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6-12-23 07:39陈洁洁
系统医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类风湿康复训练关节炎

陈洁洁

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合肥 230001

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陈洁洁

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安徽合肥 230001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2015年7月,以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干预组各入选RA患者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12个月后生活质量,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 12个月后,干预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总体评分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干预组再住院率2.0%、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22.0%、12.0%,康复训练依从率86.0%高于对照组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RA患者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生存质量;护理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关节病,我国整体发病率约为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RA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是一种进行性慢性疾病,患者以功能障碍、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瘫痪,被称为不死的癌症[2]。RA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与其他慢性疾病一样,良好的自我管理是预防疾病急性发作、进展的重要方法[3]。该次研究试以2013年2月—2015年7月,以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护理干预对RA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建立RA护理干预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2月—2015年7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RA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纳入标准:①该地社区居民;②以RA为主症,未合并其它严重的风湿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③未合并其它严重骨病、关节病,如骨折;④有一定的运动能力,不完全依赖他人照料;⑤认知、精神正常;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姑息治疗,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重大疾病;②依从性差;③独居,无家属支持,无联系方法,无法获得随访。退出标准:①未获得随访;②出现严重的负性事件,如亲友去世、新诊断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车祸。共入选对象100例,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34~74岁、平均(62.5±4.6)岁。病程4个月~7.1年、平均(4.2±1.5)年。症状体征:晨僵35例、阵发性疼痛34例、皮下结节11例、下关节功能障碍34例、关节畸形形成29例。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25例、局部C蛋白水平上升22例,主要关节放射学改变2例。均采用传统抗风湿西药治疗,其中配合中医针灸治疗16例、推拿17例、中药口服27例、中药外敷35例。受教育年限(5.4±1.5)d。居住情况:与配偶20例、核心家庭15例、大家庭15例。有宗教信仰12例。经济压力:非常大18例、一般20例、轻12例。家属支持:完全支持25例、一般21例、不支持4例。干预组,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34~73岁、平均(62.6±4.2)岁。病程4个月~7.4年、平均(4.1±1.7)年。症状体征:晨僵35例、阵发性疼痛35例、皮下结节10例、下关节功能障碍35例、关节畸形形成29例。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25例、局部C蛋白水平上升21例,主要关节放射学改变4例。均采用传统抗风湿西药治疗,其中配合中医针灸治疗16例、推拿19例、中药口服30例、中药外敷34例。受教育年限(5.6±1.6)d。居住情况:与配偶22例、核心家庭15例、大家庭13例。有宗教信仰13例。经济压力:非常大20例、一般19例、轻11例。家属支持:完全支持26例、一般20例、不支持4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受教育年限、治疗方法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以治疗护理为主,指导患者口服用药,以小剂量应用甲氨蝶呤(国药准宇H3102 0644),口服,1次/周,10 mg/次,并逐渐减量至3 mg/次, 1个疗程安全量50~100 mg(20~40片),视疗效选择疗程,一般6~8周,最长不超过12周。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每日至少1次20 min左右的全身有氧训练,以小跑为主。进行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要求患者禁烟酒、辛辣厚味、腌渍食物。识别发病诱因,防寒保暖。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康复训练干预:①问题,调查患者既往康复训练情况,结果发现患者对康复训练缺乏足够的重视、无正确的康复指导、功能障碍、家属支持、疼痛、认为不安全是康复训练未落实的主要原因;②通过认知-行为教育,帮助患者认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手把手配合教授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有氧运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本体感觉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若条件合适还可配合中医传统拔罐、推拿、药浴、气功训练[4]。

(2)饮食护理:①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生冷、腌渍食物、牛羊肉、奶蛋可诱发炎症食物;②多食可改善免疫、抗炎食物,如植物油、鱼油、橄榄油、富含维生素C与维生素A食物,多食水果蔬菜;③制定饮食计划,合理搭配;④引入中医等易被患者接受的饮食护理理念[5]。

(3)心理干预:住院期间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量表评价患者心理状态,据性格特征、文化水平、社会背景等采取个体化的心理护理,采用焦点问题解决方法等专业的心理支持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每周2~3次[6]。

(4)社会支持:①将患者家属纳入干预范畴,要求家属做好疾病管理辅助工作,能够做好监督、指导康复训练,配合饮食管理,详细阐述家属辅助的重要性,康复有助于减轻照料负担,是有益的,帮助家属解决心理问题,使子女等照料者避免产生埋怨、嫌弃心理;②尽可能帮助争取志愿者、社会医疗服务;③进行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后3个月,提供每周1次电话督导,若有条件,留下微信,进行随时沟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通过视频指导患者解决运动康复中遇到的的操作问题。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入院时、12个月后,以WOHQOL-100量表评价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统计不良事件,评价康复训练依从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统计,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两组均未见退出例,12个月,干预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总体评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事件与康复训练依从性

