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贱伤农”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索

2016-12-23 13:37孟庆坤谢媛
商情 2016年43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

孟庆坤谢媛

【摘要】本文从内在和外部原因探究了我国农业生产中“谷贱伤农”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探讨建立合适的农业体系来解决相关问题,同时从期货市场建立的角度探索其对于解决该问题起到的作用,希望为建立完善农业市场提供参考。

【关键词】“谷贱伤农”;农村金融;期货农业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存在着农产品丰收却滞销的现象,不少农产品无奈以几分钱贱卖甚至为减少人力和运输成本直接弃在地里。这种农产品丰收却又滞销导致农民收入减少的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谷贱伤农”现象。该现象展示了农产品市场风险。该现象不但给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对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带来阻力。

现实中,已出台的多项农村金融政策效果不明显,较多金融机构对支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受当前农业生产本身制约。资本具有逐利性,想让金融资本真正进入农业,使国家政策凸显效果,需要找准问题根源,改善农业发展自身,完善外部条件,使农业经济真正地发展起来,使其自身具有吸引力,可以持续地良性发展下去。

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金融的角度,从形成原因、解决办法和现实连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解决“谷贱伤农”问题的方法,希望通过探讨切实可行的方案有效减少该问题,帮助农民增收,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向上发展。

二、“谷贱伤农”现象产生原因的探索

“谷贱伤农”现象发生的原因,笔者认为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农业自身特点

农业受自然气候的影响大,难逃弱质产业的命运。“靠天收”几乎是从古到今的农民难逃的命运。近几年受全球气候变暖,环境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影响,出现了不少地区的气候异常现象,这些突然的气候异常常使农民遭到猝不及防的损失和打击。

(二)我国农民风险意识薄弱

我国农民抗风险意识薄弱。什么畅销种什么,什么赚钱种什么是大多数农民的生产思路,时下的热销被误读为未来的预期。这往往导致农民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农产品扎堆上市,致使农产品价格下跌,更使得“大小年”现象成为农业生产尤其是蔬菜生产的种植常态。

(三)我国农业市场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从全国农产品生产格局角度看,缺乏统筹规划和信息交流导致供求关系改

如,2011年4月份,全国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有“北有寿光,南有嘉鱼”盛名的湖北省嘉鱼县出现2万亩包菜(又名甘蓝)销售困难现象。从其产生背景来看,2011年全国新增蔬菜面积达15%以上,新疆、东北三省都扩大包菜种植面积,特别是当期四川大量包菜扎堆上市,打破了以往供求格局,致使价格降至冰点。

这就是全国信息不对称,缺乏之前的合理规划导致的全国生产扎堆导致“谷贱伤农”现象。

2.农业产业链不健全

我国农业产业链短,农业集群发展慢,农业深加工能力弱,对集中上市农产品的适应消化能力差,导致了丰产滞销的事件多次出现。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仅1.39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7%,这就决定了我国农产品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小规模、高度分散的小农性质,抗风险能力弱。据统计,我国蔬菜水果及其它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运等物流环节中损失率达30%,每年有总价值为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变质或烂掉这也反映了农村和城市产品流通环节的弱小或缺失。

3.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物流、销售体系分散化,抗风险性差

目前我国现行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农产品销售市场,现行的流通体系中间环节太多,中间流通成本太大,市场也不够规范。

高度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难以通过有效的农产品结构调整和产量控制来影响农产品价格,致使其在各方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议价能力严重不足。因此,尽管农产品生产投人多、周期长、风险大,但所获利润相对较少。数据显示,近年来多数农产品净收益下降,其中稻谷每亩平均净收益降幅达22.12%,小麦降幅14.59%,玉米降幅22.81%。

(四)从外部支持角度进行分析

1.政府相关政策的不健全

首先,高额的交通运输成本,如较高的道路收费和上涨的油价都严重制约了农民或批发商销售农产品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在信息引导上滞后,如上述全国范围内信息不对称导致出现全国几个地区同时大规模增加对某种农产品种植的现象。另外,对农业本身的发展研究不够,投人不足,缺乏“大农业”生产的氛围和措施。政府帮助多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解决农民问题。

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缺陷问题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缺陷,一方面影响了农民公平获得土地财产性收益的权利和农户住宅等财产的抵押变现能力,削弱了农民的信用基础。另一方面,限制了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用地,进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金融支持的不足

主要因为农民抗风险能力不足,收入具有不确定性,造成还款风险。放贷机构缺乏对农产品供销信息的了解,风险分担机制缺失等多方面原因促使金融机构离开甚至推出农产品市场。

三、解决方案的探讨

笔者思考希望建立起一个从生产—供应—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统一农业体系。具体措施做法如下。

(一)从生产源头,加强国家的扶持帮助力度

1.建立全国统一的农用地种植信息系统,全国土地合理划区

由中央和地方组织农业、地质和气候等专家的专家小组对全国范围内的地形地貌进行勘探,详细了解各个地方的地质、地貌和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作物类别,农业使用面积,包括确定的面积,以及可以继续开发的面积(确定几年后可以使用),小范围的可供商讨的机动面积。

建立全国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库。对全国农用地土详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面积等配以类似谷歌地图的模拟现场形式进行详尽阐释。并且录入种植规划信息。

进行信息公开,开展历时1个月的公开意见征集及民公讨论,广泛争取全国各界,从专家学者到农民市民各个方面的声音和建议,进行系统修改和完善。并且在一直的不断建设时间,依然以开放的形式接受来自各方的意见及建议。

