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知识培训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2016-12-30 17:18潘晓燕
当代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培训

潘晓燕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上海201800)



创新知识培训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潘晓燕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上海201800)

摘要: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推进,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而且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积极配合。营造全民积极学习创新、热心参与创新、勇于实践创新的社会风尚,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从创新知识培训者的角度,谈谈创新继续教育培训对创新人才成长的启示;创新能力的提升与科技、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培训链相互衔接的发展机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创新;培训;人才培养;继续教育

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

1、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任何伟大的创新都与刻苦学习及继承前人优秀的成果有血肉不分的联系。加强创新知识学习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在学习的基础上组建高效的创新团队,是从事创新的基本条件。人才是创新的关键,人才是知识的载体,是灵活运用知识的主体。有时,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但即便是面对很简单的技术细节,也有可能犯低级错误,可能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对创新知识掌握不到位。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在做产品开发时,虽然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完全地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类似产品的设计,而是要学会独立思考,要知道产品设计中每个参数设置的来龙去脉。即便是一个成熟技术中的一个很小的技术细节,可能也包含着很深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及创新知识,一切创新开始于创意,而创意是丰富知识积累后的灵感迸发。专业技术人员所拥有的学习能力、探索精神、质疑精神,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而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知识培训同样迎合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

2、推广和普及创新知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把握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这条主线,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目标需求相匹配,加快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及时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近年来各地纷纷启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知识继续教育培训工程。2011年6月上海市启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知识基础及案例供需科目的继续教育培训工程,该培训项目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研修班三个层级。

截止到2015年10月,上海就有近11万工程类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创新知识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仅对创新内涵有了较准确、全面的理解,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而且对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及科技创新政策有了较好的认识和掌握,增强了参与创新,勇于实践的信心;纠正了以前认为创新只有资深专家、高层人士、单位领导才能做的片面看法;对创新有了系统认识,知道了创新有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小级别、突破性和里程碑式创新,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等诸多档次的不同级别。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无论职位及职称高低,只要有心,就有机会参与创新。同时也明白了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性思考的观念来做决策,为以后在创新活动的实践中规避创新风险,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思维和技法的运用是通往创新之路的捷径

1、思维是创新的钥匙

创新思维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全新的、独特的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高品质的人才与良好的创新思维融合就容易成就良好的创新事业。为使工作进展更有效、问题解决更快捷、方法措施更得力,需克服定势思维和偏见思维,学习掌握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种类繁多,可启发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组合思维等在解决创新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时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新产品投放市场后,都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为了控制风险,大部份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一般都倾向于采用很成熟的技术平台来开发新产品,而不敢贸然采用新技术来开发新产品。从而企业内的技术工作者的创新方向将局限在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在这样的环境下,技术工作者无法培养创造力并充分发挥技术创新的价值。这需要通过学习,明白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这一道理。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学习、训练及应用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力,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2、方法是创新的捷径

创新方法是实践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捷径,是创新思维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在创新过程中的方式、途径、步骤和手段。创新思维中最常用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实践运用中的体现之一为“头脑风暴法”,通过参与者之间的集思广益,热烈讨论技术问题,从而激发创意,寻找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

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因为科技创新价值的实现和眼前利益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大到企业,小到个人,在如何取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问题上,都是一个很纠结的选择。作为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眼前利益主要体现在获得工作报酬和获得职位升迁的机会,总是希望能很好完成企业领导交待的研发任务,为企业创造利润,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待遇。产品开发者的长远利益主要体现在完成产品开发工作的同时,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才能也得以不断完善,产品开发工作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创造力的提升。所以换个角度看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也是相关的,好好地把握现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自身的创造力也能不断提升。

3、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好的创意、新的发明发现需要知识、技能、资源相匹配才能转化为创新的成果,所以创意、新的发明发现及研发与创新间有个“时间差”。创新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它必然要求创新者具有创造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根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创新的价值。无论什么人才,也不论他掌握的知识有多雄厚,但是如果脱离实践,这样的人才和知识是难以创造价值的。所以,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灵活运用的力度,提出新的创意,并在实践过程中将创意变为真正的创新。创意来源于知识,创新实现于实践。

创新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其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在经济领域,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在社会变革中,它就是一场观念意识的改变。重大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生产力,需要好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配合。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是需求和技术共同决定,即市场拉引和技术推动有机结合的结果,市场拉引是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信息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而获取。

三、继续教育培训工程是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加油站

1、人才培养从政策引导开始

为了落实人才强国的战略,2011年,科技部、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签发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启动了包括“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文化名家工程”、“全面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在内的十二项重点人才工程。预计到2020年,设立100个科学家工作室;重点培养和支持300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每年重点扶持1000名优秀创业人才;建设500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设3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在国家层面的各类人才项目基础上,各个地方政府也推出了名称不同的计划和举措,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良好的成才环境基础。

2、创新能力在继续教育中提升

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持“四新”经济的发展,需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四个中心”建设贯穿融合。美国模式下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具备了“三大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政策资源)、“三大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和国际资本)、“三大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新企业高速成长和新产业高效传导)等重要特征。上海应对照这“三大”特征,对接世界前沿、瞄准国家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培训链,相互衔接的发展模式,把培养和引进创新创业人才,聚焦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有机衔接尤为重要。学历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途径,继续教育是育才的重要补充。

上海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专业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普及对工程技术类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创新知识的培训,从而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继续教育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加快构建现代高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对于提升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上海要建国际人才枢纽,实现科创中心建设目标,科技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是重要抓手,通过用才、育才,提高人才群体的创新力。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是增强其创新能力和提升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创新知识培训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创新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利于优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唤醒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规避创新风险,构建创新系统,利用创新政策。

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工程,需要政府政策的激励与保证,需要优质培训机构的辛勤付出,需要相关单位的支持及学员的好学上进意愿。

参考文献

[1]吴寿仁:创新知识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王辉耀:人才竞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3]里德·霍夫曼等: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等:创新者的解答[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胡冬梅)

猜你喜欢
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