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干预对孕妇体质量管理和妊娠结局的效果分析

2016-12-24 07:12赵菁徐杨陈静魏红丽林兵陈延亭常青竺晓婷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助产士摄入量个体化

赵菁 徐杨 陈静 魏红丽 林兵 陈延亭 常青 竺晓婷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个体化干预对孕妇体质量管理和妊娠结局的效果分析

赵菁 徐杨 陈静 魏红丽 林兵 陈延亭 常青 竺晓婷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目的 调查孕妇的孕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探讨个体化干预在孕妇体重和血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制知信行问卷(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对177名孕13周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对象随机分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7例。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2组孕妇的体重情况、 OGTT结果、分娩方式及巨大儿发生情况。结果 177名孕妇 KAP问卷各维度得分情况:知识(5.0±1.6)分,态度(6.2±1.0)分,行为(14.1±2.5)分, KAP平均得分(25.3±3.5)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孕13周的得分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孕期总增重为(13.2±2.4)g;对照组孕期总增重为(17.3±2.9)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 OGTT的空腹血糖(4.45±0.51)mmol/L和餐后2 h血糖(5.28±0.36)mmol/L结果均低于对照组(4.90±0.95)mmol/L、(7.21±1.09)mmol/L(P<0.001)。观察组剖宫产率(8.9%)、巨大儿率(5.6%)低于对照组的21.8%和14.9%(P<0.05)。结论 个体化干预可有效控制孕期体重增长,降低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在今后产科的健康管理中应重视个体化干预。

孕妇; KAP问卷; 体质量; 血糖; 巨大儿

孕期营养和生活方式可对妊娠结局产生重要影响,研究[1-2]证明,孕妇妊娠期营养摄入过量和运动不足可使体重增长过多,显著增加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尤其是孕中晚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的关系更为密切[3]。巨大儿会增加妊娠风险[4-5],并且增加其远期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6]。因此,控制孕期体质量,孕期营养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9年美国医学会(IOM)孕期体重管理指南提出应当对孕妇整个孕期的膳食营养、运动方式、生活方式进行全程干预[7],我国2011年制定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8]也提出了对孕期营养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指导要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妊娠中期孕妇的膳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情况,并针对调查结果对孕妇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及针对性的干预,从而寻求孕期保健的有效路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日—3月1日在我院产科进行产检的孕13周孕妇177例并跟踪随访至分娩。所有孕妇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31.8±4.1)岁,孕前 BMI 18.4~33.7 kg/m2,平均 BMI(25.8±4.2) kg/m2。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名与对照组87名。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孕13周。(3)具有独立阅读能力。(4)长期在北京市居住居民。(5)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孕前患有糖尿病及其他严重的生理心理疾病者。(2)已诊断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妊娠合并症者。(3)双胎、多胎及珍贵儿妊娠者。所有孕妇在年龄、孕前 BMI、孕前体重、孕12周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1)一般资料: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身高、孕前体重。(2)与体质量管理相关的 KAP模式问卷:对孕期体重增长的认识,对体重管理的态度,膳食、运动等行为方式,共37题,其中知识方面11题,态度方面7题,行为方面19题,答对记1分,答错或不知道记0分,满分37分,专家评价内容效度指数 CVI 0.977,本次调查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38。(3)营养摄入情况:各类食物的摄入情况。问卷通过6名妇产科、营养及运动专业的专家评估和修订,并经过预试验。调查员为2名产科健康教育助产士,采用统一语言讲解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前来例行产检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77份,回收177份,回收率100%,问卷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

1.2.2 干预方法 所有对象在入组时均接受 KAP问卷调查,对照组常规参加孕妇学校宣教;观察组在参加孕妇学校宣教的基础上,根据 KAP问卷反馈每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认知和行为干预,主要围绕膳食营养和运动的个体化指导,要求家庭主要照顾者同时参加,并按照产检时间定期强化体质量管理知识、信念和行为干预。发放孕期体质量自我管理知识手册和孕期体重增长自测曲线图,加强孕期自我管理。

