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 树立中国形象

2016-12-19 04:53南名俊岳
世界博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大国世界文化

南名俊岳

在我国经济今天发展到全球第二位的时候,我们未来的发展就要体现一个大国的精神,树立一个大国的形象,这就是我认为的“文化自信”的出发点。

马凤春 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下文简称马)。

蔺道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世知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首席文化专家(下文简称蔺)。

没有文化支撑,中国走不远

马:蔺教授您好!欢迎您到世知社参加我们“社长面对面”的这个节目,您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教授和著名的文化经济学者,曾经获得过“2012年中国收藏年度人物”的人物,今天我们希望可以谈一下中国的文化与外交的问题。首先,我想问一下习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呢?

蔺:谢谢马社长的采访。“文化自信”有这样几个内涵:第一,首先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因为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面对着过去,过去的五千年文化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有着极其优秀的文化传承的。第二就是我们要积极的践行。这个践行就是我们又一个伟大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每一个公民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下我们一定要坚定自身的信心,了解自身的文化并且付出自身的行动。第三,我们对其文化生命的持有的坚定信心。这指我们的文化有着优秀的传统,我们在今天要着积极的建设,同时我们一定相信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

马:您刚才提到“文化自信”是与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不能分割开来,那么您能从您的角度谈一下我们今天谈文化自信的出发点是什么呢?

蔺:从中国来讲,这些年来我们现在看到的,我们都会遇到一个概念叫“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就是谁的国门都不能再关闭,世界就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中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那么我们今天的发展就是世界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世界。我们中国会变成世界的中国,世界也会变成中国的世界。那么在世界发展到今天的情况下,我们从“第二”发展成“第一”,这是一个量的变化,要是希望有质的变化,一定有文化的概念在里面。我们是一个经济大国,要是没有文化作支持,那么我们既走不高,也走不远。因此,我们今天就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对我们的文化有一个了解,在我们走向世界的时候有文化的领先性。当文化的领先性,或者说文化的引导权、话语权、领导权就能带来质的变化,而不是简单的量的变化。另外,因为这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树立国家的形象。在我国经济今天发展到全球第二位的时候,我们未来的发展就要体现一个大国的精神,树立一个大国的形象,这就是我认为的“文化自信”的出发点。

“文化自信”作用巨大

马:您刚才谈到了作为一个大国的形象来讲,您可否具体谈一下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有多大的支撑作用?

蔺: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一切问题由文化产生,一切问题也有文化来解决”。实际上我们今天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我们需要进行量到质的变化,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是“经济的大国、文化的大国”,而我们如何变成“经济的强国、文化的强国”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支撑这一个大国走下去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如果我们回顾世界的历史,二战后法国被德国所占领,但是法国最后没有被消灭,这是因为文化的力量所在。那么我们再看英国,英国曾经是大不列颠帝国,成为世界GDP第一强国的时候,除了贸易的促进还有文化的传播。所以到目前为止,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使得我们现在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是什么呢?有人说,世界语言是世界语言,不是。世界语言是英语。这就是说一个国家当成为一个大国的时候,他的文化的作用是持久的。虽然英国现在不再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但是他的文化影响至今存在。因此前些年,英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概念。所以希望用文化再重振雄风,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巨大作用。

我们再看现在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首先把世界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引进到美国,给予很好的条件。同时美国又十分重视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今天,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产业的40%。美国有三个立足点:金融、科技和文化。所以好莱坞就是美国的标志之一。所以美国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用文化的力量来支撑这个国家,走的更高更远。

2016年9月,蔺道军(右)接受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马凤春的采访。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韩国。三十年前的韩国在经济、人口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和非洲的加纳基本上是统一水平,在全世界经济排名四十多位。后来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概念,大力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支持,甚至做了全世界的的推广,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江南style”,“来自星星的你”等,不仅征服了全世界的人心,也树立了自己的形象。那么曾经英国和韩国的经济学院都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每出口100美元时,他的其他工业产品就多出口401美元。所以文化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对国家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马:您说的非常有道理,比如现在的电影市场,美国大片等,在占领世界文化市场方面的影响非常明显。最近我们中国的电影也有一个上升发展的趋势,您觉得文化对我们个人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今后年轻人应该如何发展宣传我们的文化呢?

