟蚜饲养周期与饲养质量关系研究
补充光照及微量元素对烟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