1.2.2.1 个体化干预 (1)根据身高、体重、孕期增重情况进行膳食营养指导:指导者应当要求孕妇必须达到四个具体目标:合理的饮食习惯,规律餐次;每日保证400 g以上的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尽量食用高纤维素的主食(≥5 g纤维素/100 g);严格限制每日高热量零食的摄入(如50 g糖果、1块油酥点心、1块蛋糕、2块饼干、200 mL冰激凌、一杯软饮料等)。

(2)根据生活习惯进行运动指导:多数活动和运动对孕妇都是安全的,有医学禁忌除外。孕中晚期每天应当进行30 min的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运动后心率可达最大心率的50%~70%,主观感觉稍微疲劳,如快走、瑜伽、各种家务劳动、慢速游泳等。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习惯和孕期主观舒适度,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1.3 评价指标 (1)KAP问卷的得分情况。(2)孕妇的体质量变化情况:孕前体质量、孕12周体质量、孕28周体质量、产时体质量。(3)孕24~28周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4)生产方式及胎儿出生体质量。

2 结果

2.1 KAP问卷得分情况 见表2。

2.2 体重变化情况 观察组孕妇在孕28周时的增重为(9.6±2.3) kg,孕期总增重为(13.2±2.4) kg;对照组孕妇在孕28周时的增重为(9.1±2.7) kg,孕期总增重为(17.3±2.9) kg。两组总增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P<0.001),见图1。

图1 孕期体质量变化

2.3 OGTT结果比较 见表3。

mmol/L

2.4 生产方式及巨大儿生产情况 观察组有8名(8.9%)进行了剖宫产术,生产巨大儿5名(5.6%);对照组有19名(21.8%)进行了剖宫产术,巨大儿13名(1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74和4.27,P值分别为0.02和0.04。

3 讨论

3.1 孕妇 KAP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对孕期健康教育持积极态度,但在孕期知识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行为方面还有很多误区。怀孕后,多数人都会更加注重健康饮食,或者改变以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孕妇能够定时吃三餐,早餐以中式的早餐搭配(粥、面饼、包子、牛奶、鸡蛋)为主,与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相符合。然而,仍有孕妇存在营养来源和摄入量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各类食物摄入量方面高于或低于推荐量:从单种食物摄入量来看,约有50%左右的人摄入量高于或低于推荐量,其中谷物、蔬菜摄入量普遍偏低,而水果、肉类、奶制品、大豆、坚果类、烹调油摄入量则普遍偏高,导致能量摄入过高或过低,以及营养素和微量元素摄入量过多或不足,最终致使营养摄入不均衡。Michelle等[8]对发达国家孕妇的能量及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情况进行 Meta分析发现,孕妇的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与本国的推荐量不匹配,能量及膳食纤维摄入低于推荐量,而总脂肪摄入量则高于推荐量。秦敏等[10]对1 009名孕中期,孕妇进行营养摄入调查发现孕妇膳食摄入不均衡。乔蓉等[11]对344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水果和烹调油摄入量偏高,蔬菜、奶制品摄入量偏低。因此,在接下来的干预中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对观察组的孕妇采用了个体化针对性的干预。

3.2 个体化孕期健康教育和健康效应 孕妇是特殊人群,不仅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还要饮食结构和身体活动合理,才能降低因营养过剩或不良导致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的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个体化干预”核心在于结合孕期体重、血糖的动态变化来调整能量摄入及合理安排餐次和运动,以孕期合理增重为前提,平衡血糖与孕期营养需求之间的关系,确保母婴平安健康[12]。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干预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参与,强调自我管理,并依据执行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13],这样便于孕妇及家属的持续监控。“个体化干预”不仅是告知孕妇知识,还通过不断的监督和持续管理以寻求能量摄入与血糖、体质量状况相平衡。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化的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控制妇女孕期增重,明显改善剖宫产率和巨大儿率,与传统的孕期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3.3 助产士在孕期健康保健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妇女对孕期健康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集体的健康宣教已经不能满足孕妇的需求,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干预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助产士作为孕妇健康服务咨询的主要角色,承担着孕期体重管理支持的重要职责。因此,今后应当就如何激发助产士学习热情,研究系统的助产士健康保健胜任力培养方案,使其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和能力。护理管理者也应当将如何发挥助产士的保健功能作为重要的管理课题,制定助产士保健工作制度和相应的配套保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将个体化干预实施到每一个细节,更好适应现代孕期管理模式的需求。

