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施训,提高种业企业科研创新能力
——江苏省重点种业企业科研人员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2016-12-23 08:07陈荣荣王克其贾雯晴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南京市210049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种业江苏省

陈荣荣 陈 巍 王克其 贾雯晴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南京市 210049)

按需施训,提高种业企业科研创新能力
——江苏省重点种业企业科研人员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陈荣荣 陈 巍 王克其 贾雯晴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南京市 210049)

为切实解决江苏省种业企业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种业企业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座谈及问卷调查,对江苏省重点种业企业关于种业培训的频率、时间、形式、费用、内容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依此为推进科研人员培训工作,提出了按需施训、形式多样、梯度发展、整合师资等对策与建议。

种业企业;科研人员;培训;需求;对策

近年来,江苏省农作物种业企业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距离建立育繁推一体化商业化育种体系的要求尚有差距,种业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科技研发基础薄弱和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仍非常突出,其中,人才不足导致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是江苏省种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为切实解决江苏省种业企业科研人员不足的问题,提高种业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亟需为种业企业科研人员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内容,并优化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形式。为此,笔者组织江苏省重点种业企业负责人员及科研人员代表召开了培训需求座谈会,开展了培训需求的调研工作,以期切实提高种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助推种业企业科研事业发展。

1 调研对象及方式

调查对象为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江苏省种业联盟重点种业企业的负责人及科研人员代表,调查通过调研、座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2 江苏省重点种业企业科研人员培训需求情况及分析

2.1 培训必要性

受访的15家种业单位均表示有必要开展种业企业科研人员培训工作,并对国家大力开展种业企业科研人员培训工作表示赞同,可见,种业企业均深感自身发展缺乏科技创新力。同时,种业企业均强烈希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进而提高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

2.2 培训频率

培训频率是关系到培训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表1显示,选择“1个季度1次”与“半年1次”培训频率的人数最多,均为8人,均占42.11%;选择“1年1次”培训频率的为3人,占15.79%;无人选择“1个月1次”。此外,部分企业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在关键农时之前培训,从而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可见,培训频率不宜过高或过低,可为1个季度1次或半年1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农时进行安排。

表1 企业代表认为最适合的培训频率统计

2.3 培训时间

合理的培训时间能使企业科研人员协调好培训与工作的时间冲突。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0人选择最适合的培训时间为“3~5天”,占比为52.63%;选择“1~2天”和“7~10天”的均占21.05%;选择“半个月”的人数仅为1人。可见,“3~5天”被认为是最适合的培训时间。

2.4 培训形式

科学合理的培训形式能够调动企业代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从而推进培训活动的开展。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代表选择“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的人数最多,均为16人,均占84.21%;选择“课堂教授”和“交流探讨”的分别为15人和14人,分别占78.95%和73.68%;选择“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和“声像视听”的分别为5人和6人,分别占31.58%和26.32%;选择“其它”的仅为1人。可见,多数企业重视实践的培训形式,且兼顾理论加实践的培训形式更受青睐。

2.5 培训费用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人数最多,为15人,占78.95%;选择“全部由政府承担”的仅为2人,选择“全部由单位承担”和“由其他部门承担”的各为1人;此外,89%的人表示企业或员工个人愿意承担部分培训费用。可见,企业愿意与政府共同承担培训费用,表现了企业对培训的迫切需求。

2.6 结业证书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需要结业证书”的占68.42%。可见,企业代表希望对种业企业科研人员的培训能够提供相应的结业证书,从而提高培训的影响力,增加企业科研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2.7 培训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2),选择率大于50%的是“育种方法专项知识”等8项内容。同时,从调研问卷统计结果可看出,企业认为最重要的培训内容为“育种方法专项知识”,其次为“种质资源专项知识”和“种子知识产权”。此外,企业同样重视与种业相关的其他知识,如对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工有学习和使用的需求。同时,企业代表提出了其他课程培训内容,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制种技术、病害接种技术、纯度检测方法、发芽质量检测方法、田间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及当前种业形势系统认识等,且企业代表均表示希望培训单位能够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可见,企业不仅需要育种知识的培训,同样希望学到内容丰富多样的其他知识。

3 推进江苏省种业企业科研人员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表2 企业代表认为的最适合的培训内容统计

3.1 按需施训,提高培训实效

对种业企业科研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种业企业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培训目标,优化配置培训资源,合理设置培训课程,积极开发各类特色鲜明、优势凸显和富有成效的培训课程。具体包括育种专业课程(育种方法专项知识、种质资源专项知识、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种业相关技术课程(种子质量检测技术、种子生产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种子生产的有关仪器设备使用技术、种子生产的有关仪器设备使用技术、制种技术、病害接种技术、纯度检测方法、发芽质量检测方法、田间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特色课程(种子生产的后续管理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知识、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知识、种子生产中档案整理专项知识)、管理与法律法规相关课程(种子知识产权、有关种子的法律法规知识、种子市场调研与市场开拓专项知识、国家有关种子生产的政策知识、当前种业形势系统认识培训)四大模块。通过模块课程设计形式分解培训重点,且每一个模块的内容应与培训目标相契合,以提高培训内容的适切性;同时,突出种业企业的主体地位,尊重企业需求差异,将课堂授课及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3.2 形式多样,创新培训方式

种业企业科研人员培训应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立足于传统种业知识,着力于创新知识提高,应在传统中求创新,在实践中求发展,探索行之有效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培训模式和培训载体。在具体培训实践中,可采用受企业欢迎的、理论加实践的培训形式,强化实践体验、现场参观考察、实践反思和问题探究等培训手段,使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同时,建立企业培训实践基地,强化参训人员的实践环节,并从形式到内涵体现参与精神,以充分发挥参训对象的主体作用,并为其成长搭建集学习、实践、展示为一体的参与互动平台,实现充分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使参训对象在实践的过程中吸纳更多信息,构建自身知识结构和认知框架,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3 梯度发展,加强层次培训

针对种业企业自身发展程度,按层次划分培训梯度,不断增强培训的层次性,以实现种业企业的梯度发展。针对小型规模企业,重点开展技术培训及农时专项知识讲座,兼顾开展企业管理知识课程,为其后续发展做好铺垫。对于中等规模企业,重点开展科研骨干培训,抓实践、重研讨,聚焦热点话题进行深度研讨,提高职业成熟度。针对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重点开展培训企业高层及科研骨干的高级研修班,重提炼、促发展,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修炼,使其种业理论素养更为广博。同时,在打造梯队的过程中,将企业目标定位、企业需求和区域种业发展趋势有机结合,挖掘企业科研人员的内在潜能,使之契合企业愿景,从而促进种业企业的长效发展。

3.4 整合师资,创建共享机制

有效利用多方资源,充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资源,开展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优质的师资区域共享机制。组建种业企业培训讲师团,聘请教育理论丰厚的专家为兼职培训师,给予参训人员以最前沿的学术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利用和发挥网络优势,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借助信息化网络平台,开展企业咨询服务工作。

2016-05-24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服务与培训模式创新示范”(编号:BE2014395);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运行体制机制研究(编号:113006B)。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种业江苏省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江苏省交通图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