由信息系统建立之后,由国家根据土地情况进行合理划区。

2.人员方面,组织集合农民

将原来的分散耕作的中小农户分散化经营进行集中和归类,对农民设立统一的编制系统。并分配至各相应区划。对农民实行统一培训,特别注意对新生代农民农产品生产技能、新型农业生产工具使用和现代化知识的培养。考虑到农民年老人口、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存问题。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吸引部分农民工返乡务农,这其中就可以包括完整的新生代农民系统完善的培养计划和后续发展计划。

国家资助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力度,修建可以供农民子女上学的学校,以较高薪酬聘请教职人员,鼓励高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走访支教,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进行农民社区建设,便于农民的交流、生活水平的提高。

3.划区后进行公开招募承包。个人、企业、政府都可以参与招标承包

但是承包方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均在国家优厚政策支持下完成):①必须引入现代化生产工具并投入使用。②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和编制使用分配至各地的农民,并且灵活根据农民工自身情况,对其安排合适的岗位。

通过这种区域化集合生产的方式改变农户分散化生产、生产方式落后、抗风险能力弱,投入大量人力难以得到相应产出的情况,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生产。

4.加大农产品生产的科研力度

投入资本、人力,组织专家学者并且建立高校就近的互帮互助小组,由区域内或近的农业方面高校,设立合理的农产品实验基地,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增强农产品抗性,拒绝不良转基因农作物的出现。并且加强我国粮食作物的生产水平,改变依赖国外进口的不利状况。加强科技强国。农业强国战略。

另外,可以通过引入高校的金融学科力量、管理营销等各方面的学科力量,对该系统方案献计献策,同时参与到整个运作中。一方面让农业发展可以吸收先进水平技术文化的果实,一方面可以使高校走入农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更好地运用理论为实践服务。用实践也引导理论研究的方向。加强农业科技力量。

(二)供应环节,订单生产加灵活处理,风险共担机制

建立全国农产品统一交易系统,由全国各大农产品需求商进行报价和拟预订处理,结合往年农产品需求数据和全国各中小需求商的需求报价信息确定农产品的生产范围及区间。

经过两年鼓励式的尝试性运营后,在第三年采取不论需求商大小,均采用平等的报价订单式处理。根据需求定生产。并且组成相关专家组,对于生产范围进行合理界定。这其中需要数据、经验和各方面专业知识的支撑。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提供国家补贴,引入第三方保护机制,如果出现自然灾害导致减产等现象,根据情节严重情况则由供需商,保险公司,国家提供一部分资助共同承担风险。

(三)销售环节,市场化定价机制,合理进行利润分配

1.农产品价格确定

市场定价法。各区域供应商在全国统一交易平台进行面向全国的报价,其中可以有供应商和需求商进行的协商定价过程。

需求商可以结合产品价格、质量、地域、自身因素等各方面总结情况选择相应的供应商进行购买。并且有双方的相互信用各方面评价信息,以供以后其他供需商使用。

2.利润分配

要求供应商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分配给参与生产的农民。每年按比例进行利润留存,并且同时在国家的资助下改善农民福利,进行农用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

(四)需要注意的方面

1.区域划分时要严格抵制垄断。尽量在规模经营和分散化间寻求合适点。由国家和各供需商进行相互监督,坚决抵制任何企图控制价格的行为。严格按照市场化定价的方式进行农产品定价。

2.对于网络安全的支持必须到位,实现信息透明化,不允许出现虚假信息等情况。

四、现实情况的探讨

在我国现在建立起了很多农产品的现货交易所,类似于前文提到的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包括渤海交易所、黄河大宗商品交易所,专门进行农畜产品生产交易的武汉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等区域性的农畜产品交易所,其建立初衷也是为了规范农产品交易市场,使得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生产。

这说明,现实中,已经采取了一些类似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其中,与前几年曾经风行一时而现今走入低谷的“订单农业”相比较,“期货农业”正以其风险性低、价格提前发现、农民增收效益显著等优势特点而被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广大农户所接受。其中一些具体做法也与前文所提集合收售方式相似。

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农业具有重要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帮助农民知道农产品真正的价格,增加农民讨价还价的筹码,并且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买卖时点。期货价格还对未来价格起到了一定的预测作用,农民可以据此调整自己的种植策略。套期保值功能帮助农民对冲价格大幅变动风险。

我国期货市场已经上市的农产品占上市期货品种数量的近一半,覆盖了粮棉油等农产品系列。产品种类较为丰富,仍可以进一步进行品种的完善。

不过对在农民中的普及性而言,农产品期货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推广得比较好的省市主要是有两个交易所的东北地区和河南省,及经济较为发达,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江浙地区。期货市场的建立对于我国农业发展,保护农民权益,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笔者将继续述文对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进行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1]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143

[2]高雄伟,and 董银果.农民增收的现实困惑与出路[J].陕西农业科学,2006:102105

[3]李刚.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西北大学,2006

[4]刘庆富,张金清.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6:1118

[5]李伟伟,任晓娜.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分析及建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3842

[6]李旭超,邹智.我国棉花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实证研究[J].时代金融,2011

[7]金融服务应对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策略思考.水峻(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2012

作者简介:

孟庆坤(1983-),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

谢媛(1990-),女,湖北十堰人,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
区块链技术助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如何精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
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供给侧改革视野下农村金融供给的优化路径研究
浅析金融制约“三农”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吉林的国家任务
农村金融大变身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度量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