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化思路探索漳州传统手工刺绣的保护与创新

2016-12-21 02:45彭琬玲
关键词:漳州刺绣传统

彭琬玲

以品牌化思路探索漳州传统手工刺绣的保护与创新

彭琬玲

本文针对目前漳州刺绣的生存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阐述和总结了传统手工艺逐渐走向没落的各种人为因素和历史原因,论述了对漳州刺绣工艺的保护和发展必须进行顺应新时代生活的刺绣产品开发、挖掘新应用领域,文章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研习、对比,从漳绣在内容、形式、工艺等各方面的创新入手,进行原创实践,通过分析设计实例为漳州传统刺绣手工艺创新产品开发提供思路。

新时期 漳州刺绣 保护 创新设计实践

图1、目前在市面上经营的漳州刺绣产品(拍摄于漳州古城绣坊)

到2016年9月,福建省总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95项,其中世界级7项、国家级124项、省级364项,但是有关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工作只停留在“获奖”或博物馆收藏这样的举措上,没有与新的时代接轨,无法改变其被时代“雪藏”的命运。传统手工艺的没落主要原因在于:a、对传统工艺的鉴赏评价标准局限在审美感官和工艺制作技巧上——其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挖掘不足;b、传统工艺产品的功能与现代人价值观取向、生活方式无法对接——缺少市场原动力;c、传统工艺品的生产经营模式缺乏有效管理——缺少在品牌构建方面的深入研究。拥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漳州刺绣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一、漳州刺绣的传统和现状

(一)传统和现有产品定位及营销状况

漳州刺绣早期的产品,一类主要应用于风俗祭拜,另一类则应用于芗剧(歌仔戏)、漳州提线木偶等戏曲服装上。早期的刺绣产品由于摆放位置、适用场合所致大部分未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大部分产品破损、丢失或经私人收购而失传,因此最精华的漳绣产品在当地已经基本看不见了。

目前在市面上经营的漳州刺绣产品主要分成两个方向:一是从我国台湾及东南亚国家接收订单同时由下单方提供刺绣图样和相关材料,本地绣坊或工厂接单后分包给当地绣娘进行制作,所以就刺绣主题而言基本上就是继续过去贯有的内容,形式风格一般也都按照既有套路而少有突破和创新;二是有少部分私营绣坊在尝试根据现代人生活内容制作一些适合家居装饰的刺绣工艺品,但应用载体仍然过分单一,因此就表现内容而言并未能够真正摆脱套路化的模式,创作出具有个性且富含时代特色的作品(图1)。

图2、方案1“思故乡”服装配饰品牌设计稿

图3、方案2“盼团圆”灯饰系列品牌设计稿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漳州刺绣一部分产品的价格非常低廉,基本上无法和制作投入成正比,可即便如此仍得不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另有极少部分名家的作品价格较高,难以进入主流市场。

(二)手工艺者的生产思路与心理状态

早期的漳州绣娘基本上都是来自普通家庭,技艺也是在家庭内传授的,譬如母传女、婆传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女红早已不再被视作女性的必备技能,机器批量化式的生产方式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饱含情感、蕴含无数思念及祈盼的传统手工创作方式正在走向消亡。

现代家庭绣娘多半为了填补家用而利用闲暇接单制作,但随着消费成本的日益提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却不能带来有效收益的刺绣,也不再被多关注。即使仍有愿意接单的绣娘,多半也只想接一些套路式的、不需要钻研创新的刺绣订单。这也造成了现有市面上漳州刺绣产品形式、风格过分单一、守旧的局面。少数私营绣坊的刺绣师傅技艺相对较高,但往往比较热衷于模仿名家作品,这也是漳州刺绣当前作品艺术表现形式有限的一个原因。创新是发展的真正动力,漳州刺绣只有在创新中,开发出适合现代生活品味需要的和具有现代文化价值的新产品,才能得到实质上的保护和发展。

二、漳州刺绣纹饰特点

漳州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一带的风俗是我国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一带华人的情感纽带。漳州刺绣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宗族祭拜,我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地的华侨至今有向漳州定制绣品的习惯。闽南的宗教信仰更凸显出其民间性和地方性,妈祖、八仙、关公是最为常见的偶像,这些偶像都拥有“凡人的前世”,体现出明显的人性化特征。换句话来说“他们都更加了解、理解民间普通百姓的疾苦,因此也能够更加懂得保佑和帮助普通人”。总体而言,传统漳州刺绣绣品的主题内容、审美情趣都更加民间化、民俗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图案造型较为生动、粗犷和活泼,喜好浓艳的配色表现。这与早年漳州人艰辛、贫困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闽南一带古时被称为蛮夷之地,在此生存的人除了依靠个人的智慧和勤勉,还必须依赖家族成员的团结和互助,他们的刺绣自然饱含对美好生活真挚而强烈的祈盼。

