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烤红薯

2016-12-19 07:13徐学平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余烬灶膛烤红薯

文/徐学平

乡村烤红薯

文/徐学平

秋风乍起,天气一下子就转凉了。小城的大街小巷,一夜间不觉多了几个烤红薯的摊点。一个硕大的油桶改装成的炉子,里面燃烧着红红的炭火,红薯一块块架在炉壁上,让温润的炉火慢慢地烤,烤熟的红薯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

红薯烤着吃,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而又最简朴的吃法了。然而,在如此寂寥的清秋,捧一块热乎乎的红薯在手,未及吃下肚儿已觉十分暖和了。这对于像我一样的乡村游子来说,又怎么会不忆起那段浓浓的乡情呢?

童年的乡下,家家户户都用砖砌的灶台做饭,燃料则以稻草、麦秸等农作物的秸杆为主。庄户人家过日子总讲究个精打细算,饭熟之后,灶膛里的余烬还红旺着哩,浇熄了太可惜,细心的母亲总是拣几个红薯埋进去煨好。放学的孩子回到家中就饿虎下山似的到处找吃的,田间劳作的父亲还未收工。这时候,母亲就会扯着嗓子嚷开了:“锅灶里烤了红薯,先吃了垫垫饥。”

从灰烬里扒出红薯,剥开乌黑的焦皮,露出黄澄澄的瓤儿,顿时阵阵诱人的香味散发出来。放嘴里咬一口,软酥酥的,很是香甜。剥过红薯的手上粘满了黑乎乎的炭灰,稍不注意,就会弄到脸上、鼻子上。每每这时,母亲总是扭过头笑着,然后快速捏一下我的小鼻子,半斥半嗔地道一句:“小馋猫!”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可以说乡村的孩子是无不受惠于灶膛里的烤红薯的。正因如此,那滋味至今仍让我梦魂萦绕。

而野外烤红薯,体现的则是一种野趣了。童年的乡村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河水静静地流,芦苇轻轻地摇,秋虫在浅吟,蛐蛐在低唱,成片的草垛,一眼望不到头的炊烟,还有地头上弯腰捡红薯的小伙伴。

收获后的田野满眼稻茬,平展展的一大片,天也高了,地也阔了,人们的心情也开朗了。孩子们更是撒着欢,三五成群地结伴而来,随即便在田间的欢呼声和你争我夺的奔跑中淹没了。三两个小伙伴儿相约跑到野坡上寻寻觅觅,捡那些不慎被埋于土中或是被遗弃在地头的红薯。孩子们在避风的田埂上掏个简易的小土坑,再寻些干焦的树枝、枯叶塞进洞里,点上火,孩子们欢呼着,火光映着红扑扑的脸蛋儿,将红薯一块块地扔进去,用红彤彤的余烬掩埋起来慢悠悠地烤。待红薯焦糊了,赶忙把它从坑里拨弄出来,往地上摔两下,褪去皮。大口咬着冒着油的瓤儿,于是,乡村的烙印就只留在胃部——风中的丝绸一样细腻华美,恋人亲吻般的百转千回,大地的余香似的若有还无,顺着喉咙滑下去,心灵和胃一起跌至最妥处。

我已远离乡村很多年,然而对于故乡的风物,却难以忘怀那种土生土长的味道、原汁原味的风情!

猜你喜欢
余烬灶膛烤红薯
第一只烤红薯,很甜
烤红薯比煮红薯更升糖
乡 情
余烬
余 烬
余烬
烤红薯
离乡
南方以南
美极客余烬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