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的外套》的主题思想与艺术表现

2016-12-21 00:00王冬来李景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主题思想艺术表现

王冬来+李景

内容摘要:舞蹈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其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以动作呈现,动作的艺术表现表述形式似乎隐藏了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然而突出的艺术表现形式又能迅速传递给人们直观的感受,达到与主题思想的结合,实现其他艺术所不能给予人的内心体验。而往往一般性舞蹈难以达到二者一定程度上的结合。本文以《羚羊的外套》作品为例,试图分析和理解作者在这二方面的作为,为舞蹈作品的创作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舞蹈艺术 主题思想 艺术表现

《羚羊的外套》是由谢飞,何铭华创作,由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在第十届“桃李杯”群舞比赛中演出。其作品情绪从羚羊在大自然中自由生活的轻松欢快的气氛到以人类出现对其生命的破坏为转折而变得沉重悲伤。由于人类的屠猎,地球上濒临灭绝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正快速的退化,保护身边的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万物之灵之首,应负万物之灵之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皮毛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越来越多的像羚羊这样有皮毛供应的动物被捕杀,面临着灭绝的危机。可惜还是有大量的不法分子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于是随着一只只的羚羊被杀,羚羊的生活也慢慢地由以前的欢快,无忧无虑,而变得悲伤。

《羚羊的外套》就是以此感情线展开的,此舞蹈开始的气氛愉悦轻松,展现了羚羊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和谐的群体生活。而剧目中一声枪声打破了羚羊们生活的平静,从一头怀孕了的羚羊被枪杀开始,羚羊群体开始了混乱与恐慌,再到公羚羊的头被砍下来,整个羚羊群陷入了一种群龙无首,沉痛悲伤的恐怖气氛中。短短七分钟的舞蹈展现了一个羚羊种族的曲折命运,再加上音乐,灯光,舞台展示的随动变化,扣人心弦,引人深思,确实算得上是一部舞蹈佳作。笔者通过对《羚羊的外套》艺术思想与创作的深度剖析,希望更多的舞者在剧目演绎过程中能将更多的将重心放于对剧目思想内涵的理解与表达,也希望舞蹈编导在剧目编创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到舞蹈能给人的教育意义以及正能量上,为舞蹈剧目的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羚羊的外套》的主题思想

选材是编导对舞蹈题材的选择。“题材与舞蹈主题紧密联系,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或影射生活现象的部分,是舞蹈编导在大量的生活素材中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出来作为作品的材料。”i对题材的看法,唯心主义美学认为是艺术家随心所欲出来的,完全是由艺术家的创造幻想决定的。羚羊是一种草食动物,种类繁多,体态轻盈、四肢修长。一般生活在高地草原地区,有的则繁衍于山间地带。而剧目《羚羊的外套》中描述的羚羊种类是繁衍生息于我国中国青藏高原的濒危动物。而剧目中的“外套”则是指上流社会中流传的有“羊绒之王”之称的藏羚羊皮毛,由于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导致藏羚羊的生存环境变为巨大的屠宰场。

一般来说题材的选择有两种特征,结合《羚羊的外套》的选材来看。首先,题材的选择应具有强烈的动作性,这是由于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动作决定的。《羚羊的外套》选择塑造羚羊形象,羚羊属于动物,所以本身就有很大的动作性,模仿羚羊个体到群体的各种生活状态和画面,让舞蹈表现更为生动。其次,舞蹈题材的选择应侧重于更为深层次的情感内涵的表达,即题材的选择应与让他人产生强烈共鸣的主题相符。《羚羊的外套》主要唤醒人对动物的人文关怀。在题材的选择中,它选择了人类猎杀羚羊的故事。故事中怀孕的羚羊母亲和羚羊家族开心的生活在一起,等待小生命的降生,突然猎人一枪打中了羚羊母亲,接二连三的将羚羊杀害取走了它们唯一衣服——雪白而柔软的皮毛,打破了羚羊家族的快乐生活。而羚羊们并不屈服,团结对外,保护对方甘愿牺牲自己,倒下了再次站起。这个故事把羚羊的生命拟人化的展现,用羚羊间深深的羁绊对比反射人类的冷酷行为,从而唤醒观众对动物的人文关怀。

舞蹈作为人的一种关于时间、空间的综合性肢体行为艺术,它一般是通过舞蹈作品而呈现。舞蹈编导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及内心反映是借由舞蹈作品来表达的。而舞蹈作品的内容,是编导内心对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而舞蹈作品的主题,是舞蹈作品的灵魂。主题思想,是舞蹈编导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概括和提炼而得出的结晶,也是舞蹈编导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舞蹈作品的主题在整个作品创作中占主导地位,贯穿始终。以舞蹈《羚羊的外套》为例,舞蹈编导通过观察体验,再经过艺术的提炼和表现完美的塑造出羚羊的形象,并让保护羚羊保护生态这个主题贯穿整个作品,感人至深使人难以忘怀。舞蹈《羚羊的外套》表现出编导个性的诠释及其对生命状态的积极思考,并在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之中坚持自身的审美追求,通过人与动物的关系,透过发人深省的“解剖”事件,唤醒他人对动物的人文关怀。《羚羊的外套》从鲜明的主题思想出发,结合选材、环境、音乐的创作、舞台的呈现及舞蹈作品的形式表现,赞扬羚羊团结忠诚的品质并批判人类杀害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私行为,最终孕育出这样一个成功的作品。