三、漳州刺绣产品创新的策略思路与实践探索

(一)应用范围的拓展

传统的漳州宗族文化、宗教文化在形式上大都是以庙宇、祠堂、个人家庭祭拜仪式的方式进行传承的,早期的漳州刺绣产品也大多是针对这些场合而制作的。传统的文化、思想至今仍然存在,然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用的媒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如何针对新的生活方式和媒介进行设计开发呢?以本地传统文化为内核,将相关的文化元素和工艺表现技巧应用于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载体之上,是设计创作基本思路,以“文化复兴”为主题,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漳绣产品。

以漳州宗族文化构成形式来说,一个村落就是由一个家庭一个宗族组成的。每一个宗族都拥有与本宗族相关的精神理念、行为准则、族歌、族徽、宗祠等。除逢年过节外的礼仪祭拜之外,如何让更多的海外游子找到寄托思乡之情的方式呢?设计者抓住这一命题,展开构思。例如设计方案1“思故乡”服装配饰品牌中,从漳州古村落——埭尾古村(号称“闽南第一村”,位于漳州龙海市东园镇)建筑上提取图形符号,经过修饰用漳州金银绣工艺进行表现,设计出具有地方传统工艺特色的刺绣袖扣、刺绣胸针等。这一设计方案主要抓住海外侨胞对家庭、家族、家乡的一种牵挂、思念之情进行开发,消费者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情感寄托自己佩戴或赠送亲友(图2)。

漳州的地方宗教文化与当地民间节俗、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里供奉的妈祖、保生大帝、关公已伴随着中华先民的足迹传遍世界各地。设计方案2“盼团圆”灯饰系列品牌以妈祖为出海打鱼的丈夫悬挂明灯盼团圆的典故作为引导,从漳州节俗代表形象入手,提取代表性的形象,通过简化,作为刺绣装饰纹饰应用于灯罩上,旨在表达一种来自故土的灯光永远守护每一个海外游子的牵挂之情(图3)。

图4、方案3“盘云”家居墙面装饰设计稿

除宗族文化、宗教文化以外,漳州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例如婚庆文化、闽南茶文化、地方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方言文化、地方戏曲、医药文化等等,将地方文化作为品牌精神的内核,应用于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的载体——现代家居用品、旅游纪念品、节庆礼品、情感礼品、服装配饰用品、电子配套产品等,整合出一条能满足生活实用和精神情感双向需要的系列性产品链,必将有力地推动漳州地区传统刺绣创新之路的大发展。

(二)融入新时代内容

上一个时代的文化和造物所包含的内容和思想,就今天来看或许有些过时和陈旧,却也能代表那个时代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潮流。

漳州地处沿海,早年漳州人多靠打鱼为生,对海有特殊的感情,八仙、妈祖都是和海有很多典故的角色形象,漳州盘金绣针法中就不断出现云纹、水纹、漩涡纹。在方案3“盘云”家居墙面刺绣装饰品牌实践案例中,从传统盘金绣的水纹、云纹中提取基本构成元素,并进行图形重构,应用于墙面装饰挂盘上。顾客可以根据个人家居装修风格,拼合出自己喜爱的花纹图案应用于墙面装饰等家居饰品中。本案的特点在于图形构成元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出不同的纹样效果,满足更多家装顾客的实际需要(图4)。

漳州地区传统刺绣制品有一类是专门应用于地方戏曲文化刻画戏曲人物的,戏曲故事中不乏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如“八仙过海”等曲目。方案4“星绣”人像刺绣家居墙面装饰品牌,作者首先根据海洋传说这样的背景,塑造新“海的女儿”这样的角色形象,运用漳州传统盘金绣的针法进行表现,并应用于家居墙面装饰挂盘中(图5)。方案5“无厘头”电子周边产品品牌则针对年轻人喜爱张扬个性的特质进行视觉设计,选择“表情符号”作为基本图案形象,以夸张化的手法进行形象提炼并运用在手机壳上。手机壳在除去基本的实用功能以外,注重一种自我性格的呈现。凡此种种,式样别致、风格独特的刺绣手机壳可以赢得更多年轻人的注目(图6)。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离不开年轻人,年轻人对现代社会有着更强烈的直觉和敏感,诸如汽车文化、电子商务文化、手机文化、互联网文化、影视动漫文化等这些体现当下主流人群的新时代新思想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结合漳州刺绣的工艺技法来表现这个时代的文化思想,打造出具有时代、地域特征的刺绣产品是漳州刺绣品牌化开发的又一策略。

