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在朗读中做足教学的文章

2016-12-23 12:23程龙云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三味书屋范仲淹读书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学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把这些落到实处,甚至做到极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例如“读”的训练,这个看似平常的教学环节,就存在不少的问题:

朗读成为课堂的“过客”。这种情况在公开课中尤为突出,一堂课中,学生朗读的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不管学生有没有读完,在老师“需要”的时候朗读就必须停下来。这里的朗读纯粹是为了下一阶段的表演服务的。

朗读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朗读教学中,有的老师只注重朗读的热闹,读前没有具体明确要求,读中没有认真点拨引导,读后也没有及时点评总结,流于形式,泛泛而读。

朗读缺少参与度。朗读必须调动所有学生的朗读热情,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的美感体验中,但是,往往因为老师没有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他们明确朗读的重要性,导致有的学生心不在焉,将就了事。

我的设想是让学生想读,会读,读好,从而让朗读成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朗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抓手。

一、让学生“愿意”读

教学中,为了让同学明确读书的重要性,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1.有谁明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中“三味”是什么意思?2.寿镜吾在读书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学生通过查阅网络查询,明确了“三味”的由来,典故出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读史记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老师还提醒同学注意,当时在“三味书屋”的横匾两旁悬挂着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讨论中,同学们明白了寿镜吾读书的神态和动作,表明他读书的入境入情,陶醉其中。老师及时引导:只有会读书的人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精妙,从而激发了学生“想读”的兴趣。

二、让学生明确“怎么读”

每次语文课,老师都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同时,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上台展示,我提出朗读的明确的要求:声音洪亮,把握好感情基调,落实好语气停顿,注重抑扬顿挫,姿态落落大方,手势语言要尽量优雅自然。老师的示范传情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篇文章富于情韵、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本文共用了25个“而”字,共用了21个“也”字,有一唱三叹的效果,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陶醉之情。读时应在对语音的高低强弱、语调的升降变化和速度快慢等处理的基础上,把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作为一种信息,变成一种示范,构成一种独特的朗读教学情景——眉目传情去感染学生。

三、让学生“美美地”读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可见,投入地朗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如在教学《七律·长征》这首诗的时候,老师提问:你觉得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读?怎么处理朗读的节奏?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开端先说“不怕”,结尾强调“更喜”,突出了主题,升华了主旨。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感情更深入一层。它与“尽开颜”巧妙配合,渲染了三军的喜悦之情。因此,乐观主义精神是全诗的主旋律,朗读应该用高亢的声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来展现。这样一种声情并茂的朗读,读出了《长征》的内涵美和韵律美。

四、让学生“别样地”读

所谓别样地读,就是不要满足于仅仅是让学生读原文,要读出新花样,要通过读,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岳阳楼记》的教学中,既可以个人朗读和集体朗读相结合,也可以让男女生分别朗读,可以让女生读阴霾天的忧愁,男生读晴朗天的欢愉。教学中,老师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这些画面,要求走进范仲淹的内心世界,用生动地语言去展现范仲淹所描写的所见所感,想范仲淹所想,言范仲淹所未言。然后让大家评选出描写较为细致生动的片段,再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去动情的朗诵,换一种方式去展现古典名篇的意蕴美。

语文本身就栖息着浪漫和诗意,我们只有做足“读”的文章,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的人文情怀,才能真正去体会语文的意蕴美、节奏美、音乐美。

程龙云,教师,现居江苏海安。

猜你喜欢
三味书屋范仲淹读书
三味书屋
我爱读书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我们一起读书吧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试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几组对比
读书为了什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再探
范仲淹教子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