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区域生产优势度演变分析*

2016-12-30 02:03吴建寨张建华孔繁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年4期
关键词:优势蔬菜区域

吴建寨,张建华,宋 伟,徐 克,孔繁涛※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区域农业·

中国蔬菜区域生产优势度演变分析*

吴建寨1,张建华1,宋 伟2,徐 克1,孔繁涛1※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近年来,跨区域的蔬菜供应已经成为常态,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供需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新形势下中国蔬菜生产优势度演变研究,对正确引导蔬菜生产布局,推动区域供需匹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省域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蔬菜生产优势度指数,探讨了1995~2013年间中国区域蔬菜生产优势空间格局演变,并分析了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各地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面积、产量主要增加区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增加幅度显著的区域多为西北、西南的边远地区,产量比重北升南降,东减西增。区域蔬菜生产综合优势为东、中、西顺序递减,但东部地区生产领先优势正在逐步减弱,指数平均值下降了0.04,西部地区则上升了0.19; 区域生产优势变动是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农业结构调整、比较收益变化与科技创新驱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应该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优化蔬菜生产布局。东部地区,尤其是大都市区域,应防止生产优势的大幅下滑,保障区域蔬菜有效供给。

蔬菜生产 区域比较优势 中国

0 引言

经济地理学者研究认为,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要素结构等因素的不同,产业区域差异的存在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1]。对农业而言,这种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种植制度和技术,进而推动了农业生产中地区比较优势的建立。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2]。之后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论述了比较优势学说,认为一个国家倘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优势较大的产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换取自己不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就能获得利益[3]。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产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4]。

多年来,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并被国内外研究学者应用到农业领域,指导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外研究人员就分别针对农业生产[5]、农产品加工[6]、畜牧业[7]、水产养殖[8]等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在我国,许多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需求,开展了研究探讨。已有研究在空间尺度上涵盖了国家、省域及市县等单元[9-11],具体品种方面则多针对粮食作物展开[12-15]。蔬菜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之一,少数学者也曾尝试对其生产的地区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如刘雪等在2002年测算了全国层面的蔬菜生产优势度,并提出了生产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16]; 卢凌霄等则专门针对大城市蔬菜品种生产优势进行了分析[17]。

近年来,在政策推动、需求引导、比较收益、科技创新等因素的影响下,蔬菜产地的区域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18],跨区域的蔬菜供应已经成为常态,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供需格局基本形成。面对蔬菜供需的新形势,已有研究在取得价值较高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已有研究或者年份较早,或者针对某一特定类型区域,并且多在某一时间点上做探讨,缺少一定时间跨度的演变趋势分析,缺乏当前新背景下对国家层面上蔬菜区域生产比较优势总体特征的把握,影响了研究结果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因此,开展新形势下中国蔬菜生产优势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变动情况的系统研究,并剖析其驱动因素,对正确引导蔬菜生产布局,有效推动生产增效与区域供需匹配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研究中所用的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源于《1996~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与《新中国农业60 年统计资料》等国家统计局、农业部正式发布的统计资料,地理信息数据源于1: 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在早期,研究者常常利用内部各单元某属性值占评价对象总体对应属性值的比例来建立比较优势评价模型,但这种方法往往不能通过t检验,因此,国外很多学者已经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19-20]。目前比较优势分析研究中应用较多的方法主要包括资源成本系数法[13]、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14]、区位商法[21]等。研究从影响蔬菜生产水平关键因素入手,建立了涵盖两个层次内容的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包括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与效率比较优势指数。

式中 Si—某地区规模优势指数; Svi—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 Sci—该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Svt—全国蔬菜种植面积; Sct—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它反映一个地区蔬菜生产的规模与专业化程度。

式中 Pi—某地区的效率优势指数; Pvi—i 地区的蔬菜产量; Pvt—全国蔬菜产量,它反映出区域蔬菜生产精细化与产出水平。

Ti为正或负值,分别表明该地区蔬菜生产具有或不具有比较优势,数值的大小代表着蔬菜生产优势的高低。

2 蔬菜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

2.1 蔬菜种植面积

1995~2013年,在我国蔬菜单产水平提高30%的情况下,蔬菜种植面积成为推动蔬菜产量提高1.8倍多的主要因素。2013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 088.940万hm2,比1995年增加119.65%。除2004年与2006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各年份基本都呈现持续稳定增加态势,增幅最高的是2000年的14.16%。2010年之前,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初始阶段,作为比较收益较高的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年度增加最为明显,增幅都在7%以上; 2010年之后,蔬菜面积增幅降低,个别年份出现下降,至研究时段的后几年基本维持3%左右。

