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016-12-23 10:32赖丽丽
青春岁月 2016年22期
关键词:反馈综合素质培养方法

赖丽丽

【摘要】近来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目标要求,小学多门课程进行了综合改革。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较为单调且僵化,只注重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视了语文功底的积累。因此小学语文的改革方向即是延伸教学方向,全方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其中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因为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其思维及表达能力,开阔其视野与心胸而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加大阅读教学的比重。但阅读教学并非简单的将课外书交给学生自己去阅读,而是需要老师制定详尽的阅读计划,指引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式与习惯,保证其阅读质量。本文将围绕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综合素质;培养方法;反馈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通过教材之外接触文学世界的重要通道,良好质量的阅读教学能够通过丰富的文学与情感表达,熏陶小学生的情操,感染其思维方式,蕴养其文化功底并随着一系列的反馈与表达训练提升其表达能力。

近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口号要求,阅读教学因其对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有效作用而受到重视,阅读这一学生自主进行的与作者精神交流与思维共享并反思自我的过程逐渐走上语文的课堂教学。诚然,阅读是学生自我进行的运动,但在没有老师指引的情况下,学生很难有效率的达成开阔视野,锻炼表达能力,全方面提升素养的教学目标。因此老师的积极有效引导是学生通过阅读有效积累语文功底的重要条件。下文中将具体阐述老师在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以加强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质量。

一、我国小学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所在

纵观中国古今的教学方式,对阅读也有不同的定位,过去学生们通过对经典学著字句钻研,模仿写作达成儒学思想的通达与对科举考试的攻克。西方思想传入中国后,学生们通过对比研究文献的思想表达内涵达成思想改革与武装。如今我们处在一个思想开明,尊重个性的时代,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丰富多样,包含社会各层面的精神诉求与情感传递。小学生在阅读习惯上大部分还处在兴趣阅读阶段,在没有老师指定的情况下很容易只看符合自己口味的资料。这样就难以接触到包罗万象的文化经典,也是对思想开明,百花齐放时代的辜负。因此在小学生的阅读教育中,老师的及时耐心指导必不可少。根据新课标的教学标准,小学语文阶段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基本的儿童读物,结合听说读写,理解并学会基础的表达技巧。目前在我国小学语文阶段较为流行的阅读材料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材料,但根据反馈,部分老师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阅读任务而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并没有对经典的文意及教育意义做深刻讲解,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无法理解材料的内容及内涵,也无法在写作练习中引进只言片语。目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就是这种形式主义的阅读模式。切忌空洞的思想或知识传达使学生感受不到阅读的乐趣,也感受不到阅读材料的精与美。

二、教师在阅读资料的筛选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阅读的教学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仅随大流,只能结合实情。老师在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不能只是根据现今的教育界流行什么就选什么,而是要结合自己带领的学生的学习水平与阶段,以及自身的擅长领域来仔细筛选。老师制定阅读计划的前提就是把握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不能选择过难或过长的书本典籍,阅读不比教材讲解,老师无法深入的透析文章的内容含义,过难的阅读材料会导致学生一头雾水,无法达到积累知识的效果甚至反致学生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再自我进行课外阅读。而过长的阅读材料则不利于老师阅读反馈的接收,难以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初步进行阅读教学的实践阶段,老师可以尽量选择中小篇幅,易于理解掌握的阅读资料,便于学生慢慢养成阅读习惯,也可以随时跟进学生们的阅读进度。当学生习惯阅读教学,阅读方式模式化之后,可以逐步加强文章的难度以达成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其次在老师选择阅读材料的同时,自身也需要不断提升阅读素养,才能更好的为指引学生而服务。有的老师擅长文章涉及知识、表达技巧、思想内涵的讲解但不擅长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美,有的老师擅长带领学生感受文章的情感传递,但总是忽视对文章背景环境的普及,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有所折扣。因此老师们亦需要完善自己的阅读素养,使自己能够根据阅读的材料来选择最符合学生的讲解方式及方向,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文章,感悟文章的精髓。

三、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也需要其进行自我体悟才能把握文章的内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对知识的讲解与传达是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挖掘自己与文章相比短缺的地方并通过阅读来补足。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关注文章的趣味性,对于文学性较高而情节缺乏的文章就会泛泛扫过便丢在一边。老师在带领学生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修辞的赏析使学生发现文章的美,从而产生对文学性文章的阅读兴趣。也可以通过读书笔记计划,驱使学生深入研读每篇材料。把握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内容大意,以及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在学生养成自我研读,深入研读的习惯后老师可以放宽限制使学生在一定方向内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分清哪些需要深读,哪些只需泛读,来进行知识的广泛积累。读书笔记也可由简单的文章内涵与表达分析转化为读后感或仿写来进行。

四、老师的及时跟进是保障阅读教学取得高效化,优质化的重要手段

虽然老师可以布置读书笔记等监督手段促使学生自我阅读,但没有老师的及时指引与评析,小学生很难坚持长期阅读,老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反馈,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肯定学生来自阅读的收获,并不间断进行写作练习以巩固阅读的成效,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

五、结语

阅读教学受到重视的时间不长,但又着实是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因此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达到学生阅读质量与效率的积极引导是每个老师都需要重视的问题。老师需要多总结经验教训,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改进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陆云峰. 素读:多维文化冲突中的根性觉醒——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审视与本质探寻[J]. 江苏教育研究, 2008(6):32-35.

[2] 张  莹. 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D]. 海南师范大学, 2013.

[3] 孙秀丽.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3):18.

[4] 苏玉容.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的培养[J]. 新课程: 小学, 2015(4):100.

猜你喜欢
反馈综合素质培养方法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