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力”党建工作法初探

2016-12-22 22:20冯桂田
唯实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水利厅水利职工

冯桂田

创新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站在新时期新征程上,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在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两个百年、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六项纪律”和省委提出的“两聚一高”以及担负起主体责任等一系列治国理政的伟大方略的新时期,勇抓党的建设、肩扛主体责任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要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成千上万,这一特殊性质的岗位如何在新常态下立足行业特点,创新办法方法来抓实党建工作是我们必做的试题。作为水利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水管单位,如何让党的新要求在末梢处得以体现和落实,消除“上热下冷、头重脚轻”的现象,笔者经过探索,立足单位实际,创新提炼了“情+力”党建工作法,以作为我处党建工作之路,期望给基层组织建设抛砖引玉。

一、“情+力”工作法产生的背景

江苏省淮沭新河管理处作为江苏省水利厅直属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管理着8大水利枢纽32座大中型水利工程,承担着分淮入沂、引沂济淮、淮水北调、江水北调等防汛防旱、安全供水、航运发电重要任务。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处属16个管理所有着不可复制的个性化,可以用五个字来表达:偏远散闭差。16个管理所中,最东所与最西所相距220公里,最南所与最北所相距180公里,有的地处两县交界偏远农村处,有的地处县乡交界空旷处,有的地处河道尾角处,从管理处赴16个管理所单程距离1035公里,比到北京还远。大部分管理所十几公里范围内找不到公交站台,乘不上公共交通,找不到商场超市,买不到消费商品,看不到城市风景,听不到城市声音。尤其是位于在黄海边的海口闸管理所处境更是扑灭了新分配的大学生对蔚蓝大海美丽海景的憧憬美梦,活泼可爱的大学生成为了“呆滞死板的水闸守门人”,365天重复做一件事,缺少自尊、自信。他们的生活无法融入城市,他们的思想在封闭,思路在短路。由于盐碱严重,几十年来一直靠购买桶装水来做饭,上卫生间洗一下手,手面就变白了,周围化工园区刺鼻的气味,24小时侵袭着,男孩不想在这里,因为在这里,担心娶不到老婆,女孩不想在这里,因为在这里担心找不到老公,结婚了不想在这里,因为在这里担心生不了小孩……焦虑、埋怨、呐喊……路远,我们无力将大闸搬进城;空气差,我们无力搬走化工区;无公交,我们无力开公交专线;管理所偏僻,我们无力搬进闸边城市;想家,我们又不能丢弃工程。

面对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偏远散闭差”处情所情,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如何凝心聚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留住基层职工的心,让他们快乐工作、安心工作?如何确保近千台套水轮发电机组、抽水机泵、启闭机、开关柜等重要设备安全运行……作为单位的党委书记,这一系列问题摆上了笔者的案头。

站在新时期新征程上,勇抓党的建设、肩扛主体责任已成为各级党组织及其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要务。“偏远散闭差”引发的诸多问题时时刻刻挑战着党组织的责任,考验着党组织的智慧。焦虑不能再蔓延,呐喊不能再扩大,在这关键的时刻,笔者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要挺起来,共产党员要站出来,先锋堡垒作用要发挥出来。“信念战胜一切,情意感化一切”。最终,处党委、党支部、党员不约而同将突破口聚焦到“情”字上,只有“情”字才能改变,只有“情”字才能变对抗为包容,变抵触为理解。笔者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周密商讨,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科学谋划新思路、新举措,号召14个基层党支部和165名党员,在“情”字上下功夫、树榜样,积极面对基层职工的顾虑、情绪、呐喊……创新提出“情+力”工作法。围绕依情聚力、以情给力、靠情发力等工作思路,以情力交织为特色抓手,提炼出“五情五力”:亲情+向心力、温情+吸引力、恒情+提升力、激情+扩张力、盛情+调蓄力,引领全处300余名干部职工自觉、自愿、自发地用情用力用心融入投身水利事业的点滴之中和毫厘之间。

二、“情+力”工作法内涵举措

“情+力”工作法共有亲情+向心力、温情+吸引力、恒情+提升力、激情+扩张力、盛情+调蓄力“五情五力”。

在“亲情+向心力”中,紧紧围绕职工子女就业、职工子女教育、职工子女座谈会、职工体检、职工住房补贴、职工大病救助、职工独生子女医疗补助等十个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用亲情创造温馨环境,用关爱激发工作热情,用亲情凝聚发展动力,在新愿景下,同力营造出“亲情淮沭,博爱家园”的情感向心力。

在“温情+吸引力”中,围绕职工之家、职工书屋、职工健身、职工菜园、职工茶吧、职工饮用水、职工食堂、职工办公、职工宿舍、职工八个必慰问等十个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在新要求下,着力酿造出“互助淮沭,温馨家园”的内在吸引力;在“恒情+提升力”中,围绕职工教育、职工培训、职工奖励、职工荣誉、职工讲堂、职工书画展、职工摄影展、职工歌咏会、职工文艺汇演等方面开展活动,用情用心,持恒润物,孜孜不倦,在新常态下,全力打造出“水韵淮沭,人文家园”的文化提升力。

在“激情+扩张力”中,通过开展百名职工亮点观摩、百名家属看水利、百名党员进社区、“三八”节活动、“五四”青年素质拓展活动、“七一”纪念活动、“八一”建军活动、迎中秋庆国庆活动、淮沭职工大舞台活动一系列活动,开创格局,惠与职工,融于生活,在新模块下,奋力创造出“品牌淮沭,活力家园”的特色牵引力。

