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采购环节的隐秘利益链

2016-12-23 08:17杨宇勃发自安徽亳州
清风 2016年10期
关键词:袁某亳州药店

文/图_本刊记者 杨宇勃(发自安徽亳州)

药品采购环节的隐秘利益链

文/图_本刊记者 杨宇勃(发自安徽亳州)

近年来,发生在药品采购领域的医疗腐败案件层出不穷,对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争论也从未平息,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要求国家考虑取消现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呼声。在本刊记者采访期间,一些从事药品销售的卖家坦言,当前以省区市为单位的招标采购是药品价格虚高的主要根源,不少医院“越招标,药价越高”,有些药价甚至飙升十多倍。

从目前国内发生在医疗器械采购领域的腐败问题来看,集中招标不但不能避免药品、器械高价,这种药品采购模式反而成为医疗腐败滋生的温床。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当地好几家公立医院的院长因为医疗腐败被调查,“好几家医院现在还没有院长,院长都被抓了。”

药品采购腐败案件频发

向医生行贿,让其优先开具自己代理的药品的处方,成为不少药品代理采取的重要手段。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在当地查办的涉及医疗系统贪污腐败的案子中,仅2014年就有12件,涉案13人,其中有医院院长、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医院基建办副主任、部分医院科室以及医疗器械采购公司业务员,等等。据本刊记者了解,这12起案件分别涉及医院工程建设、医药器械购销、费用收支,其中,医药器械购销领域的腐败就高达6起,占全年查处医疗系统涉腐案件数量的50%,其中,某县医院院长在医药购销案中涉案金额竟高达千万元以上。

“涉及的面比较广,比如骨科,换一块医用钢板,国产和进口的价格差别很大,而在手术期间,使用哪款材质就有门道了,一些医药器械供货商就会大肆行贿。我们这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以及几个医院的院长都被拿下了。”一位办案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几起案情的突破都是先从供货商开始的,然后顺藤摸瓜。

记者发现,2016年8月下旬,安庆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安徽省卫计委应急办主任罗要武(正处级)决定逮捕。而据悉,2016年以来,安徽省卫生系统颇不平静。从1月至3月,安徽卫生系统已有至少11人被查,其中10人在3月份先后被立案侦查。多名公立医院院长及医保、医药系统官员涉贿。

2014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医疗卫生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08件123人,其中院长16人、副院长6人,个别地市甚至出现绝大部分二甲以上公立医院都有相关人员被查处的“塌方式”腐败。其中,医院院长贪腐亦主要发生在药品采购、医疗器械采购、基建工程三个环节。

“在一些地方,要想把药送到医院里面,肯定得和领导搞好关系。”一位熟悉药品采购的内部人士袁某告诉本刊记者,医药公司的代理们通过行贿将药品送到医院内部,在医院供应一段时间后,会人为地断货,然后将这些人为断货的药物分送到医院附近的药店销售,他们给药店一般提成20%左右,有的代理甚至选定一家药店独家销售。然后,他们通过行贿医院科室大夫,令其多开在医院已经断货且在医院附近某家药店或者某几家药店能买到的药品。“患者拿到处方肯定能在医院附近的药店买到,有的大夫甚至会直接告诉患者这种药在哪家药店能够买到,其实这里面就存在利益输送。”

袁某坦言,“国家规定,购买处方药时,必须要有相关资质的医生出具的处方,否则不能购买。这样一来,向医生行贿,让其优先开具自己代理的药品的处方,成为不少药品代理采取的重要手段。”采访期间,一位患者来到袁某的药店买药,结果袁某的药店没有这种药物,“这种药品就是我说的被医院附近药店垄断了的药品,其他药店里是没有卖的。”

招投标采购操作空间大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有关药品、器械招标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拿“回扣”几乎成了医疗行业的“潜规则”。

“如今,药品招标采购在全国医院都很普遍,但是不少药品越招标,其药价越高,为什么临床药品昂贵?就是因为其中有提成,其实药品的成本在药品价格中所占的比重不高。”袁某表示,要把药品送到医院是要通过招标的,这样一来,各地的药品代理就需要攻克医院的药品采购部门这一关。

