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2016-12-24 17:16周建新
中小学校长 2016年7期
关键词:嘉兴市素质育人

周建新

近年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倍受关注的热词。学生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可以说代表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催生着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这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可能成为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标。这些年,教育领域存在许多的非常态现象,如升学“GDP”盛行、应试教育蔓延、“择校热”升温、课业负担过重等,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甚至指责。之所以出现这些非常态现象,根源主要在于落后的教育理念,在于陈旧的育人模式。为了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状况,树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的素质教育模式,嘉兴市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突破口,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

(一)综合素质实质是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在国际上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提出了类似核心素养的体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此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了核心素养的研究。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先后构建了本国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学生核心素养研究逐渐成为国际教育界的一个潮流。

前不久,中国教育学会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从各国的核心素养框架来看,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指向信息化时代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其实就是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实质上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

(二)核心素养离不开综合素质评价

许多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有关。高考、中考、期末、期中考试甚至学科单元测试等一系列考试,主导了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一个学生。仅仅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忽视学生思想品德、个性能力、社会实践等核心素养表现,缺乏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是导致一系列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学生评价方式不改变,改变应试教育很难,推进素质教育也很难。但如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这是大家都很关心并致力解决的一道难题。确实,与知识和学习成绩相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困难得多,尤其要量化会更加困难。但从理论上讲,只要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存在“差异”,就是可以评价的。2000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了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PISA),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与反响。如何围绕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育界做出深入的探索与尝试。

(三)核心素养培育应当成为教育新常态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逐渐偏离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距离教育的本真意义渐行渐远,这是教育领域的非常态。当前,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应试教育的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因此,必须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打破应试教育壁垒的重要突破口,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推动以综合素质表现来评价学生,以核心素养培育效果来评价学校。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就是要以综合素质评价来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发展状况唯一指标的做法,改变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唯一指标的状况,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新常态。

二、全面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近年来,嘉兴市认真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作用,整体设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推进核心素养培育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一)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明确核心素养理念,进行顶层设计,市、县和学校三级协同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嘉兴市经过近一年的调研与政策研究。以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为突破口,于2015年3月开始启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制定下发《嘉兴市初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和《关于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制订工作的通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工作。各县(市、区)负责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实施与管理,建立县级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库。各学校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以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截至2016年3月,全市130多所初中学校都制定了“校本化”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建立了电子管理平台。

(二)内容全面,评价科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注重体现和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品德表现、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四个领域,并对每个领域细化评价标准。品德表现侧重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合作友善、自尊自信、遵守纪律和人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运动健康侧重反映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修习情况、体育运动特长和心理品质;艺术素养侧重反映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音乐美术课程修习情况及艺术特长等:创新实践侧重反映学生创新思维、调查研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体验经历等,重点记录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科技活动、创造发明等情况。

(三)过程管理,规范操作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体现以事实为依据,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档案性,确保评价公开、公正和公平。各学校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经历和典型事例作客观记录和写实性描述,指导学生及时收集标志性成果和整理公示的实证性材料,每学期及时填写《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真实反映学生的核心素养状况。各学校利用信息管理系统,统一录入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先进荣誉、违纪违规情况、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体质健康测试、体艺科技活动等综合素质内容,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电子档案。同时,建立健全评价公示和复议制度。各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和评定结果都要按规定进行公示。对综合素质评价有异议的。学生和家长可向所在学校或县级管理机构提出复议。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

(四)适度挂钩,合理应用

对于在考试招生中应用综合素质评价,这些年各地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嘉兴市也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考试招生中的合理应用,并以此提高学生、教师和学校参与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的积极性,形成了嘉兴区域特色。嘉兴市首先尝试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考试招生工作适度挂钩,从2015年开始实施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到2018年将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纳入升学考试总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实行“等第制”。并按等第折算为相应分值计入总分,其中A等分值为20分,B等分值为17分,c等分值为15分,E等分值为12分。评价等第比例按学校实行总量控制,A等比例不超过本学年度学籍人数的25%,B等不超过50%,E等不超过5%。同时,积极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在“三位一体”自主招生中,根据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特长测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考核录取。

三、综合素质评价推动建立教育新常态

传统的教育目标和育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切实扭转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育人新常态。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动学校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使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新模式。通过努力,嘉兴市初尝改革成果。近年的浙江省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检测显示,嘉兴市在总计54个义务教育质量健康指数中有44个排在浙江省前列,其中品德行为、体艺兴趣、亲社会行为、高层次能力等14个指标名列全省第一。在2015年浙江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嘉兴市生源体质测试平均分列全省第三。

许多学校涌现出优秀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案例,如嘉兴市实验小学的“节假日实践性作业”、“生活化+活动化德育”、“家庭成长联盟”等新型育人模式,在浙江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中作为典型经验;嘉兴一中实验学校代表队获第二届浙江省汉字听写大赛第一名,并参加央视举办的全国汉字听写大赛。

当然,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评价。今后,嘉兴市要进一步探索将综合素质评价对象上移,要以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状况来衡量学校和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成为学校师生的共识,更成为地区乃至全社会的共识。

猜你喜欢
嘉兴市素质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嘉兴市公共关系协会被评2O19年度“示范会员单位”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嘉兴市南湖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嘉兴市海盐县美术教师作品
The Current Issues of Chinese Film Classifi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