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在家庭病床的临终关怀

2016-12-20 05:34谭月霞陈国贤王伟民
广州医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病床癌症家属

谭月霞 陈国贤 王伟民

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佛山 528000)



癌症患者在家庭病床的临终关怀

谭月霞 陈国贤 王伟民

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佛山 528000)

目的 观察家庭病床的癌症患者临终关怀对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癌症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对50例癌症晚期家庭病床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治疗,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但未接受我院临终关怀治疗的50名癌症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1月、3月的疼痛评分、接受死亡率及患者照护家属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癌症类型、分期、入组前疼痛评分、对死亡接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组后1月、3月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后死亡接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照护家属入组1月、3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照护家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家庭病床的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痛苦,提高患者死亡接受率,给予患者精神抚慰和心理支持,维持患者临终尊严,提高患者照护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癌症家庭病床患者;临终关怀;疼痛;精神;家属生活质量

随着癌症病患者的增多,受限于医疗资源和家庭经济限制,很多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家庭病床缓解临终状态,使患者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1]。但家庭病床受限于照护家属的专业知识缺乏、护理技能不熟练、医疗资源不足等因素,其对患者的照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给患者和家属带来较大的生理心理负担[2]。近年来我院开展了对癌症家庭病床患者实施临终关怀业务,对家庭病床患者及家属实施癌症临终照护专业指导,缓解患者的临终状态,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3月—2016年3月对50例癌症晚期家庭病床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照护,设为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57~92(63.4±8.6)a,肝癌晚期8例,肺癌晚期9例,乳腺癌11例,胃癌晚期14例,结直肠癌晚期5例,采用可视疼痛评分标准测定疼痛评分(7.7±1.1)分,对死亡接受5例,死亡接受率10.0%。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名癌症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57~91(63.8±8.3)a,肝癌晚期9例,肺癌晚期10例,乳腺癌10例,胃癌晚期13例,结直肠癌晚期7例,采用可视疼痛评分标准测定疼痛评分(7.6±1.2)分,对死亡接受6例,死亡接受率12.0%。死亡接受判断标准:患者知道病情,表现出坦然接受、不再抱怨命运,也不显示淡漠的情绪,表现为疲倦和虚弱,喜欢休息和睡眠,并希望一个人悄悄离开这个世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癌症类型、分期、入组前疼痛评分、对死亡接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癌症家庭病床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癌症晚期患者,已无手术治疗的指证;②预估存活期在3~6个月;③在我院建立家庭病床;④充分了解参加此次研究的利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非家庭病床照护者;②预估存活期小于3个月或大于6个月者;③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本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实施。

1.3 方法 按照临终关怀的原则,对患者的疼痛、临床症状进行控制,可指导患者综合运用多种痛法如:止痛药物(从肿瘤专科医院购买)、抗肿瘤治疗(协助肿瘤专科医院进行抗肿瘤治疗),请中医上门进行按摩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充分调动家属照护的积极性,针对患者所处的癌症不同阶段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和精神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采取对病情保密、让患者逐步适应现实,确保患者平稳过度,对于知晓自身病情的患者应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患者充分发泄内心不满。对于患者希望进行更好的治疗的要求,医生和家属可采取适当的欺骗方法承诺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体贴。同时对患者应做到多鼓励、倾听、多理解、多同理心,让患者随时充满希望面对生活。可能的情况下,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1月、3月的疼痛评分、接受死亡率及患者照护家属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照护家属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中的总体健康维度中的4项进行评价,每项分值5、4、3、2、1,总分2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3个月后疼痛评分及死亡接受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组后1月、3月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后死亡接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3个月后疼痛评分及死亡接受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2.2 两组患者照护家属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照护家属入组1月、3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照护家属,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入组前及入组1个月、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表示P<0.05

3 讨 论

临终关怀又称为安宁照护、善终服务、舒缓照护,目前我国部分医院开展了临终关怀护理病房,但受限于医疗资源和经济等原因,能接受临终关怀的患者相对较少[4]。对于部分晚期癌症患者,由于有效根治癌症无望,存活期较短,医院一般建议其回家修养,此时患者最适合建立家庭病床,实施临终关怀。对于在家修养的癌症晚期患者家庭来说,不仅仅是患者承受极大的生理心理压力,照护家属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5]。临终关怀基于临终患者的这些特点,不仅仅对患者采取措施照顾患者的生理心理,改善患者终末期的生存质量,不仅使患者的最后时光得到一定的缓解,同时也是对家属的精神抚慰[6-7]。因此,临终关怀的目标是缓解临终患者的痛苦,维护其尊严,使其生命质量得以提高,在充满人间温暖的氛围中安详而平和、有尊严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8-9]。

本文对家庭病床的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治疗,指导家属对患者的疼痛、临床症状、精神、心理等方面进行照护,缓解患者的生理性疼痛,抚慰患者的精神,尽量使患者平和接受癌症晚期的现实,接受死亡即将到来的现实。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患者的生心理痛苦,维护患者的尊严。结果现实,较之于未实施临终关怀的我院住院治疗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的家庭病床癌症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患者接受死亡事实的比例也大大提高,提高患者终末期的情绪控制,维护其尊严。且这一过程中,照护癌症患者的家属的生活质量也得以明显提高,说明对于家庭病床的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一样可达到目的[10]。

综上所述,对家庭病床的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痛苦,提高患者死亡接受率,给予患者精神抚慰和心理支持,维持患者临终尊严,提高患者照护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阎亮,钟进才.我国晚期癌症临终关怀服务现况[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09,1(4):359-361.

[2] 苏永刚.中英临终关怀比较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3.

[3] 王萍,王逸如,黄继红,等.家庭病床实施缓和医疗标准化作业模式的探讨[C]. 2008中国中医药肿瘤大会暨全国中医药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大会论文集,2008:367-369.

[4] 熊金芳,张蓓.居家晚期肿瘤患者舒缓疗护研究现状[J]. 医学信息,2013(19):190.

[5] 诸葛晓红,严小俊.社区家庭病床晚期癌痛患者使用镇痛泵的临床观察[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1):32-32;34.

[6] 王逸如,王萍,邱德林,等.晚期癌症患者家庭病床实施缓和医疗的护理探讨[J]. 中国基层医药, 2014, (7): 1107-1108.

[7] 张燕,韩琤琤,路琦,等.癌症晚期患者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研究及效果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14,(31):3773-3776.

[8] 吴殷,吴海玲.末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J]. 医学与哲学,2011,32(2):7-10.

[9] 余春华,付岚,向秋芬,等.临终关怀对癌症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护理,2006,12(21):1961-1963.

[10] 于正洪,王苏莉,史兆荣,等.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J]. 现代肿瘤医学,2009,17(8):1581-1582.

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科研项目(2015AB001531)

10.3969/j.issn.1000-8535.2016.06.030

2016- 09- 07)

猜你喜欢
病床癌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2088年的病床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