国家规定,药品生产企业不能直接将药品供给终端市场,所以要通过中间环节(药品批发企业)销售药品。有的厂家为了便于管理,会在各地设置一级代理和二级分销,等等,这样厂家就只需要向一级代理供货,二级分销商从一级代理处拿货,由药品代理负责某个区域的药品销售。据悉,代理中最高级的一般是大区经理,大区经理下面是地区经理,地区经理下面就是和医生直接打交道的业务经理,大区经理主要负责招标,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医院,地区经理和业务经理则是负责维系与医院、医生的关系,“想尽办法让他们开自己的药。”

2015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纳入国家统一方案体系,作为被国家定调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份历经多部门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的“高规格”文件,寄希望于“规范药品流通秩序”,从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

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药品、器械招标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拿“回扣”几乎成了医疗行业的“潜规则”。据知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近几年来,招投标过程中,要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医院方通常会组织参观、考察部门供货单位,有的供货单位会通过贿赂等手段与医院相关领导达成购销意愿,然后通过医院相关领导安排,医院根据内定产品设置技术参数,交由招标代理机构量身定做标书,一些供货方甚至和医院串通,采用围标、串标等方式以提高中标的可能性。

“即使中了标,后期的公关费用仍然不能少,从医院分管院长一直到临床医生,都要打点,否则医院可能很快就不进中标的低价药。”对此,一位从事药品经销的人士无奈地告诉记者,曾任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的徐康康,因手握各种药品进入医院的预审大权,加上他又兼任医院药事委员会副主任,所以对医院采购药品具有相当的话语权,成了医药代理公关的重点,此后,徐康康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

医药生产存在漏洞

“查也是抽查,而且是一部分,质量问题最多的是性药以及减肥药,如果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很多都是假的。”

“医疗器械比药材更乱,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很难甄别,不过现在相对以前要正规多了。”袁某告诉本刊记者,一些医用卫生材料有没有消毒很少有人去查,“查也是抽查,而且是一部分,质量问题最多的是性药以及减肥药,如果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很多都是假的。”

安徽亳州是我国著名的“药都”,作为华佗故乡的亳州以中药材的购销闻名全国,这里的中药材年交易额可达220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其中,中药材饮片年生产能力35万~40万吨,约占全国的30%。

采访期间,本刊记者来到亳州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了解情况,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亳州以及周边城市大多数农民都在种植中药材,“这些年亳州的药材十分正规,而且品质相当不错,政府对这块的管理很严格。”但本刊记者发现,在药品采购方面,亳州依然有部分官员被调查处分,安徽省委第二巡视组向亳州市反馈巡视情况时也提到“药品监督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

距离亳州一个多小时车程的阜阳市太和县以销售西药闻名全国,其与国内4000多个医药厂家有业务来往,是在全国规模较大的医药交易市场,销售范围覆盖全国,已经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医药购销规模。本刊记者来到太和最大药品销售市场采访,沿着马路两边分别有五家药品展区。据悉,太和的药材市场已有一二十年经营历史。

“你需要什么药可以告诉我,我找生产企业帮你生产,同一种药品,产地大不一样。比如青霉素,如果你要便宜点的,那就可以找我们当地产。”杨某是太和县当地生产药品的个体老板,本刊记者以从外省来到太和采购药材的药商身份与其攀谈。当询问质量怎么样时,对方表示:“只要价格足,质量肯定没问题;如果价格太低,那肯定就……你无论要什么药,我都能帮你配齐,你要什么规格的,我也可以帮你重新包装,质量肯定没问题,这里面水比较深,你到了药材市场后只看不说就行。”

“我们家主要做合剂,但是我们和不同的药品生产商都有联系,几乎所有药都可以搞到手。”杨某表示,同一种药品产地不同,价格就不一样,他可以帮忙联系采购药品,“至于药效我就不清楚,但是肯定是经过国家批准生产的,因为目前假药还是比较多的,主要集中在保健品领域。”当记者询问怎么能将药品送进医院时,杨某说:“花钱买通大夫,或者给些提成。”

猜你喜欢
袁某亳州药店
基于区块链的亳州中药共享物流研究——以白芍共享物流为例
在药店购买药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谣言必须要制止
药店里与大表哥偶遇
法国:就医难,买药易
男子为救母监守自盗,自首获缓刑
砸在手里的“活动经费”
一男子因抢生意大打出手后被判刑
In a Pharmacy(在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