从各省域间比较来看,河南省蔬菜种植增加面积最为明显, 1995~2013年共增加113.840万hm2,占到全国增加总量的10%,山东、河北、湖南、江苏、四川5省也都在50万hm2以上,以上6省面积增加总量接近全国增加总量的50%。面积增加幅度显著的区域都在西北、西南边远地区,云南省以327%的增幅列各省域第一位,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宁夏、贵州紧随其后,增幅均超过200%。黑龙江与北京是仅有的蔬菜种植面积发生减少的省域,分别减少了2.770万与2.890万hm2,降幅为9.44%与31.79%。在占全国比重方面,有15个省域蔬菜面积比重发生下降,其中,下降最明显的是广东省,近2.5个百分点,江西、黑龙江比重下降也超过了1.5个百分点。云南省占全国比重提高最为明显,为2.1个百分点,河南、河北比重提高也都超过了1.5个百分点。

从南北*南方: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 北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方向看,研究期内北方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436.67万hm2,增幅为124.36%,占全国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 南方种植面积增加701.8万hm2,增幅为116.90%。由于南方地区更具蔬菜生产的自然禀赋,播种面积仍占全国的主导地位, 2013年比重超60%。

东西*东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 中部: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 西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格局方面,东、中、西3个地区的蔬菜种植面积都有增加,其中东部地区增加量最大,为454.740万hm2,中、西部地区基本相当,分别增加340.420万与343.310万hm2; 西部地区增幅最为明显,达到198.04%,东、中部也都在100%以上。西部地区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提高了6.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微降,虽然东部地区占全国比重也降了4.65个百分点,但2013年种植面积仍占到全国的43.83%。

图1 1995~2013年各省区蔬菜播种面积的变动特征

1995~2013年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明显多为耕地较多的传统农业大省,这些省域具备农业生产较好的自然条件,西北、西南边远地区种植面积增幅更加明显,主要是育种、栽培、设施农业等技术推动更大范围的蔬菜种植,使得该类区域蔬菜种植面积的快速增加; 另外,这些地区大规模的后备土地开发资源也给蔬菜种植面积增加提供了可能。

2.2 蔬菜产量

1995~2013年间,全国蔬菜产量变化显著,期末蔬菜产量达到7.3512亿t,增长了1.86倍,年均增加6%。各年份间,年度增幅最高的是1996年的17.09%,最低是2006年的-4.43%。在研究期前段,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推动蔬菜产量具有较高的年度增长率, 2003年以前只有1年低于9%; 之后,蔬菜产量增幅短暂落至2%左右,后期增幅基本保持在4%左右。

研究期内,各省域间蔬菜产量变化差异显著,呈现出经济越发达,产量增加越低的趋势,北京是仅有的蔬菜产量减少省域,天津增产幅度在4.8%,上海、江西两地在60%左右,在全国各省域间处于低水平。产量增加核心区域为黄淮海地区,蔬菜产量增加最多的山东省, 1995~2013年共计增加5963.4万t,占到全国增加总量的12.48%,河北、河南2省蔬菜产量增加5000万t以上。同播种面积类似,产量增加幅度显著的区域都在西北、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以620%的增幅列各省域第一位,重庆、新疆、宁夏产量增幅均超过400%。在占全国比重方面,有15个省域蔬菜产量比重发生下降,广东省最明显,降幅达2.35个百分点,广西、湖北、江西、山东、北京、天津比重下降也超过了1个百分点。河南省占全国比重提高为3.2个百分点,为31个省份中最高,河北比重提高也超过了2.4个百分点。

与1995年相比, 2013年东部地区蔬菜产量增幅达到154.05%,而占全国比重却从56.29%下降到50.04%; 中部蔬菜产量增加181.1%,比重从31.08%稍降至30.57%。西部地区整体增幅最为明显,达338.23%,占全国比重从12.64%上升到19.38%。南北方向看, 2013年北方地区产量增加211.98%,南方增产161.28%,北方产量占全国比重由48.23%升到52.66%。

