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2016-12-23 19:22朱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9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

朱渊

摘 要 本文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检视英语课堂话语模式,分析了课堂话语模糊与缺失的制度、惯习以及知识三重情结,以期将课堂教学活动从情结操控下的机械化活动中解放出来,建构有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制度情节 惯习情节 知识情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情结常用于表示对某种情感或信念的执着和坚守,不易摆脱,并无贬义。如果坚守的是正确的信念,按照正确信念做事,多有好结果。如果坚守的是消极的信念而不自知,按照消极信念做事,往往事与愿违。在长期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与实践中,课堂话语仍以传递“客观知识”为中心,这直接导致师生对话不对称,课堂话语呈现封闭、静止状态;更不知不觉陷入了总想避免又无力回避的“内容空泛”与“对话主义乌托邦”的情结。笔者依据现行高职英语教学课堂话语模式背后内因机理分析,大致总结为三种情结:制度情结、惯习情结以及知识情结。

1制度情结

从社会权力分配角度看,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教师受到社会的委托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在教师个体与抽象的社会整体之间的中介是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往往是社会、国家和学校的代言人,承担着传承社会文化、转达国家意志和参与学校管理的任务。教师的话语代表着理性话语(专家学者对文化教育的解释和说明)和权威话语(社会权力机构对教育的规定和要求)。传统上,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结构系统中处于不同的阶层。教师被赋予管理、指导、监督学生的权力,而学生则相应地被管理、被指导、被监督,处于层级结构的下层。话语权正是人的社会地位在话语符号系统中的折射和反映。学生的课堂话语权本应是学生作为“人”所固有的权利。可是由于“官本位”的影响,产生了学校服从政府、老师服从学校、学生服从老师的怪圈。学生处于教育链中的最末一节,学生的地位也就无从保障,使学生话语权力缺乏生长发育的土壤,学生的话语权也就遭到剥削而缺失。

2惯习情结

“惯习”是布尔迪厄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这种课堂“惯习”的产生从他们接受教育时便开始得到培养。当此种惯习完全融入到传统课堂中,他们就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即“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教师几乎拥有了所有的话语权,至少是话语主动权, 学生话语权缺失现象也就自然产生,师生双方都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惯习。我国竭力倡导“师道尊严”,教师是知识、礼仪的化身,占据绝对权威,学生普遍存在敬畏戒备的心理。教师话语霸权现象屡见不鲜,教师课堂上话语量比例过大直接导致学生开口机会不足,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观念逐渐被弱化与忽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师生间“支配—依附”的交往范式, 主体间“惯习”性的不对等使学生的参与成为一种被动的和附属性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往往处于“失语”的状态。

3知识情结

现代知识观是以主客观相分离为基础的,它追求的是把那些热情的、个人的、人性的成分从知识中清除。知识主要是被看作完全的客观“事实”的领域,它是外在于个体的。这样一来,知识就完全脱离了对人的内在意义,丧失了与人建立“交互主体性关系”的能力。知识不再被视为一种可探询的、可切磋的东西,恰恰相反,它变成了一种被管理和被掌握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从生成自我意义系统的自我形成中被剔出了。仿佛知识就存在于那里,它是客观而固定、遥远而冷漠、崇高而威严的。学生与知识的关系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镜式反映”关系,学生与知识完全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学生唯一的任务是,用各种方式方法吸纳课程中给定的确定的“真理”,拾起一个又一个“知识筐”,学习的全部目的就是掌握这样的知识。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虽历经初高中的积累,知识体系往往支离破碎,长期未得英语学习自信心,入学起便对英语学习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消极等负面情绪,很难构建知识对于自己的意义关系。

教师要坚定信念,与学生共筑主体间性图景,将外语教学的工具理性融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解放之中,将课堂教学活动从制度、惯习、知识情结操控下的机械化活动中解放出来,使之变成师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彼此协作,共同探索世界,一起建构有意义的社会交往活动。

参考文献

[1] 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

[2] 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0+173.

[3] 钟启泉.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64-265.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
数学倾听:实现儿童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对话理论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