干预组再住院率、卧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12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12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干预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独立性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总体干预组(n=50)对照组(n=50)干预后12个月后干预后12个月后12.3±3.1(14.6±3.1)* 12.7±3.1(13.4±3.1)△10.5±2.3(12.5±3.2)* 10.6±2.1(10.9±2.2)△10.3±3.1(12.5±1.5)* 10.3±3.5(11.0±1.6)△11.3±1.5(12.7±2.8)* 11.0±2.2(11.2±2.2)△9.1±3.6(12.3±2.9)* 9.4±3.1(9.2±2.1)△

表2 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与康复训练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RA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是多方面,疼痛等症状带来躯体不适,疾病影响患者情绪,增加抑郁等心理障碍发生风险,运动障碍、负面情绪又影响社交,影响家庭关系,大量研究证实RA患者生活质量偏低。传统的RA临床护理,注重治疗护理,健康教育质量差,许多患者出院后几乎不开展康复训练,特别是老年患者更推崇静养,该文中对照组康复依从率仅为34.0%,且多为中年人。不同学者对于康复依从性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如王秀丽等[7]调查认为康复依从性为60%,这可能与判断标准差异有关,但实际上康复依从性较差是客观存在的。运动量减少反而导致炎症加重、免疫功能减退,未能控制诱因,导致疾病加重,生活质量减退[8]。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生活质量几乎无改变,生理领域评分从(12.7± 3.1)分上升到(13.4±3.1)分,但改善不显著,抗风湿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躯体不适,活动量减少导致的肌力减退、营养不良与免疫失衡导致的乏力等是躯体不适的主要原因。对于RA生活质量的研究并不少,绝大多数研究认为生活质量取决于疾病管理水平,急性期获得控制出院后未获得有效管理,疾病进行性加重,生活质量甚至有下降风险。

出院后,不能有效的疾病管理,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运动减少、卧床时间延长还可能导致并发症,研究对照组12个月后再住院率高达22.0%、并发症发生率12.0%。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总体评分高于干预前、对照组(P<0.05),提示干预确实有效。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关系密切,生理、心理状态的改善,有助于改善社会关系、独立性评分,形成良性循环。开展护理干预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①注重院内-院外干预相结合,延长干预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护理支持,帮助患者养成疾病管理的习惯[9];②注重构建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特别发挥家属的监督、配合作用;③注重整体功能的改善,不仅注重躯体康复,还应重视心理康复,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④注重细节管理、干预的科学性,如康复训练、心理干预、饮食管理,需要个体化;,同时具有循证基础,不能随意制定,争取取得康复科等其他科室的配合;⑤引入微信等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果[10]。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提高RA患者生活质量,特别关注卧床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提高干预专业化水平;今后有必要基于慢性病管理经验,建立针对RA的护理干预模式,积极引入远程等新理念新方法,整合资源,提高干预的效率,还有助于其它慢性病的管理。

[1] Grainger AJ,Rowbotham EL.Rheumatoid arthritis[J]. 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2013,17(1):69-73.

[2]褚阳,陆亚华.6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J].临床荟萃,2013,28(10):1133-1135.

[3]曾小峰,朱松林,谭爱春,等.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负担和生存质量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3):300-307.

[4]蔡旭,肖剑伟,郭粉莲,等.中医护理对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16,31(5):402-405.

[5]邓美娥,张丹华,谭洁,等.中医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抑郁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6(5):128-130.

[6]廖莲梅,曾永吉.不同医学应对方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研究[J].综合医学,2016,14(12):154-155.

[7]王秀丽,唐玉萍,孙树萍,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功能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进修杂志,2016,31(5): 442-444.

[8]杜文婷,娄小平,郑晓,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9):1244-1248.

[9]邱春媚,李小兰,冯小京.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13-14.

[10]刘月星,宗文红,王伟,等.基于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新型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的SWOT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2(5):63-65.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the Influence of the Quality of Life

CHEN Jie-jie
Department of Rheumatology,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Hefei,Anhui Province,230001 China

Objective To evaluat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heumatoid arthritis(rheumatoid arthritis,RA)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Methods February 2013 to July 2015,to 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 rheumatology patients treated 100 cas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random contro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of 50 cases of RA patients in the selected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ed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quality of life after 12 months,re hospitalization rate,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pliance.Results After 12 months,the intervention group of physiology,psychology,independence,social relations,the overall sco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 hospitalization rate of 2.0 percent,bed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0.0%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2.0%,12.0%,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mpliance 86.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4.0%,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A patients.

Rheumatoid arthritis;Quality of life;Nursing intervention

R473.3

A

2096-1782(2016)12-0137-03

2016-09-15)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12.137

陈洁洁(1987.1-),女,亳州蒙城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风湿科疾病护理。

猜你喜欢
类风湿康复训练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