图5、方案4“星绣”刺绣家居墙面装饰设计稿

图6、方案5“无厘头”电子周边产品品牌设计稿

图7、方案6“岛屿的故事”设计样稿

图8、方案7“望月”设计样稿

图9、方案8“海洋星”刺绣珠宝首饰品牌设计样稿

(三)材料与工艺手段的丰富

回顾设计的历史,很多经典作品无不与当下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紧密相连。无论内容的新旧,对原有的工艺进行改良、简化或者融入其他技术进行大胆表现,可以创造出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时尚性的刺绣制品,以此增添和丰富漳州刺绣形象表现的多样性。

羊毛毡化工艺由于其原料易得、工艺简单、可塑性强是时下国内外年轻人追捧的手作。方案6“岛屿的故事”以漳州著名地质景观“火山岛”(位于漳浦县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为基本形象,以羊毛毡戳毡的形式进行填色,再在表面以漳州盘金绣针法制作肌理装饰,图案色彩、肌理呈现更加丰富(图7)。方案7“望月”中的刺绣作品,图形提取自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的海面月色形象,也是结合了羊毛毡化工艺和盘金绣进行表现的。传统的漳州盘金绣的材料只有金、银二色,羊毛毡化进行底面上色可以令色彩更加丰富,整体造型质感更加强烈,且操作便捷。这些形象既能结合漳州本地自然风貌的特征,适宜应用于服装配饰表面(图8)。方案8“海洋星”刺绣珠宝首饰品牌产品,海洋星一名是对于漳州是颗海洋之星的描述。吸取漳州传统盘金绣的金属镶边的特征,并与其他种类的刺绣工艺相结合,演绎出不同质感珠宝首饰风格。产品形象与主题故事衔接,都是建立在漳州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体现故乡情深的精神要素(图9)。

当代的新技术、新工艺种类繁多,如果与3D打印技术、现代印刷技术、纸艺等技术结合,传统的漳州刺绣工艺可应用的范围将更为广泛,风格变化也将更加多样,其品牌产品、市场推广的力度也必将更大。

四、总结与展望

传统从字面来看有“传承”、“统领”两层含义:从祖先中延续、继承并能够统领一个社会、一个地区的思想、行为方式。然而,只有符合时代趋势的内容才能真正被传承下去,才能具有统领一个时代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能力,反之不能和时代融合的东西是不能得以传承的,也是不能称之为传统的。

我们坚持原创,主张吸引更多年轻人,让漳州刺绣制品能够融入现代生活。漳绣的创新实践方案都是在校内由平面设计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实地调研之后完成的,目前只是初步的探索尝试,由于经验不足,一些设计作品也许还略显粗糙,但实践探索成果表明:使用但不拘泥于过去的工艺技法,不拘泥于旧时内容的表现,以当前“新常态”的生活、思想为对象进行创作,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装饰艺术特色的漳州刺绣传统工艺经过再创造,应用于现代生活领域是保护漳州传统刺绣工艺并使之走向新生的有效途径。

(文中设计作品均来自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艺术设计系12、13级学生)

[1]吕品田.丰满的生产力——高度认识和发挥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力.美术观察,2010(04).

[2]徐艺乙.手工艺的传统——对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再认识.装饰,2011(08).

[3]郑宇,邹波.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以贵州今彩民族文化研发有限公司银饰品牌为例.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06).

[4] 张文珍.打造齐鲁文化品牌的思路与对策.理论学刊,2009(10).

[5](日)盐野米松.英柯译.留住手艺.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彭琬玲,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

2015年度漳州市哲学社科课题《以品牌化的思路探索传统手工艺品的新生之路——以漳州刺绣手工艺品的保护与创新为例》,项目编号:58]

猜你喜欢
漳州刺绣传统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清新唯美的刺绣
南康漳州龙
老传统当传承
福建漳州面煎粿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