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现状及其对策

2016-12-27 15:27张巧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4期
关键词:高校现状对策

张巧燕

摘要: 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需要,高校要明确心理委员的职责,合理定位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完善心理委员选拔机制和考核方法,加大培训力度,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形成层层网络,上传下达,真正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高校;心理委员;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4.090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是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在学院的指导下各个班级设置的专职负责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班委。自从2004年天津大学提出并建立以“心理委员”为基础的心理干预机制以来,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在各个高校逐渐实施。这是朋辈辅导在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本土化形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性,是学生主动求助和朋辈互助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部分。高校心理委员制度自实施以来,确实给高校大学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益处,比如,弥补了高校心理健康师资能量的不足和有限性,充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力量;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更深入,更有实效性;心理委员是一线的学生干部,信息捕捉收集时效性较高,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一支核心力量。但同时,高校心理委员制度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1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现状

当前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1.1心理委员职责不明确

目前部分学校没有任何针对心理委员工作职责的规章制度,有些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这些制度中对于心理委员的职责规定宽泛的内容比较多,能够量化考核的比较少,这样就给心理委员造成很多困惑,很难在日常工作中把握好相应的尺寸,就出现各种角色定位不清的局面,如心理委员和其他班委的区分是什么?由于是同班同学,班级内同学是否会主动求助?心理委员对班级同学进行朋辈辅导时,其他同学是否能够接纳,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当同班同学出现紧急情况需要上报时,班级同学对心理委员是否有偏见和异议?由于职责规范的含糊不明确,导致心理委员在日常工作中角色混乱,难以打开局面,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1.2心理委员培训力度不够

班级心理委员开展朋辈辅导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尽管部分学校对心理委员进行了一定的培训,但是因为心理委员制度在国内起步较晚,一切都在探索摸索阶段,而且没有完整的培训方案和专业的培训材料,所以高校一般都是自行进行一些培训,很难满足心理委员工作的需求。另外,心理委员作为班委的一个成员,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一些心理委员在接受专业系统培训之后,有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有所调整,这样在班委代际传递上面存在一些问题,很难持续深入开展工作。心理委员若缺乏较高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在进行朋辈辅导时,很可能会有强烈的无助感和卷入感,使得自己很难做好价值中立,很难保护好自己不受影响。

1.3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方面,需要健全的心理委员选拔制度,制度不完善的话,选拔出来的心理委员很可能会给班级同学和他个人造成更多的困扰,班级心理委员是否能够提供科学的朋辈辅导,是否具有一定的伦理和道德原则,针对隐私如何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针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考核,学校没有一个可以明确的、可以量化的评价体系,仅是主观观察判断,这样使得工作很难规范有序的开展。

2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对策

2.1合理定位,职责明确

为加强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需要对心理委员合理定位,明确职责,这样开展工作会更加顺畅,更加有效。一般而言,心理委员主要职责范围是:一是在班内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组织丰富多样的朋辈辅导活动,营造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二是定期不定期开展朋辈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若遇紧急情况,心理委员难以处理,可以求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三是按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安排,协助学院做好相关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建档工作,定期筛查班级发出异常信号的学生和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初步干预,并及时报告;四是积极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和相关交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养和助人技能,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主要包括关注、倾听、汇报,关注本班同学的情绪、言行变化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各种危机事件的迹象,运用共情进行倾听,给予相应同学一定的支持、安抚和理解。汇报是将各种征兆和实际发生的情况及时给相关老师上报,以便于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问题。

关于心理委员定位,必须明确其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明确其定位。心理委员首先是一个志愿者,要有热情主动,认真负责、乐于助人的品质,能够志愿为大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愿望,能够主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委员是一个陪伴者,运用无条件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真诚、尊重陪伴学生,给予学生一定的能量、支持、理解和安抚,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专家,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理性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心理委员是一个开放的成长者,通过不断学习,学会觉察自我和关系,认识自我进而接纳认同自我,学会处理情绪、掌握人际关系的相处技巧,促进助人自助。心理委员是一个榜样,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心理委员,具有完整的性格,乐于助人,责任心强,积极乐观、良好的自我觉察力和领悟力,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通过日常交往,更多的在班级中形成一个示范引领作用的榜样。心理委员是一个宣传者,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理念,提高心理素养,营造班级良好的氛围。

2.2全面培训,侧重实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全面提升心理委员的心理素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条件,对心理委员的专业性培训主要有自我成长,提升心理素养;明确心理委员定位和职责,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学会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进一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学会觉察和识别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以及其他的危机信号,并及时控制事态,及时上报;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辅导技巧和团体辅导活动的技巧,日常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和必要的心理朋辈辅导。

心理委员主要职责是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并及时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开展日常工作,因此在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时注重实用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发展性引导学生,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现代心理健康理念,大学生常见心理精神问题识别诊断,心理辅导的理论和常用疗法技术,心理危机事件识别及干预,团体活动的组织设计,心理委员个人成长等主题。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侧重实践的工作,心理委员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也应注重提升心理辅导技能技巧。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如心理朋辈辅导常用技术讲解,观看现场观摩演示,小组练习,团体活动,讨论分享等,侧重学生的实战训练。这样理解和实践结合起来,培训也才能更加深入,培训才能更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2.3规范考核,侧重激励

学校应深入学生群体开展调查研究,搜集信息,了解心理委员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提出应对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比如定期组织心理委员座谈会,召开心理委员大会,组织心理委员接待日等。

在日常管理中,为激励和调动起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学校应该制定比较严格的心理委员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的奖励制度。首先,减少流动性,确保心理委员的稳定性,为保障心理委员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心理委员不流失,这样能够保障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持续进行和降低节约成本,选拔出来的心理委员应该是贯穿整个大学期间。其次,建立规范的汇报和报告制度,班级心理委员对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实行时报,周报和月报的制度,及时上报学生整体情况和个别特殊学生情况。然后是建立规范的奖惩制度,各班心理委员有工作日志,对于日常班级学生心理状况和开展的各种活动都要有明确的记录和相关照片,定期不定期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根据工作记录和日常表现对各班心理委员进行考核。对于表现比较突出的,在每年的心理健康宣传月中加以表彰,对工作不认真负责的,加以批评教育。最后,规范组织,在学校层面建立学校层面的心理辅导站,在各学院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在各班是心理委员,层层管理,职责明确,上传下达。

2.4网络管理,上下支持

班级心理委员属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格管理的基层,他们跟学生一线接触,跟同班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能否及时发现学生群体中的问题,能够起到联络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作用。班级心理委员实行双重管理,在行政管理层面,按普通学生干部要求进行管理,在专业上受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并深入了解和关注本班同学重点问题学生,对学生进行朋辈辅导,对危机现场及时汇报和控制事态。

2.5资源共享,互相支持

学校组建心理委员交流分享的平台,并为心理委员的培训成长提供各种资源支持,资源库既有丰富的案例和操作指南,也有文字材料和一些视频资料,方便各班心理委员及时交流,广泛学习,便于班级心理委员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朋辈辅导,电影欣赏、心理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等,这样心理委员真正发挥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芬娥.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9,(4).

[2]李笑燃.关于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

[3]马建青.探索与创新: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

[4]秦赟,黄新海,裴学进.论朋辈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8,(5).

[5]刘时勇.关于开展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问题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7,(2).

[6]韦耀阳,郑维峰.论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体系的建立[J].理论探索,2008,(6).

猜你喜欢
高校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