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大白话:让美剧“还俗”

2016-12-20 10:22郭小为龚新叶
东西南北 2016年21期
关键词:字幕美剧

郭小为+龚新叶

他擅长把英语的“梗”变成中国人的笑点。

谷大白话是一个美剧、脱口秀“翻译家”,打引号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那么高大上。“我以前就是一英语老师,现在做电影宣传。翻译字幕是平时闲着好玩。”他不以为意。事实上谷大白话是国内最早翻译美国脱口秀的人,因为爱好,从2005年至今,他翻译了上千部脱口秀作品。另外,《迷失》《幸存者》《法律与秩序》等高人气美剧也出自他手。

如今的谷大白话是国内人气最高的“草根翻译家”,微博粉丝接近800万,派托蒙、漫威、迪士尼等国际影业巨头纷纷争抢他为自己做内地宣传。

一切源于美剧

谷大白话姓谷,“大白话”是他给自己取的艺名,本名他不愿意透露。1983年出生的谷大白话,与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接触的第一部美剧是当时风行一时的《加里森敢死队》。当时完全不了解美剧的他总会问父母一个问题:“金发碧眼的老外怎么会说中文呢?”此后,《神探亨特》《成长的烦恼》《老友记》等一批美剧加入到了谷大白话的观赏名单里,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一代人最早的美剧启蒙。

2001年,谷大白话上大学了。这意味着他有了大把空余时间,还有一小笔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终于可以补剧了!”得益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美剧迷,聚集到了广阔无边的网络空间。这其中,各种“同呼吸共命运”的美剧论坛成了集合广场,奔涌而来的美剧迷彼此辨认身份,寻找组织,发帖,灌水,求助,恶搞……一个新的群体正在汇溪成河。

作为这些美剧论坛的常客,谷大白话发现,2005年时忽然就涌入了一大批美剧迷,一波接着一波,热闹而嘈杂。“2005年到2007年,从《越狱》开始,《24小时》《迷失》《绝望主妇》等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美剧,形成了一个美剧大爆炸时期。”谷大白话记得,几乎一夜之间,一度静水深流的美剧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时髦话题。

虽然最初看美剧的目的是“练英语”,但谷大白话很早就发现,“光看字幕,练出来的只有眼神,英语照样没什么长进。”即便你听得懂老外们说的每一个单词,也不一定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哈哈笑个不停。谷大白话举了一个例子:有美国朋友调侃克林顿性丑闻事件的女主角莱温斯基,模仿她的语调说,“My job sucks”,然后就是一顿哈哈大笑。一旁不明所以的谷大白话事后才明白里面的文字游戏:sucks有“烂透了”的意思,字面上可以翻译成“我的工作烂透了”,但这个单词还有“舔,吸吮”的意思,这样就可以翻译成“我的工作就是给人吸吮”。这种语带双关,有三俗内涵的文字游戏,在众多美剧中比比皆是,只是,许多不熟悉美国文化语境的中国人,难以捕捉到其中奥妙。

更让谷大白话糟心的是,许多美剧里的中文字幕翻译得并不如人意,许多带背景的内涵段子,根本就没有翻译出来,即便翻译得不错,也可能在译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就没有人译了。“《老友记》里面的荤段子在不断提醒着看懂了的美剧死忠迷,它可绝对不是什么老少皆宜的纯洁片。”一向喜爱无节操吐槽、起哄架秧子的谷大白话,心生不服,几次“受伤”后,他开始了“裸看”美剧。

把英语段子本土化

微博上谷大白话的自我介绍是“There is no‘俗without‘谷(无谷不俗)”。“俗”正是他翻译的最大特点。

看过谷大白话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的“俗”并非粗俗、恶俗,而是在翻译过程中,把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语句变成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语句。网友对他的评价是“施展‘还俗神功,用接地气的中文把英语三俗段子本土化”。

