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生成,保持课堂活力

2016-12-21 20:05万菲菲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教师素质资源

万菲菲

摘 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来说,生成性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欢迎。生成性教学的教学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自主的构建教学活动。如何做好教学准备,如何把握生成资源,在生成性教学的开展中需要注意哪些环节,这些问题都是上好一节课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实践方面对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过程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生成教学;预设教学;氛围生成;资源;教师素质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施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有的教师仍沿袭着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课堂教学中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主要为了实现课前预设,教学的过程没有教学生成,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提出的预设之外的问题不予理会或者不知所措等问题。如何改变这些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生成性教学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那么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开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来简单的谈谈本人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生成性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生成性教学应该在预设的前提下开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生成性的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传统的教学注重教学过程按照课前预设实施。生成性教学是不是可以完全脱离开课前预设?答案是否定的。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都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属性,属于两个不同的方面。信息技术是有着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所以在生成性教学中一般以任务驱动为基础,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但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的方法。尤其是学生的课堂操作,根本没有办法去课前预设,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使用不同于教师讲授的方法,得出和教师讲解不同的结论,这让课堂教学过程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认真准备,精心预设。

二、生成性教学需要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教学的生成可能往往在于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质疑或者是教师的一个失误。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平等的与学生相处,课堂教学中没有一个民主的氛围,学生就不敢或者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生成性教学则无从谈起。只有在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才敢于质疑老师的讲授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的教学氛围下,精彩的课堂教学资源才能生成,生成性教学才能开展。那么怎么才能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呢?这要求教师能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学生的思考,在平等的对话中完成教学。教师对待学生能够一视同仁,教师会“蹲下身子倾听”,让学生敢于同教师对话,乐于同教师对话。这样才能为生成性的教学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生成性教学需要大多数学生的参与

课堂教学应该是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堂生成的时候应该面向大多数学生。我们要让大部分学生甚至是全体学生都要参与进来,不能把绝大部分的学生变成课堂教学的听众。要想让大部分学生都成参与进课堂生成,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认真的摸底,对于学生的基础和感兴趣的问题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精心准备素材,教学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中。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生成资源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大部分学生才有积极参与动力。

四、生成性教学需要紧紧的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虽然生成性教学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由于生成性教学中的生成资源的类型非常丰富,在运用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中,在选择生成资源时,教师如果不加选择任由学生自己发挥的话,那么可能会出现课堂的氛围非常热闹,师生互动也很频繁,但是教学结束之后,学生会发现这节课什么都没学会,什么都没学到这样的状况。这样的教学生成只是为了生成而生成,完全偏离了生成性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课堂,要牢牢记住教学目标,对于和本节课教学目标无关的生成资源要学会放弃。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偏离教学目标的讨论和互动,教师需要采取措施,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课堂重心重新回到教学目标上来。

五、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师拥有更高的专业素质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能在教学过程中妥善利用生成资源,把握生成时机,有效促进教学生成。这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善于发现并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能够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来处理生成资源,并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取舍,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这样的专业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教师在长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去努力不断的去提升自己。信息技术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教材上的知识,更要时刻去关注去学习最新的知识,将自己变成一个与时俱进的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的教师。

教学过程中生成资源非常丰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效利用各种生成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提升教学质量。当然生成性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艺术,在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关注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雪华.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生成性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数教育,2012(10).

[2]木热提江·莫明.生成性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02).

[3]张敏.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素质资源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职业学校提升教师素质案例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