在“盛情+调蓄力”中,围绕职工福利、职工创收、职工绩效工资、职工退休社会化延伸服务、评选“十佳最美淮沭人”、职工创新、职工发明等方面开展活动,播撒笑容,服务地方,分享成果,在新理念下,倾力织造出“和谐淮沭,奉献家园”的行动调蓄力。

三、“情+力”工作法的标识含义

“情+力”工作法品牌形象标识突出表现了淮沭新河管理处的行业特征,融入了“情+力”的内涵。圆形图案中蓝色、绿色为天地相连,白色为动感的交叉流淌的河流,体现了单位的行业特征,同时也为“力”字的延伸;下部蓝色的动感线条取自于淮沭新河的标识底部,寓意单位所托起的责任。上下整体为大写的“Q”造型,是“情”。目前,正在开展品牌注册。

四、“情+力”工作法的相关链接互联

笔者创新提炼出“情+力”党建工作法之后,用党建工作指导全处各项工作,服务于主业,服务于党员、服务于广大职工,被省级机关工委表彰为全省二等奖,省水利厅系统范围内获此殊荣的仅此一家,被省水利厅表彰为一等奖,并及时将“情+力”工作法与工程管理相链接,次生出“情+力”水闸7S工作法,积极服务于主业工作,“情+力”水闸7S工作法被河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纳入成人教育基地专用教材,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先生的充分肯定,并通过e平台向全国推广。将“情+力”工作法与工会工作相链接,次生出“情+力”工会工作法,解决职工困难,维护职工权益,“情+力”工会工作法荣获全国总工会农林水工会、中国水科院、中国水利报社表彰,并在《农林水利工运》杂志上推广。将“情+力”工作法与人才培育相链接,次生出“情+力”人才培育法,引导职工成才,引导职工做人,“情+力”人才教育培训法荣获水利部教育协会表彰,并在《中国水利教育与人才》杂志上推广。将“情+力”工作法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链接,次生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力”工作法,引领全处党员自觉、自愿、自发地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投身水利事业的点滴之中,获得水利部的充分肯定,省水利厅将我们的做法作为全省水利系统的样本进行推广。

五、“情+力”工作法内在效果及社会评价

“情+力”工作法催生出特色发展新思路——“4+x”工作新模块,“4”即“4个一”:树立一个理念,坚持一个原则,履行一个职责,追求一个愿景。树立一个理念是融入地方、服务发展、共享资源、合力创新;坚持一个原则做好事、干成事、不出事;履行一个职责是防汛防旱百日汛、日日供水保生命、专线保障通连云、江水北调三级梯、六河航运靠调度、挡潮排污保惠民、服务四市要留名;追求一个愿景是“十三五”期间追求“八个争第一”,即:文明单位数量争第一,水管单位达标数量争第一,水利风景区数量争第一,水文化园数量争第一,水生态园数量争第一,星级档案室数量争第一,园林单位数量争第一,为干部职工办实事数量争第一。“X”,为年度表。主要表现为两只手,左手为:能力建设、淮百行动、一所一特、形象提升、争先创优。右手为:安全生产、运行调度、项目建设、经营创收、队伍管理。全员参与、两手发力、左右开弓、力到功成。“情+力”工作法促进了“一所一特”理念和“淮百行动”工作思路双轮驱动,在系统内,笔者率先创建“一所一特”理念,即每个管理所都要立足实情,开展特色创建,将资源、资产、资金、福利相互转换,以赢得职工幸福指数的长期提升,凝聚人心,惠及职工。同时建成“双十园”:即每个管理所无公害蔬菜品种不少于十种,无公害果园品种不少于十种。提出了“淮百行动”工作新思路:每年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提炼出十大项100子项看得见做得成的工作,作为全年工作总课程表,予以推进。“情+力”工作法推动单位文明创建花开满园,近年来,先后创成了三家省级文明单位、七家市级文明单位、四家县级文明单位,全处文明单位创建花开满园。“情+力”工作法促进了先进典型的产生,捷报频传,赵登军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徐敏获得省水利厅“在党为党,在岗有为”演讲比赛第一名,获得省级机关工委农水片“在党为党,在岗有为”演讲比赛二等奖;张文珍获得省总工会、省水利厅、省人社厅联合主办的全省水利系统闸门运行工技能竞赛一等奖。

“情+力”工作法也赢得了社会好评,先后获得了省水利厅厅长李亚平、淮安市市长曲福田、淮安市市长惠建林、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严以新、水利部副部长、国家防总秘书长刘宁的点赞和肯定,迎来了中直党校学员、水利厅党组全体班子成员和机关所有处室领导莅临指导,也迎来了全省水利系统和全国水利同行们的学习指导,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近年来,我们依靠“情+力”工作法解决了很多单位的发展困难,促进了全处各项工作的开展,依靠“情+力”工作法把“三心二意”的几百名职工拧成一股绳,把职工由“七个和尚八个腔”的一盘散沙整成了一盘好棋,党委、党支部、党员三方已成一线,发挥了很好的模范示范作用。现如今,100项工作,300人同心,365天无私忠诚的奋进和风清气正、勤劳奉献已在我处蔚然成风,全处上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正豪迈地走在建设“受人尊敬、令人向往”的淮沭幸福之家征途上。

创新是新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永无止境,“情+力”工作法来自于水利人,但决不局限于水利人,来自于水利行业,但也不局限于水利行业,它既是全国首创,它也是通用品牌,它给我们工作带来了推动力,我们将不断丰富和提升内涵,以期发挥出更好的品牌效应,让情力之花绽放出更多更美的光彩。

(作者系江苏省淮沭新河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水利厅水利职工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向水而生
省委对他做出免职决定后,这个厅长还突击提拔干部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职工摄影(2)
广东省水利厅原巡视员彭泽英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切实保护水利遗产法律须先行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