二.《羚羊的外套》的艺术表现

1.舞蹈作品的形式

“舞蹈作品的主题还需要通过舞蹈作品的形式来表现。舞蹈作品的形式分为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两种。内在形式是舞蹈作品的精神内容和形象显现,即作品的结构方式。外在形式是指使舞蹈作品精神内容成为具体感知的物质形式。即舞蹈的表现手段,舞蹈语言。”ii

1.1舞蹈结构

《羚羊的外套》依据主题选用叙事性舞蹈,采用时空顺序式结构。舞蹈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开端:一家三口在草原上平静的生活,动作缠绵温暖,相互依靠,音乐舒缓平静;发展:羚羊首领带领自己的家族欢乐的生活,动作多密集整齐,相对轻快,表现动物群体的统一性,音乐节奏轻快;高潮:猎人猎杀羚羊,羚羊集体保护自己的家族,动作利落力点停顿鲜明,节奏比较密集;音乐气氛凝重,悲烈;结局:这场与人类的斗争羚羊失败了,所有的公羚羊都死了剩下一只胆小的,被集体唾弃的羚羊,最后羚羊立志重新创建自己的家园,动作沉重却坚定,音乐沉稳有力。整个舞蹈剧目在层次上步步递进,运用夸张、对比的舞蹈表现手法,从羚羊的故事间接影射人类,让主题更有深度,发人深省。

1.2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是能表现一定思想情感内容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是塑造舞蹈形象的基础。舞蹈主题必须通过舞蹈艺术语言才能成为具体客观的存在,才能形成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才能最终构成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作品主题的体现是确定好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编导尽可能的创作出刻画人物性格以及能更深刻地揭示事物内在本质的舞蹈动作和舞蹈动作组合。羚羊本身是动物不具情感,欢乐的动物世界是选用动物题材的一贯作风。而《羚羊的外套》的编导把动物动作拟人化,投入情感,用缠绵温暖的动作表现羚羊们相互依靠。剧目中羚羊接二连三的冲出,试图保护自己的同伴,到后面很多的羚羊被枪杀,被剥掉皮的羚羊被仍进来在血泊中挣扎的动作将整个舞蹈推向高潮,对观众的内心形成巨大的冲击。在舞蹈中还运用了一些芭蕾的足尖元素。里面用足尖表现羚羊的脚,快节奏整齐的动作表现出羚羊雀跃欢快的形象,十分符合现实生活中羚羊这种动物的形态,既有创意又不脱离现实。群舞部分在现代感的基础上给人一种时尚感,能充分渲染气氛。舞蹈运用这些丰富的语言,使人们在感受美的同时,更多的是深思。这些丰富的舞蹈语言充分显现出编导的巧思,也正是这些巧思造就了这么一个成功的剧目。

2.音乐创作

“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的结合是天然合理的,是反应了人类智慧的、完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之一。”iii音乐是否符合剧情,富于戏剧性、震撼力和渲染力,对于主题的表现也起到较重要的作用。此剧目开始时运用钢琴结合风声水声营造平静悠然的气氛。接着羚羊们欢快的生活场景部分加入轻松干脆的打击乐,接着一声枪响把故事引入主题,最后钢琴和弦乐又想起表现抒情部分。此剧目很好的将音乐与塑造的形象结合起来,帮助舞蹈动作更好的体现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

3.舞美

“舞台空间是舞蹈剧目施展身手的重要场地。为了舞蹈剧目的成功,要注意营造舞蹈的空间气氛。包括空间环境、色彩环境、光环境、景观环境等。”iv气氛和营造要讲究统一和统一中的变化。舞蹈作品一般借助于舞台灯光、布景、道具、光线、色彩和声音营造出来的特定时空。也可以通过群舞的队形画面的移动变化引起观众的艺术想象。《羚羊的外套》运用黑布让被宰杀羚羊头颅进行平行移动表现人们带走了外套,表现出人类血腥残忍的一面。中间一声枪响羚羊母亲肚子里的红色布条表现血染草原,形成视觉的强烈冲击,烘托主题。

随着现当代舞蹈的不断发展,舞蹈的呈现方式越来越体现出一种新意和现代感。《羚羊的外套》用黑色布条做成的黑色大路在舞台前区移动,很好的体现出编导想要的效果,表现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使舞台更具空间感,凸显出主题,深化主题。

三.结语

当今,在我国关于舞蹈作品主题思想表现的研究较少,越来越多的舞蹈注重队形如何让人应接不暇,舞台构图如何丰富饱满,动作语言如何体现高难度技巧,而忽视了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难以使人留下长久的深刻印象和回味的余地。《羚羊的外套》反映出了许多动物生存现状和面临的危机。编导充满个性的诠释及其对生命状态的积极思考,并在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之中坚持自身的审美追求,为保护动物这个应该引起全人类重视的深刻话题发出了充满充满震撼力的呐喊。通过人与动物的关系,透过发人深省的“解剖”事件,唤醒他人对动物的人文关怀。舞蹈则正应在传递美的同时向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1]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67.

[2]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57-87.

[3]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

[4]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112-130.

注 释

i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57.

ii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129.

iii李承祥.《舞蹈编导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998,87.

iv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117.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主题思想艺术表现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韩国古典假传《书斋夜会录》的文本结构分析和主题思想研究
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