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2016-12-26 20:22高美凤
未来英才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面素质教育

高美凤

摘要: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通常只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而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体;全面

所谓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进行的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完整结合。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素质教育相比较以前的教育方法,更加明确、全面。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本人在这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研究中,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下面就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上不可能整齐划一。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这一措施具体落实于教学实践,就要作好以下工作:

第一,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确保大面积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切实转化低差学生。因材施教的关键问题是解决好差生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差生,转化差生。首先,要关心并鼓励差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建立起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其次,应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辅导差生,帮助他们尽快弥补知识掌握上的某些缺漏。辅导差生既要注意给他们弥补知识的不足,更要注意给他们弥补学习知识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另外,还可以采取暂时降低某些较高要求来转化差生,先只要求他们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能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从而使他们不断进步,最终跟上全体同学的学习步伐。

第三,鼓励优等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首先要防止优等生产生自满情绪,通过对他们提出较高学习要求,使其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其次,经常给他们适当布置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完成:

第一,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通常只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而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如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中就要特别重视“看第一个加数想它的凑数”、“分第二个加数”、“凑十”和“10加几”等计算步骤的展现,以此让学生主动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如果说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那么思维则是这个过程的核心成份。显然,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要先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其一,要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让他们逐步学会用这些思维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其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明确思维的起点,又要能把握思维发展的方向,使其思维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其三,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

4、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审美教育。积极健康的情感一般都具有美学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美学的眼光发现数学知识所蕴藏的丰富的美的内容,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和情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乃至激情。我在教学中常常制作彩色直观教具,使学生在直接感知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计算法则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严密,培养学生思维逻辑美;合理设计教学结构,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练习和反馈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之严谨有序,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体会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和谐美。美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当前研究素质教育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探索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的需要。

1、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才能集中注意、开动脑筋、学习知识,进而不断认识自我,发展个性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特征时,课前先布置学生回家后做一个实验:用三根小棒做一个三角形,用四根小棒做一个四边形,用力拉一拉,看谁拉不动,谁拉得动。第二天我走进教室,学生纷纷上前告诉我,三角形拉不动,四边形拉得动。课后我统计一下,全班竟有80%的学生参与了这一活动,这种参与的意识显示了学生的独立精神,如果我们能经常地持久地坚持这样做,就可以为学生以后完全独立奠定基础。

2、重视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前几年小学数学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联想,因为联想是创造的翅膀;联想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是培养能力,发展创造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传统教法中,教师总是喜欢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教师总是不放心,不放手,怕这怕那,但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拼一拼呢?于是就引起学生寻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欲望。学生们闭上眼睛,联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随即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作。我已历经过小学各年级数学教学,在每一个年级中,每一个单元中,我都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重视其后续的要求。如在教学“小数乘法3.21×1.74”时,当学生计算完毕后,我们教师会强调验算检查,然而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因为老师布置的检查方法十分枯燥,让学生调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反感情绪。其实,验算的方法有很多,如“估最后一位”、“估位数”、“估小数位数”等等。我把这些方法逐步告诉学生,并让他们试试,学生大都能接受,这样一来,学生就养成了检查的习惯。只有通过教学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养成书写整洁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 精神。

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长远而重大的任务,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让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作为有意识的教学活动,切实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3]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4] 教师如何上好课.

猜你喜欢
全面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关注思维,强化思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