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总支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2016-12-23 03:39温玲子许新国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8期
关键词:团总支团干部新建

温玲子,许新国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总支工作机制创新研究

温玲子1,许新国2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2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本文在充分调研四川民族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等8所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团总支工作,总结出少数民族特色突出、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等特征,强调在新形势下,基层团干部工作的新要求,最后提出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总支在学生活动、网络利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创新机制。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总支;工作创新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本科院校,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升格,成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2016年4月15日,李克强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培养更多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优秀人才”。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创新成为高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总支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总支特征分析

1、少数民族特色突出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基层团总支的民族特色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层团总支工作对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高。民族院校学生从民族结构来分析,少数民族人数相对较多,比例结构较高,民族数量较多,构成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现象[1]。(2)基层团总支工作团队:少数民族教师比例高。新建民族本科院校要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少数民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民族融合。基层团总支的工作要服务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基层团总支的很多工作人员自身就是少数民族,另外在学生干部团队中,少数民族学生干部起到了重要作用。

2、学生社团形式多样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往往都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如: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就设置有满族专业,四川民族大学就有很多的藏族学生,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开设有蒙古语言文学系等,不同的民族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直接影响着基层团总支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对象以及开展工作的方式。因此,具有民族特色的学生社团纷纷成立,以满族广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四川民族大学有“唐卡社团”、“民族文化交流协会”、“普通话协会”;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将学生社团细分为科技类、人文类、体育类、艺术类,成立了特色的“泰语社”、“越语社”等。

3、工作侧重略有不同

虽然高校的团系统的组织框架是基本相同的,但在对部门设置及工作内容的深入对比后发现,各院校的基层团总支的工作侧重略有不同。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学院作为新进本科院校,学院团委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工作,在学院团委设置了“网络工作室”,分别成立“新闻部”、“美工部”、“技术部”、“秘书部”、“组织部”协调配合完成网络宣传工作;初等教育学院团总支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学生会设有“就业指导部”。在湖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设有“素质拓展部”,有针对性的开展“创业大赛”等工作。

二、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干部工作的新要求

1、坚持原则,成为良师益友

基层团干部在与“95后”学生时,要以人为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别是在“评优评先”等方面一定要公开透明,在原则问题上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把握共性中的个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基层团干部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包容学生,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心声,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但作为团干部一定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优秀的团干部在保持与学生的亲密关系的同时要树立威信,使学生尊敬,受学生爱戴,成为良师益友。基层团干部与“95后”大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应相互配合,教学互长,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2、转变思想,拓宽沟通渠道

对于学生的管理,应从简单的说教向主动参与为主的形式转变,基层团干部应转变思想,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利用课余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等多种手段和形式,积极的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环境,促进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感染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随着网络与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电子产品功能的强大,学生在线的时间与方式迅速增长,利用信息工具,创建网络平台,加强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必然选择。[2-3]在网络中,“95后”学生毫不顾忌的表达着对事情的看法、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对校园的评价,团干部应利用QQ、飞信、微博等方式与学生平等对话,使老师了解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平静的理解老师,配合老师,形成一种和谐的网络氛围。

3、关注心理,提升人格魅力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学校,家人的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耐挫能力,促进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95后”大学生往往在注重自我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他们似乎没有朋友,没有一个合适的倾诉对象,使心理问题堆积,久之则产生严重问题,甚至走向极端。这要求基层团干部,主动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积极引导,帮助和解决问题[4]。基层团干部应微笑的面对每位同学,热心的帮助学生,关注学生变化,培养和展现自身的才艺与高尚的人格,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三、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总支工作机制创新

1、创新学生活动,正确引导学生

基层团总支在自觉接受党和共青团的领导,通过学生组织,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面对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广大学生,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基础上,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组织更加贴近学生,展现学生民族风采,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繁荣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服务,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完成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2、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民族学生

新建民族本科院校的基层团总支工作具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在学校迅速发展建设时期,存在着“团总支提供服务与广大团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学生活动的广泛性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高校团总支要转变工作理念,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服务载体的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更好的服务广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深入民族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尊重民族习俗,开展促进民族融合的活动,体现团总支工作职能。

图1 高校学生管理平台构建框架图

3、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创业平台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在新建民族本科院校中,很多高校十分重视,如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专门成立了创建办,负责创业园区的筹建,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创业项目。然而在目前的很多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创新创业的要求,学校搭建的平台也未能主推创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探索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整合学校、政府、企业、行业等机构资源,为学生搭建平台,促进创新创业。

4、创新通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

在4G移动时代,高校应正视“拇指一族”的学生管理工作。目前,高校的网络平台建设中基本上都是以自身的管理行政部门来划分,通讯方式落后,缺少学生管理平台。基层团总支应积极组织协调各个部门,各级管理队伍,充分利用网络,搭建“高校学生管理基础平台”(见图1)。实现信息发布、教育宣传、道德建设等功能。通过“高校学生管理公共平台”,整合各种现代的交流软件,保持高校学生管理平台的高效性,动态性,保持其生命力,体现了其真正的存在。

[1]贾九平,郭郁烈,闫伯汉.民族院校各民族学生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对西北民族大学本科学生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 (2)∶37-42.

[2]李婷婷.“80后”青年辅导员面对“95后”学生的角色定位[J].教育理论研究,2010∶253-254.

[3]肖毅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应具备的素质[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4)∶23-24.

[4]王帆.浅谈“80后”如何胜任“95后”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师资,2011∶14-18.

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民委课题《新建民族本科院校基层团总支建设创新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号:14HSS001。

温玲子(1983-),河北承德人,讲师,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团总支团干部新建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刍议地方应用型院校团总支、学生会工作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2016年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
百名专业团干成才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