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会面:总在国有大事时

2016-12-29 02:56
新传奇 2016年45期
关键词:国共两党吴伯雄会面

国共会面:总在国有大事时

11月1日下午举行的“习洪会”是继去年11月7日“习马会”后,国共两党领导人的再次握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此前已实现了九次会谈,本次“习洪会”是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十次会谈。

此次“习洪会”,是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公开阐释中共对台政策。其实,在过去一年多,中央对台政策轮廓已经显现。去年新加坡“习马会”上,习近平当面对马英九表示:“两岸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图为习近平会见洪秀柱

北京第一次“胡连会”:两岸“破冰之旅”

2005年4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又被称为“破冰之旅”。

双方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谈中两党共同体认到坚持“九二共识”,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首次会谈,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北京“胡吴会”: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

2008年5月2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这次会谈国共两党形成的共识,推动两岸关系获得实质进展。同年6月,首次“陈(云林)江(丙坤)会”登场,同年12月,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

两岸航空直航、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启动,标志着两岸交流更加紧密、关系更趋缓和。

北京第二次“胡吴会”:开启两岸经济合作新阶段

2009年5月26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就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谈取得重要成果,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这次会谈对推动两岸关系获得实质进展,开启了两岸“三通”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2010年6月29日,海协、海基两会完成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两岸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北京首次“习连会”:“道路决定命运”

2013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这是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第一次会见中国国民党领导人。习近平强调,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责任。

台湾《联合报》社论指出,连战表达赞同习近平所说的“道路决定命运”,也是赞同两岸的道路,应当即是“不为一党一己之私,不为一时一地之利”的道路。

北京“习吴会”:坚持“九二共识”

2013年6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习近平在这次会谈中提出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及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等4点意见的主张。

双方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会见中,吴伯雄转达了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习近平也请吴伯雄转达对马英九的问候。

北京第二次“习连会”:“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习近平以“两岸一家亲”为主轴发表讲话,期许两岸关系。连战重申“九二共识”,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连战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和谐的生活及安居乐业的环境,是历史公认的事,是正确不能逆转的道路;要共同珍惜、齐心巩固、合力深化,让两岸关系稳固前进,愈走愈远、愈走愈高。他说,两岸关系持续改善的过程中,和平的政治环境会随之逐渐出现,带来更丰富的和平红利。要巩固这些红利,就须更密切、更努方地关注两岸发展,“我们一阶一阶地向上爬,越走越远,越走越高”。

北京“习朱会”:要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这次会谈中习近平提出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5点主张,强调两岸应携手共建命运共同体,双方再次认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北京第三次“习连会”:凝聚中华民族共同抗战氛围

2015年9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应邀来北京出席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九·三”阅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连战等台湾各界代表人士,这是双方第三次会谈。

双方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从“胡连会”到“习连会”,本次会面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意义。尤其是双方对于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的论述,对于未来更好的处理国共在抗战问题上的分歧,凝聚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氛围有很大帮助,。

新加坡“习马会”:开辟两岸前所未有的新局

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见面时互称“先生”,是经双方商定的。以此身份,创造历史。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习近平指明了两岸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际舆论对此次两岸领导人会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开辟了两岸前所未有的新局,是双方就两岸关系未来发出的最强音。

北京“习洪会”:追求两岸和平发展绝不变

“习洪会”是在民进党再执政又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的背景下举行的,是国共领导人进一步重申坚持“一中”原则,反对任何形式“台独”的一次会晤。

习近平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并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六点意见。洪秀柱亦在闭门会谈中说:“这也是自2005年的连胡会谈以来,国共高层的延续性对话,象征两党对于‘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基础不变,双方对于追求两岸和平发展、谋求苍生幸福的宏大目标,也绝不改变!”

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指出的,在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下,国共两党领导人会面,继续保持两党高层互动,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显然对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同胞利益福祉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新京报》2016.11.2、《环球时报》2014.2.19等)

猜你喜欢
国共两党吴伯雄会面
俄古领导人会面
17天内,俄土总统再次会面
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的情报战
会面议程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的工厂法
浅谈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在军事上的合作
吴伯雄大陆行:两岸共同开启和平发展春天
国共两党持久战战略方针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