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思路研究

2016-12-23 09:05邢志勤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岗位旅游专业

邢志勤

(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思路研究

邢志勤

(唐山师范学院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旅游教育作为区域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基础保障,具有强烈的行业特色,而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建设还处于起步或发展阶段。实践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非常关键的一项教学内容,但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需要我们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引导,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旅游人才。

旅游;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1]。我们可以引入国内外旅游管理院校的成功经验,例如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新加坡旅游管理学院等,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运用现代教育模式,例如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特色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论是两年或四年的学位学习,还是短期培训,都会严格按照这一原则安排课程和任课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专业。但我们现在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明显与市场脱节,明显滞后于企业需求。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有必要根据自身专业发展建立一个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真正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让课堂所学理论能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实现产学相结合。

1 旅游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很多院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比较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是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考试仍然局限在闭卷考试,在考试形式上缺乏创新,使学生还停留在填鸭式学习、死记硬背课本内容上面。同时,教师与企业联系不紧密,很难把握现在旅游企业的经营实际和市场情况,这样就很难将市场发展的最新动态传递给学生,造成教学与实际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上,往往缺乏实践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造成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目前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方面只以专业方向确定实践内容,但对实践效果缺乏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实践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实践岗位结构不合理,实习单位过多地考虑本企业的成本与利益,安排学生实习岗位采用固定岗位,学生在实习期间只在一个岗位操作,进行轮岗的机会很少,使学生缺少对其他部门、其他岗位的了解,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实践目的不能得以全面实现,不能对实习单位的整体运作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一些院校实习还实行分散实习,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些学生甚至自己放弃实习,只给学校交一张盖了实习单位公章的实习表,就算完成了实习任务,实践环节形同虚设。

1.2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实践型”师资

师资是旅游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的能力,还必须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熟练的操作能力,以及能够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紧密结合实际创设实践教学环节[2]。目前,各高校旅游专业专任教师有的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有的是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担任旅游专业课程的教学;还有的教师是其他的专业转型,这些教师就被整合去从事旅游专业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只能按照教科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比如没带过团的教师在讲授导游实务,虽然这些教师学历很高,但缺乏专业的实习教学指导能力,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英国、美国、瑞典等欧美国家的旅游管理教育院校对教师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从业教师必须具有相关行业实际工作经验,而且每隔几年,要求教师再回到企业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因此,国外旅游院校的这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3 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

首先,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考核标准。首先,很多院校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教材;而教师也缺乏实践经验,于是有些相关的技能操作就从网上下载视频资料,作为指导学生操作的标准,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明显与市场脱节,不符合旅游企业的需求。对于校内技能操作的考核只是流于形式,完全是按照指导教师自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人为因素非常大。

其次,很多院校缺乏完善的专业实习手册,学生进入到企业实习之前不明确应该熟悉与旅游专业相关的岗位,不知道这些岗位具体做哪些事情,不明确这些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学生到实习单位,实习单位安排什么岗位就去什么岗位,安排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不清楚各个岗位具体的岗位职责,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对于校外实践的考核标准不统一,同时,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缺乏与实习单位之间的紧密联系,很难了解企业对学生的真实评价。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某一内容时,教师提前设置一情境,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及围绕情境确定任务,在明确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自主进行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与同学们协作完成此项任务,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3]。“任务驱动”要求教师需根据所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明确自学内容。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

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可以依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确定各自的任务,例如,讲授“餐饮服务”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与客人,假定一些情景,一些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考察学生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讲授“前厅与客房”课程的实践课程时,可以假设一些情境,比如遇到顾客投诉,酒店人员该如何处理。让学生分组扮演角色,由一组学生扮演大堂经理,另一组学生扮演投诉顾客,在具体实践中对顾客的投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处理。讲授“导游实务”中让学生扮演导游和游客,对游客在旅游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用餐、住宿、购物等进行处理,训练学生的讲解和应变能力。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这种角色互换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让学生真正地去体会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职业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探究思考,使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教师评价及引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能够深入理解。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在进入到企业实习的时候能够更快的适应企业各个岗位的要求。

2.2 培养“实践型”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目标的关键[4]。

图2 教与学良性循环过程图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有效教学应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教师在最终目标的引领下,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在这样的目的下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优化设计。旅游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作为教师应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按照企业要求设定授课方式。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要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应分为两部分,理论性评价及实践性评价,并设定好相应比例,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让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教学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同企业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学校也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丰富自身实践经验,或者参与实践性课题研究,通过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互动起来,做到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去完善理论。

2.3 实习基地建设多元化

2.3.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建立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般应包括:1)基础实验室。比如礼仪形体实训室,用于训练学生站立行走以及旅游专业实际岗位要求的礼仪知识;语音实验室,用于训练学生旅游英语口语,以及模拟接待外国游客训练。2)专业课程实验室。比如导游模拟实验室,配备专业设备,模拟接待游客的操作训练;学生现在沿途讲解普遍比较薄弱,应专门雇用大巴车带领学生进行沿途讲解,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设置景点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对景点进行讲解训练;餐厅服务实验室,训练学生摆台、托盘等实际岗位要求技能;客房服务实验室,训练学生如何整理客房、查房;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所学的流程和服务质量标准,掌握客房用品配备及质量要求,让学生在实操当中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建立的校内专业实训室应符合旅游企业要求,真正能够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此外,教师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与学生的期末成绩及学分挂钩,让学生能够重视校内培训。

2.3.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我们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加强建设校内实训场所的同时,学校还应积极依托企业和社会资源,建立产学研教育模式。高校应积极加强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互赢,使教学基地保持稳定。高校应加大对校外实训企业单位的选择力度,选择星级比较高,社会信誉度高、经营管理规范的旅行社、酒店、景区,通过考察、评估、协商和签订协议的方式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学校定点的实习基地。旅游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同时与企业协商能够让学生进行轮岗,让学生能够熟悉每一个岗位,使实习能够真正取得成效。一方面,学生通过校外实习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能够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可以做自我规划;另一方面,学校应鼓励教师在带学生实习期间可去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与旅游企业进行横向项目合作,旅游企业遇到的问题可变成教师相关的课题,深入研究,帮助企业做一些策划、开发及规划等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此外,校外实习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并且让企业真正参与到考核当中,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评估。

总之,要发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必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与企业合作,探究市场需求,完善实训基地,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构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实践型、创新型的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

[1]毛勇,马云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消费导刊,2008(6):151-153.

[2]汪京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J].嘉应学院学报,2005(1):15-19.

[3]蒋长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J].莆田学院学报,2004(12):39-41.

[4]陈健平,黄安民.浅析旅游专业大学生的旅游职业化:以华侨大学旅游专业大学生问卷调查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49-253.

责任编辑 李燕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Tourism Management

XING Zhiqi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Tangshan Hebei063000,China)

A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tourism education has strong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and the teach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is still in the infancy or development stage in our country.Practice teaching is a key cont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t currently there exist a lot of problems.How to solve them is our urgent task.We need to innovat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tourism talents that sui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ourism;practical teaching;task driven;teaching model

G642

A

1674-5787(2016)05-0126-04

2016-08-23

本文系唐山师范学院2015年度校级教改项目“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应用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项目编号:2015001016)、唐山师范学院2015年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管理胜任力培养与培训研究”(项目编号:JJ2015012)的研究成果。

邢志勤(1979—),女,山西忻州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岗位旅游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旅游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