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中审美观的培养

2016-12-20 19:58明星辰
求知导刊 2016年32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培养

明星辰

摘 要:审美观是一个人对外在事物感知和审美意识的综合表现,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观对学生一生的审美活动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中学的美术教育中,要把握住中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强课外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和意识,以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审美;美术教育;培养

美术课堂教育对学生的审美观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通过美术专业知识的教育引导作用,可以促进中学生在发现美、感知美和创造美。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完善学生人格和正确三观的确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培养中学生审美观的基本原则

1.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中学美术课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们培养成专业的美术人才,是培养中学生基本的审美素养。应试教育大环境导致美术教育不被重视,美术课可有可无,造成少数中学生审美观缺失,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阻碍。审美观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记忆力、创造力和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我们要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应该把美术教育放在应有的地位上,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

由于年龄的局限,中学生的作品往往带有更多的直觉和想象色彩,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对于学生的作品不要太苛求,要用理解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身心的成熟,他们的审美观也会逐渐成熟。对于中学生的作品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认,保护他们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提升美术课的质量,这样才能把审美素养影响到其他学科上去。当然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这样才能和学生共同发展。

2.掌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能够紧抓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正是求知欲和表达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最为强烈,教师应该尊重并满足学生的个性表达需要,要启发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的美术作品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完成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作品,鼓励他们的多元化、个性的表达,使他们的思维也不受到限制,让学生自由地翱翔在自己想象的天空中。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观。把美术课堂和实际的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挖掘感受美术的魅力。每一名学生的性格和爱好都不同,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比如利用美术课的特长,播放影像资料、欣赏自然风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中学生审美观的方法

1.建立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和改革的步伐,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教学更为直观,更易被学生接受。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并且积极参与到美的认识和发现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运用写生、独立创作等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自我独立性,并从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2.科学合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直观教学

在美术课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灵活的应用各种教法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今的美术教材更新太慢,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来展示大量的优秀作品,满足了学生感官需要,提高了他们的欣赏力。

3.精选教学内容,分层进行训练

美术的教学也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针对中学三个年级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训练。初一年级只进行一些简单的静物训练,操作方法可以简单明了,但是要求要严格。到了初二、初三年级要逐渐提高难度。这种分层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在持久的训练中,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菲菲.新课程标准下美术活动课的探索与实施[J].南方论刊,2006.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审美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