在美国深夜脱口秀《扣扣熊报告》中,主持人吐槽青春期少年时说过一句“It's shair.It's there.Get used to it.”这句话源于同性恋争取权益的著名口号“We're queer.We're here.Get used to it.”大意是“我们是同性恋,我们就在这里,你们不服也给我忍着。”这句话在美国家喻户晓,但在中国很少有人听过。谷大白话想找一句在中国与之对应的话,“我最后选的是流传很广的仓央嘉措的诗句——‘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共和党候选人、得克萨斯州州长里克·裴瑞在电视辩论时突然忘词,成为全美笑柄,被各大脱口秀称为“brain fart”,指“大脑突然梗住,想不起要说的事情”。“如果从‘正确的角度来说,译成‘大脑梗塞‘大脑秀逗就可以。但从亲切的角度来说,一定要考虑‘fart这个词比较粗俗的表达,所以我把它译为‘大脑嗝屁。”谷大白话笑着说。

在他看来,翻译方式轻松一点、口语化一点,或者带有一些恶搞元素,才是网友喜闻乐见的。“没有人愿意工作一整天回家打开电脑还要听谁布道传教,心太累。”于是,当苹果推出 iPhone6时,谷大白话利用谐音,把其宣传语“Bigger than bigger ”译成“比逼格更有逼格”,网友一致认为比官方翻译“岂止于大”更有内涵;美剧常用语“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被谷大白话信手改为“long time no thin(好久不见,你真是胖若两人啊)”;而他对于“妇女和腐女的区别是什么”的回答也意味深长,“妇女是women,腐女是wow,men”……虽不尽能字字精确,但也形意具在,其中的调侃、戏谑意味同样值得玩味。

转战深夜脱口秀

谷大白话对美剧和美国脱口秀的翻译,一直本着对背景文化“掘地三尺”的死磕精神和把英语口语中国本土化的理念,“不仅要让观众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还要原汁原味地表达出原文的韵味。”就像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的句子“Love all,trust a few,do wrong to none(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伤害任何人)”,在谷大白话的推敲加工下变成了古文风浓郁的“爱广施,信慎予,恶勿行”。

他以“喝咖啡”为例阐述自己的翻译理念:“如果你喝了一杯咖啡觉得特别好喝,你怎么向没有喝到的人描述它?”说着他拿起之前买来的咖啡,“把coffee译成咖啡,这是一个合格的翻译,而我试图做的是,用简练地语言把它的颜色、口味和特点一并描述出来。”

由于文化差异,将美式幽默毫无损耗地转化成中式幽默是件特别难的事情,而屏幕上又不能满是字幕注解,否则会影响观影效果,所以只能靠深厚的文字功力去完成。这让谷大白话有一个切身的体会,他感慨道:“字幕翻译更考验的是你的中文能力,而不是你的英文能力。”

他在这样的困难面前却乐观地找到了认同感:“鲁迅先生以前翻译国外小说时也说过自己有时文思如泉涌,有时遇到一个词就卡壳了,我有幸跟他拥有同感。不是不会译,而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中文词,去对应这个外语词在该国文化或文章中的位置。”有时候谷大白话想不出来,会憋上一星期不译,实在想不出来甚至会放弃,对于翻译他有自己的标准:“要做到自己满意,至少在自己看来精益求精。”

秉着工匠精神做翻译的谷大白话,有一点忧虑:“早期做翻译的人,都凭爱好,所以很用心。现在产业链成熟了,商机出现了,翻译也变浮躁了,开始追求时效性。很火的剧一旦你慢了,就被别人抢先发布,人气就没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译者会抢时间完成手头的工作,使得作品粗制滥造起来。“你会发现字幕过了两三行,演员的嘴却一直没张开过;又或者演员的嘴动了半天,却没出现字幕。”谷大白话叹道,“甚至英文明明写着‘coffee(咖啡),翻译过来却成了酒;‘freeze(不许动)被译成人名弗雷德……这纯粹是态度问题。”

这种抢剧、抢时间的乱象出现,也是谷大白话从美剧转战美国深夜脱口秀的重要原因:“翻译脱口秀的时间和精力比电视剧多花很多,所以没什么人愿意去做,我也不用跟谁抢,沉下心来慢工出细活。”尽管翻译字幕只是一项爱好,并非养家糊口的营生,但他仍然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

有些人即使玩,也玩得比别人认真,谷大白话就是如此。

(综合摘编自《新周刊》《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字幕美剧
听写字幕——谷歌黑科技
有声有字,字幕制作不求人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快速搜寻和下载电影字幕文件
自己动手 调整错乱的影视字幕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美剧基金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
美剧Suits里的职场生存法则:不打无准备的仗
Is Watching Amerircan Se ries HeIpful to EngIish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