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2016-12-20 19:44梁宵月侯文哲
商业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股权结构上市公司

梁宵月++侯文哲

[摘 要]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普遍操控盈余管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侵犯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了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但由于我国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为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降低检查风险,因而逐渐减少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更多的选择真实盈余管理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因此,正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行为和丰富真实盈余管理研究。

[关键词]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 F640 [文献标识码] B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涵义

(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涵义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代表了股票持有者可以对公司主张的权利。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中不同所有权性质的股份所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及各类股份构成在股份公司中的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股权结构分为两方面:首先是股权构成,即股份公司中的各类股份在股份总数中的比例关系,比如发起人股、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社会公众股、外资股等,这些用来反映公司股份的不同的性质归属。其次是股权集中度,一般而言,股权集中度分为三种,分别为股权高度集中、股权高度分散、股权相对集中。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涵义

Healy & Wahlen(1999)把盈余管理定义为,管理层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手段或者构建真实交易活动等来调整或操控财务报告以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理解或者影响以财务报告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契约的结果。在盈余管理中,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是指应计盈余管理,构建真实交易活动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是指真实盈余管理,本文主要分析真实盈余管理。

Roychowdhury(2006)经过进一步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得出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通过控制交易发生时点或构造真实交易活动,调节甚至操控企业报告盈余,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相信财务报告中的会计盈余是在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达到外界要求的盈余目标的行为。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单纯操纵会计数字的财务信息处理方式不同,真实盈余管理主要通过生产操控,酌量性费用操控和销售操控的真实交易活动的手段,影响企业当期现金流量和部分应计利润,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三种:其一是销售操控,一般是指管理者为了增加销售收入而暂时提高价格折扣、提供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的行为。其二是酌量性费用操控,一般是指公司管理层可以根据公司发展情况斟酌决定而无需经股东大会集体决议的费用类开支项目,如职工培训费、广告费用、研究开发费等保证公司当前及未来正常运转的费用,来影响利润表。其三是生产操控,生产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生产超过必要数量的产品来提高财务报告中的利润。这三种操控方式隐蔽性强,不易被证监会相关部门发现,有助于企业实现盈余管理目标。

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主要有:第一,契约动机,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主要与管理层的薪酬和公司的负债水平有关,即报酬契约动机和债务契约动机。这两种契约动机都直接或者间接与管理层自身利益有关,对管理层的职位晋升、薪酬的增加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二,资本市场的动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包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动机、分配股利动机、增发新股动机、避免退市动机等。第三,监管动机,监管动机也可称作政治动机,是指管理层为了规避监管、享受政策优惠、迎合宏观政治环境等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股权集中度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统计数据显示中可以看出,我国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高,因此有足够的权利可以自己任命管理人员,参与公司决策。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人利用其信息优势及特权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控制会计信息产生的过程和结果,以达到自身利益需求,而不被外部股东发现。而控股股东有着强烈的动机参与公司治理,通过各种手段来满足自身利益,但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很可能侵害了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股权集中度与真实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当股权集中度越高时,真实盈余管理能力越强。

(二)股权制衡度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股权制衡度主要是指企业前几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它是指由几个大股东构成企业董事会的基础,通过董事会集体决议分享控制权,通过内部牵制,使得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企业的决策,达到互相监督的效果。从而既能保证股权不至于过度分散,又能有效地防止大股东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侵害公司利益。当股权制衡度适中,公司前几大股东有不同的性质与来源时,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此时股东对经理层的监督以及股东之间的相互制约最为有效。因此得出,股权制衡度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越高,真实盈余管理能力越弱。

(三)股权性质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在我国,大多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流通股众多,资本雄厚,在股票市场流通盘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个资本市场影响重大。而作为国有企业自然是国家控股,用较少的资金控制更多的资源,但是国家作为法人,无法自行对企业作出决策,因此大多聘用管理人员来维护公司的运行。在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决策者多数身兼数职,在政府中也担任着职务,在公司工作届满后大多进入政府担任公务员,因此国有企业成了管理人员的跳板,为了经营业绩的美观,自身的利益,会对企业操控盈余管理,美化财务信息。另外,国企治理层的专业知识,经济素养能力不强,以及经营业绩与自身收益不相关,也造成对企业管理层监督管理不到位,促使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国有控股公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存在更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即国有股所占比例越大,越容易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四)高管层持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行为后发现,当公司股东将股权分散给管理层作为激励的手段时,可以将管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到一起,可以激励管理层的积极性与企业主人翁意识,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到一定程度,管理者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越强,而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制约作用就会被削弱,如果管理者开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管理者有了更多的权利和动机来达成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能力,来利用手中的股权优势而进行盈余管理。不过,虽然我国已经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层持股比例有所上升,但持股比例依然不高,没有达到可以决定公司重大决策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的利益目标还是与公司整体利益标趋于一致。[2]因此,得出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三、完善股权结构与规范盈余管理的建议

(一)改善过高的股权集中度,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我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突出股权制衡的作用,降低股权集中度,切实有效地改变大股东绝对控制地位,充分保障中小股东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在国有企业的股权中吸收更多性质不同的股东参与企业管理,在保证国有股份地位的同时,稀释国有控股以达到不同股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效果,使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更加合理化,达到最优,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二)建立积极有效的经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契约关系中,企业所有者将公司的决策权交予经理人,委托经理人管理企业以期企业利润最大化,但是仅凭报酬薪金无法提高管理人的积极性,为了增强管理层的归属感,提高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股东应将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利益捆绑起来,可以提倡管理层绩效工资,公司业绩达到契约约定的水平时将给予经理和员工更多的奖金;也可以推行内部职工股,按在公司服务时间企业业绩等给予员工股票期权,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给予员工现金或股票激励的同时,也要对管理层决策做出约束,减少管理层操控盈余管理行为,可以实行集体决策,内部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相互监督等手段,对管理层的工作的合规合法性加以监督指导,以促进公司良好健康运营。

(三)提倡和鼓励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在我国,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信用合作社、国家或团体设立的退休基金等组织参与到上市公司股票流通中来,与缺乏专业知识能力的散户投资者盲目的追涨杀跌相比,机构投资者投资管理更加专业化,投资结构的组合更加合理化,投资行为更加规范。基金组织通过募集散户投资者的资金,通过专业知识在市场中分析寻找经营绩效更好,更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进行投资,获取股息或红利回报给投资者。在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的过程中,为了企业与自身的利益,会对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监督,可以有效抑制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提倡和鼓励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林芳,许慧.基于真实交易盈余管理的股权制衡治理效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83-93

[2]张正勇,谢金.高管权力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吗?——基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视角的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1):75-83

[3]李增福,林盛天,连玉君.国有控股、机构投资者与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J].管理工程学报,2013(3):35-44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真实盈余管理股权结构上市公司
市场化程度和股权结构动态调整速度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关系研究
浅谈我国二元股权结构
上市公司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分析
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所有权性质与盈余管理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