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效细读 方能高效教学

2016-12-28 18:22李倩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语文

李倩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很多弊端,无效的愚弄充斥课堂,其主要表现在:①老师严重轻视对教材的钻研.。或上课前粗略看《教学参考书》,或在网络上搜集现成的教案,进行拼凑组合,因而课堂设计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只能唱“独角戏”。②杂味泛滥,课堂上师生“对话”肤浅苍白,语文味被冲淡。③滥用多媒体豪华包装,不管是公开课,还是竞赛课,教师首先想到的不是潜心细读文本,而是花大力气制作课件,教师指导学生静心读书,沉思默读少之又少。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当前语文课对文本处理存在这样的异化现象,除了担忧外,我想,作为一线教师还应该做点什么。早在十几年前,我在本县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研究班上参与了省级课题“指导学生学会”的研究,还得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的教诲。那时,我们为了上好一节研讨课,示范课,对文本的研读真是“慢慢走,欣赏啊”!有时,凌晨一二点钟我们还和指导老师一起热烈讨论,毫无睡意,可谓”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啊!

其实,小学课文都是通过千挑万选的,篇篇文质兼美,要想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想学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体验;要想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嘛。教师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决定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的阅读方法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方法。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细读文本显得尤为重要,披文入情,带领学生品读文本,是语文教师诗意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升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

县“骨干教师教学研讨班”已结业十多年了,我一直把细读文本作为“吃透教材”作好教学设计的前提,细读决定教学内容,形成教学的重点,产生教学的亮点。那么文本细读从哪里切入呢?

第一,文本细读关键在潜心涵咏,涵咏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抓住关键词语揣摩体味,既要理解字面的意思,更要理解蕴含的意思。如《十六年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回忆父亲十六年前被难经过,表达的是对父亲伟大人格的虔诚景仰和深深怀念。法庭相见那部分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抓住“瞅了瞅“”与“望了望”反复品读。法庭上父亲两次看家人,一次是刚上法庭面对家人的哭叫时,“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一次是我们离开法庭时,“父亲说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第一次的“瞅了瞅”,是一种特别的方式与家人打招呼,表达对家人的关切,他自己生死未卜,还这么关心自己的家人,身为女儿的“我”怎么不感动?第二次的“又望了望我们”,是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生还无望,在与家人作生死诀别。身为女儿的“我”又怎能不刻骨铭心?一“瞅”一“望”,事隔十六年,却依然历历在目,一位慈善的父亲,一个坚 定的革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关注课题中的词语,课题往往是文眼,也是教眼。如《梅花魂的》的“魂”字,画龙点睛,借助一幅梅花图,表达的则是恋 国情;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们从课题中的“精彩”和“糟糕”这一对意义完全相反的词为突破口,让学生紧紧围绕这两个词展开文本细读,从而明白“爱”的不同含义。这样一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深意,因此,解读时,所有这样的地方,都不能轻易的放过。否则,极有可能不得要领。学习《蟋蟀的住宅》,如果我们抓住了“住宅”这个题眼,就抓住了全文的主线,从“住宅”入手引起悬念,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他的“不肯 随遇而安”,并及时地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好处,突破文章的重点,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体会蟋蟀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文章蕴含的浓浓情怀。

第三,寻找文本中的“缝隙”,文本细读不是笼统地感知故事,细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它的“破绽”——文本的矛盾之处。再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父亲对“我”发问的矛盾态度表现是,平时的父亲“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而耐心地讲给我听”,可是那次父亲在烧毁文件时面对“我”的发问,父亲的回答却有点含糊,还有点生硬,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家人的保护——女儿还小,还不能告诉他真相,以免她担惊受怕——这是父亲答话后面的潜台词。女儿后来领悟了,才有了十六年后在回忆中如实写来,表达对父亲深深感激。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破绽”,引起了学生们课堂上的争议,那就是两次写到父亲的小手枪,第一次是敌人来搜捕时,“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第二次是敌人“他们夺下父亲的手枪”。面对敌人,父亲为什么不开枪?因为“我紧跟在他身后”,父亲的自卫开枪,只会引来敌人的乱枪射击,为了女儿免遭于难,父亲放弃了自卫。通过品读,争议,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读者对父亲的敬重与怀念也加深了。

第四,不轻易放过看似简单的句子。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课文中有的句子似乎可有可无,应该删繁就简,但是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就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冬阳.童年.骆驼队》中有一句话:“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粗略一读,你会感觉前面那两句化是多余的,完全可以直接说“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回来了”。但反复细读,你会发现,加上这两句,读起来味道大不一样——时光流逝,一去不再复返;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语言的节奏问题:“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l骆驼队又来了”,一唱三叹,节奏鲜明;节奏的背后是一种对老北京,对童年难以割舍的情怀。像这种句子看起来很普通,但读着读着,味道就出来了,我们的心就慢慢跟作者融合了。

语文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透过跳跃于文本的鲜活文字,帮助学生建构认知和阅读的技巧和能力,提高基本语文素养。同时,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在细读文本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我已从教三十多年了,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其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业绩还是有口皆碑的,思之再三,我在细读文本上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反复品读。按理说,经过几番大循环,我对教材是比较熟识的了,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第一次读它可能注意力会放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当第二次读的时候,由于情节已知,你就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事物的特征上,多次回味,你就会分析的越深,对文本就会有“常读常新”的感受。

不要企图读一两遍就能进入文本,即使悟性好的人。我的窍门就是读啊思啊,思啊读啊,一遍又一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豁然贯通,有了新的发现!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初读时只能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读着读着,就能读出别的内含。针对“为设果,果有杨梅”一句话,引导学生从“设”,从“果有”这些细枝末节中,就能悟出不是只有一种水果,还摆上了其它水果;从为客人准备多种水果,进而体会到杨氏之子的热情好客。从七个字中就能读出丰富的内容。可见反复品读最终达到了“悟”,在品读的过程中悟到了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第二,放声朗读。《新课标》对每个学段都有“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这是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朗读是师生进入文本不可缺少的一环。我是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朗读是我的爱好,也是我上好语文课的过硬素质。办公室里经常有老师请我为他们朗读课文,因为教学时老师要范读并指导学生朗读,又因为朗读更容易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容易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所以细读文本时,总少不了朗读这个环节。默读时,课文中有些体会不出的东西,一朗读就感受到了,体会出来了。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激活文字,所以它有助于理解。尤其是朗读课文中的人物的对话,如果读得声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对抒情散文的朗读,除了能感受语言文字的音律美,还能感受作者的浓浓情怀。比如我在教学《春》这一课时,我首先采用了情感朗读的方法,并配以柔和的充满春天气息的音乐。我的朗读声音欢快、轻柔、流畅,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把春天里人们的满怀希望之情都表现出来了,由此感染给了学生,学生们完全被作者那质朴清新的语言描写所吸引了。

第三,与教育杂志上的智者对话。文本细读,不是死抓住文本不放,要学会打开细读的视角,读教育教学杂志上的教材分析文章,也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方式。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智者对话。读一本杂志呢?一本杂志发表几十篇文章,有几十位作者,那就是和几十位智者交谈呀!我非常喜欢读杂志。《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四川教育》等杂志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同一篇课文,往往会从几本杂志上同时独到几位名师对它的解读。这对我来说,就像和这些作者一起座谈。我会把他们的长处综合起来,为我所用。“组装”本身也是一种创造呀!不要怕别人说我们抄袭,作者发表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杂志刊登他们的经验,就是为了传播。学习.移植.组装,有什么不好?只要对学生有好处,这样的移植多多益善!

总之,细读文本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诗意生活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