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2016-12-22 18:41周寒之沈雁雲
科学与财富 2016年18期
关键词:河流因素发展

周寒之+沈雁雲

摘要:城市的区位条件有很多,大体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的因素对城市的形成及其发展的作用在减弱,而有的因素却在进一步加强;有的城市形成是一种因素所主导的结果,而有的城市则是多用因素共同作用发展起来的。本文将浅析中国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宏观把握中国城市形成的各种因素。

关键字:城市 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1 自然因素

1.1地形

地形有平原,山区和高原之分。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便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中国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大部分就分布在平原众多的第三级阶梯,如长三角城市群均在沿海平原地区,武汉在江汉平原,长春、沈阳在东北平原,而华北平原的城市就更加的多了。但在山区,由于受到地形限制,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山西汾河谷地的太原,陕西渭河谷地有西安、咸阳等城市。而在高原地区,特别是在青藏高原,那里海拔高、地形崎岖、空气稀薄、生物量少、环境恶劣,独特的高寒气候极不利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仅有的两个较大的城市拉萨和西宁选择了在河谷地区发展,而人口却没有达到百万。虽然也发展成为大城市,但与平原地区的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地形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平原是城市安家的最优选择。

1.2气候

在中国,东北太冷,青藏地区高寒,西北内陆干旱又有大风沙,要顺应气候,城市应在哪里?很明显,是在中低纬度的平原或沿海地区。那里气候条件优越,有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温度,在我国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中,只有兰州、包头等几个城市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西部的青藏高原区,冰川、荒漠、戈壁滩和沼泽遍布,西北干旱区则降水极少,沙漠广布,这些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或城市密度、规模小。好的气候,不但人们愿意居住,也更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扩大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使地区经济增长,城市自然就兴起了。

1.3 河流

气候和地形对城市地域分布的影响较大,而河流对城址的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中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越密集。

河流具有供水功能,如古代的西安,素有八水绕长安之称,河流众多,可解决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同时,河流又具有运输功能,如京杭大运河旁的扬州等城市均因交通运输方便而得到发展。而河流的不同位置也能使城市受益,如位于河流水运起点的江西赣州,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货物多在此转运,促进城市的形成;位于两条河流汇合处的宜宾、重庆、武汉等城市,它们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汇合出,有大量的人流、物流集聚中转;还有位于河口处的上海、广州等城市,不仅能发展为货运码头,而且集河港和海港于一身,发展更快。同时,河流在城市的发展中还具有防卫功能,如中国古代的护城河,武汉、南京引以为托的长江天堑。都因有河流的天然保护而长足发展。

地形、气候和河流是城市形成的基本因素,地形平坦,气候优越,河流众多的地区往往形成城市,像西安、开封、成都等自古就是大城市,并一直发展至今;而区位条件不怎么好的地区,要么,城市像楼兰古城那样被风沙掩埋中途衰亡,要么难以形成城市,默默无闻。所以说,好的自然条件可以让城市发展赢在起跑线上。

2 社会经济因素

2.1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促使城市形成发展最直接的因素,自然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劳动力和企业工厂,带动了社会各行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它可以使不毛之地迅速崛起一座城,也能让经济本不发达的地区一夜辉煌!如因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等;因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等;因煤炭工业发展的城市:大同、鹤岗等。在这个快速发展而又自然紧缺的时代,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就成了整个社会的抢手货,有大把的资金、大量的人员流入,加上政策的倾斜,那么,获益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城市了。

2.2 交通

交通是城市对外交流与联系的命脉,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城市多,发展快,各城市间相互联系强。而交通闭塞的地区,缺少交流与经济往来,很难发展为城市。故沿河、沿道路线、沿海地区多有城市形成。

在古代,南方城市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则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在现代城市中,在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铁路枢纽兴起城市如石家庄、郑州等,株洲有京广、浙赣、湘黔三线通过,被誉为是个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形成初期,仅在湘江岸边平原、交通便利的地区分散布局,规模小,亦不能称之为城镇。后来随着京广线在该地域穿过,使城镇沿京广线分布,但规模较小且分散,特别是1949年前更是如此,后随着湘黔线、浙赣线的兴建,株洲市成为铁路枢纽,带动了株洲城市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可以看出:株洲市是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开通后而形成的城市,故称“火车拉来的城市”。

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也有影响: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而后来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交通便利,就有人员和货物集散,有最新的科技和快捷的消息,这就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优势了。

2.3 政治与军事

在中国,政治中心易形成大城市。如古代的京城——北京,杭州,南京等。在现代,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省级行政中心占了近60%,在国外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就不是这样,其行政中心不一定是第一大城市,也许这就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吧。

军事重镇也能发展为城市,中国著名的因军事而出名的城市有嘉峪关,山海关等。而因宗教中心而成为城市非拉萨莫属了。

在政治,军事和宗教的影响下而发展为城市,具有一定的历史沿袭的性质,像南京是六朝古都,北京有五百多年的京城史,而拉萨则一直的藏民心中的圣地。

2.4 科技与旅游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其中科技、旅游最为突出。因科技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国农业科技城杨凌,积聚了中国农业的高端科技。同时,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品味提升了,精神需求增加了,旅游业兴起了。风景美,谁都想去,这样的城市不发展也难,因此兴起了旅游城市如张家界、黄山市等。

2.5 国家政策

边境贸易对二连浩特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其位于中蒙交界处,两国的贸易物资在此聚散,人员货物在此交流,其因边贸进行而不断发展。另外,中国的改革开放则证明了国家政策对城市形成的极大催生作用。当初国家设立深圳,汕头,厦门,珠海四个经济特区,使这四个地区得到巨大飞跃,特别是深圳,直接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可见,国家政策对城市的成长有多大的力量!

3 结 语

社会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中国的城市走的是自己独特的路线和模式。当今,研究中国城市的形成因素,对于中国城市职能机制的改善、发展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城市与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对于未来中国与世界城市发展之路的探索,都有特殊的意义和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河流因素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解石三大因素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当河流遇见海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