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文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各项活动的基因,每个人对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当一个人的自我身份得到认同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这个人所在的文化的认同。很多的华人华侨出国很多年,他们听到国歌或者见到我们的家人时仍然会潸然泪下。他们即使加入其他国家国籍,任然会信息祖国。这就是因为国民身份认同的体现。每个人文化的基因就决定他未来生活的方式。所以,当认同“我是一个中国人”首先就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他的习惯和本心就归属到了国家意识之下,心系国家。五千年来我们中华优秀的文化,使得我们都具有这样的基因,因此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文化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先,就是尊重我们自己。这就是国民身份的认同感。

另外,当一个人对一种文化进行认同的时候,他首先培养的就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以及一种自我约束的约束,用文化约束自己的自觉的意识。所以文化内化于心,就会有稳定性和承继性。“文化信心”树立的时候,它的影响是深厚并且长远的。因此今天的“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作用非常大的,“文化信心”树立起来后,我们就会对国家、民族树立起巨大的信心。即使有暂时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会惧怕。我想,所有的国家、文化发展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也不是一条直线。我们一定能由“大国”发展成一个“强国”。

中华文化优势在于坚韧性

马: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您认为我们的文化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蔺:我先不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一个民族的文化强盛,那么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强盛。我们回过头来看,世界上唯一有五千年文脉不断的是中国,唯一永远没有衰老的就是我们中国民族。所以我们倒过来讲,中国民族的生命力如此强盛,我们的文化也一定是极其强盛的。所以我们民族的文化有很好的前瞻性。从前有人怀疑我们文化的前瞻性,因为我们遭遇过侵略,国门被强行打开过,被侵占过,但是大家要明白,科技的先进和文化的先进是两个概念。我们先进的文化主要特性是包容性和坚韧性。我们有很好的吸纳,学习,消化和提升的能力。我们的文化坚韧性是指我们文化五千年不断,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我们的文化是强盛的文化、优秀的文化,即使由于我们科技暂时落后而被侵略,也不能否认我们文化的强大性和坚韧性。这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理解的一点。

马:近代中国被列强欺凌,国力羸弱,知识阶层反省我们的文化,引入西学,您是否认同这种对待文化的价值观呢?

蔺:我们作为当时一个大陆国家,对海洋的认识不够,所以受到了列强的侵略。孔子曾经说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不了解我们的人不服气我们的时候,我们采用文教的方式请他们来,他们来了并且了解我们后,就安定了。因此我们是热爱和平的,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西方首先推崇的是勇敢,而我们尊崇孝悌,将勇敢放在后面,“和”文化是我们的核心。因此西方打开市场使用的战争方式,因此我们的文化是更先进的。“五四运动”时期有人要把我们的文化连根拔起,去除中文,我们今天要看到那时候的错误。中国不断走向富强是因为我们有我们的发展方式、道路以及制度,千万不能盲目的去跟随西方的标准。我们一定要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方面,因为我们文化具有包容性,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开放时期是非常长的,比如汉唐时期,外国人来我国为官,长安非常繁华,外国人聚集,我们的贸易通向全世界。历史上的西方列强侵略的是我们的沿海地区,没有深入大的内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自己文化了解的不全面不深入,以及当时当权政府的无能。

伏尔泰曾说过:“欧洲最大的损失就是不能成为一个中国人”。当今意大利学者艾科也曾说过:“十八世纪的欧洲失去了与中国建立平等对话的机遇”。当时的西方霸权主义失去了与中国平等对话的机遇是非常遗憾的,因此我们今天的文化真的是先进的文化,即使出现了瑕疵也不能全盘否定或者连根拔起。

猜你喜欢
大国世界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