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里开出的鲜花

2016-12-23 09:46李进祥
农家书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工头画面感鲜花

李进祥

马慧娟是以“拇指作家”出名的。“6年来,在田间炕头坚持用手机写了40多万字的随笔和散文,光手机就摁坏了7部,记录了像她一样的西北回族女人的酸甜苦辣”……类似的媒体报道让这个来自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普通人迅速成为小有名气的草根作家。新闻报道总会找一些宣传点或噱头,对马慧娟的宣传,集中在“初中文化”、“种地打工”、“回族妇女”几个点上。这样的宣传,对一个基层写作者来说,可能是一种鼓励,但对她的文学创作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作家就是作家,作家要用作品说话。

对一个作家来说,尊重是最重要的。而最好的尊重,就是阅读她的作品。《溪风絮语》这部散文集收录了马慧娟近20万字的作品,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对马慧娟的创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感觉马慧娟的散文作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生活的质感。马慧娟的散文就是记录生活。比如,《野地》记录她和几个农民为建设公路打点撒线的事。在野外工作,一天翻山越岭负重行走8个多小时,工头每天还要故意拖延下班时间。他们争取按时下班的权利,却被工头解雇了。生活是艰辛的,也是无奈的。马慧娟记录了这些艰辛和无奈,但这并不是全部。文学的根要深深扎在泥土里、扎在生活中,但仅仅把生活记录下来,还不是文学,文学还需要在泥土里开出鲜花。马慧娟的心中有鲜花,她感受到穿着臃肿的自己“是值得别人羡慕的人”,感受到“暮色中的这片土地美丽安详”。自信和自嘲、自尊和自爱,无聊中的趣味、无奈中的忍耐,还有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都是马慧娟心中的鲜花,也是她作品中的鲜花。

二是流动的画面感。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写作,也由于是用手机来写的,马慧娟的许多散文、随笔都是片段式的,比如《旅途散记》《黑眼湾组诗》《农闲笔记》等,尤其是“随笔六十六则”,三四百字一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写一事、一物,或者是一个场景、一个画面。组合起来,有一种流动的画面感。马慧娟非常善于捕捉和描写画面,那些画面有的像油画一样厚重,有的像国画一样飘逸,还有的像电影镜头一样灿烂。

三是小说的笔法。马慧娟的很多散文,都可以当成小说来读。她的散文不光具有故事性、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她也始终在关注人、刻画人、塑造人。《野地》中撒不出直线的高玉宝、实习生小郭,《被风吹过的夏天》中的工头大个子等,这些人物着墨不多,却都栩栩如生。三言两语,一个人物就跃然纸上,这是小说家应有的功力。马慧娟有这样的能力。

四是卑微中的尊严感。文学需要叙述、描写,需要细节、人物,更需要一些灿烂的飞翔的东西。叙述描写出来的是文字,而文字背后那些飞翔的东西,才让文字成为文学。马慧娟的文字平易、朴实,文字的背后有一种忍耐和顺从、通透和豁达。劳苦一天,“下午回家时,手已经肿得和馒头一样,腰也直不起来,脸上头上全是土,可把一天的工钱攥在手里时,还是乐呵呵地傻笑”。“疏离了一个冬天的娘儿们又聚在一起,在旷野里笑得地动山摇,笑彼此胖了的身体……”那不光是冷峻的幽默感,那是卑微中的尊严感。也正是这种尊严感,打动了读者的心。

马慧娟用自己的文字,给予身处底层的人物以尊严,也通过写作,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她是个农民,也是个作家,在农田和稿纸上同时耕耘,汗滴滋润着禾苗,也滋润着文学。像她这样一边为生计而奔波,一边为心灵而书写的人,值得尊敬和期待。

猜你喜欢
工头画面感鲜花
当小工
后来改名字啦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高中生物学课程中走得进出得来的“画面感”培养
鲜花铠甲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画面感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石头击中时
留住鲜花
鲜花哪儿去了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