[1] 谢淑如.巨大胎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1): 67-69.

[2] Crane JMG,White J,Murphy P,et al.The effect of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by body mass index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J].J Obstet Gynaecol Can 2009,31(1):28-35.

[3] 江华,蔡云清,王秋伟,等.巨大儿孕妇孕期体重的动态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6): 437-439.

[4] 肖梅,赵蕾,谢婷,等.26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分娩方式的变迁[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8,11(4): 226-227.

[5] 杨延冬,吴春凤,杨慧霞.不同级别医院足月单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分娩方式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2): 98-101.

[6] Oken E,Gillman MW.Fetal origins of obesity[J].Obes Res,2003,11(4):496-506.

[7] Rasmussen KW,Yaktine AL.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reexamining the guideline[M].Washington,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9: 783.

[8]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2):150-153.

[9] Michelle LB,Alexis JH,Lesley MW,et al.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energy and macronutrient intakes during pregnancy in developed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Life Sciences Institute,2012,70(6):322-336.

[10] 秦敏,朱丽萍,何丽萍,等.1009例孕妇营养状况的调查[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10):64-67.

[11] 乔蓉,辜丽,刘兴会,等.344例正常体型的糖代谢异常孕妇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15-18.

[12] 谈敏娟,李军.妊娠期运动和锻炼方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99-201.

[13] Shipman JP,Kurtz-Rossi S,Funk CJ.The health information literacy research project[J].J Med Libr Assoc,2009,97(4): 293-301.

Effect analysis of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on weight management and pregnancy outcome for pregnant women

Zhao Jing, Xu Yang, Chen Jing, Wei Hongli, Lin Bing, Chen Yanting, Chang Qing, Xu Xiaoting

(BeijingSino-JapaneseFriendshipHospital,Beijing100029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KAP) of pregnant women during pregnancy, an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on the body weight and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Methods 177 pregnant women were investigated by self-designed KAP questionnaire. The su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n=90) and control group (n=87). The patients in test group received the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an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con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The weight, OGTT results,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occurrence of giant baby were compared in 2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Results The score of 177 pregnant women was knowledge (5.0±1.6), attitude (6.2±1.0), behavior (14.1±2.5), KAP average score was 25.3±3.5,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t 13 weeks of pregnancy. The total weight gain of the test group was (13.2±2.4) kg, and (17.3±2.9) kg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10.36,P<0.001).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4.45±0.51) mmol/L 2 hour blood glucose (5.28±0.362) mmol/L in the test grou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90±0.95, 7.21±1.09) mmol/L,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t=3.94, 15.85,P<0.001).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8.9%) and macrosomia rate (5.6%) in the test grou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1.8%, 14.9%),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5.74 and 4.27,P=0.02 and 0.04).Conclusion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giant baby. The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the health management for pregnancy women in the future.

Pregnancy; KAP questionnaire; Weight; Blood glucose; Giant baby

赵菁(1965-),女,北京,硕士,副研究员,护理部主任,研究方向:护理管理、围术期护理

魏红丽,E-mail:weihongli@126.com

R473.71,R714.1

A

10.16821/j.cnki.hsjx.2016.23.008

2016-05-17)

猜你喜欢
助产士摄入量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营养与健康
个体化多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流行原因
助产士队伍亟待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