图2 1995~2013年各省域蔬菜生产比重的变动特征

3 蔬菜生产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3.1 比较优势空间变动

1995年,蔬菜生产具有优势的省份空间布局在南北方向分布相对均衡,东西方向梯度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12 个省(市)中,除海南外的11 个省份具有蔬菜生产比较优势,东部地区省域平均优势度指数为0.37,以天津的优势度最大,为1.04,北京市优势度也达到了0.98,山东、上海、辽宁和广东等省的优势度较高,均在0.3以上,浙江、广西优势度在0-0.1之间; 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各省份在蔬菜生产具有较为明显的劣势,中部和西部的综合优势平均指数分别为-0.15 和-0.32,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图3a)。

较1995年, 2013年蔬菜生产的地区占比较优势省域数量增加1个,达到13个。具体变化方面,海南、河南、重庆3地变为具有生产优势省份。广西、湖北两省生产优势消失。相比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生产优势度的变化差异性更加显著。2013年东部地区各省份中,仅有广西自治区的优势指数为负值,地区平均0.33的优势度指数比1995年降低0.04,尤其是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优势度指数下降均在0.5 左右; 中部地区平均综合优势指数为-0.22,下降了0.07,其中吉林省下降最为明显,达到0.24; 西部地区平均指数为-0.13,虽然仍为负值,但上升了0.19,区域10个省份优势度指数均发生上升,最为明显的重庆市,上升了0.28(图3b, 3c)。

总体而言,研究期内蔬菜生产综合优势度指数发生上升的省份有18个,下降的有13个,平均优势度指数仍为东、中、西顺序递减,但增幅最为明显的省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显著则多在东部地区。

a.1995年蔬菜优势度指数 b.2013年蔬菜优势度指数 c.优势度指数变化图3 研究期内各省蔬菜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变化

3.2 影响因素分析

由前面结果可知,我国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市场区位较好的东部省份,西南、东北是我国蔬菜生产的劣势区。从研究期内变化情况来看,西南地区生产优势增加较为明显,东北地区则有下降趋势,变动的空间差异性明显,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通过影响区域蔬菜面积或单产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期内,受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各地区蔬菜生产的面积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进而影响了蔬菜生产规模优势空间变动。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的建设占用是引起耕地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22],而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这一特征具有明显区域分异性,它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十几年来,耕地减少速率最快的区域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加速率最快的区域集中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23, 24],这种差异性的变化推动了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异。统计资料表明, 1995~2013年期间,在全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9.99%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发生了4.74%的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发生了17.44%与18.19%的增加。

表1 2012年主要农作物经济效益比较

农作物品种水稻、小麦、玉米平均花生、油菜籽平均棉花蔬菜净利润(元/667m2)168.4296.825.262455成本利润率(%)17.9831.221.367.36

由此看出,对农业整体而言,沿海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对发达地区对区域内农业用地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必然也挤压蔬菜产业往中西部落后地区转移。同时,研究表明蔬菜播种面积决策的主要因素是蔬菜的预期相对收益及其变化[25],而对农业结构内部来讲,蔬菜种植一般具有较高的比较利益(表1)。根据国家发改委《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3》,我国蔬菜每667m2均净利润2455元,分别是3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14.57倍、油料平均的8.27倍,棉花的98.2倍; 蔬菜成本利润率达到67.36%,分别是3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的3.74倍、油料平均的2.16倍、棉花的51.82倍,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粮、棉、油。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中西部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向种植经济作物发生转变过程中,蔬菜产业常常会占得先机,蔬菜的面积增加成为必然。研究期内西部10个省市的蔬菜种植面积大增1.98倍,远高于全国的119%的平均增长幅度,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全部增加,平均综合优势度指数增加了0.1717。

另外,从需求端来讲,蔬菜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它的收入弹性高,要求新鲜,产品的新鲜程度对价格影响很大。靠近城市以及交通便利的地区在运输成本、保鲜等方面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尤其是在国家逐步深化推进“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保障区域蔬菜供应的力度加大,这使得东部部分区域、尤其大城市在农业耕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蔬菜也成为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产业。如上海市,蔬菜作为重点发展农业产业,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比例从期始的15%左右,提高了期末的35%,浙江、广东等地蔬菜面积比重也都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这使得这些地区的蔬菜规模优势得到提高。

单产水平直接决定了效率指数的高低,它主要受到蔬菜生产投入与科技进步等的推动。生产资料物质投入一般被认为是我国农产品单产提高的关键因素,蔬菜也不例外。在研究期始,东部地区蔬菜单产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1995年平均单产是西部地区的1.44倍),由于化肥等物质投入对蔬菜产量存在明显的边际效应[26],东部地区后期投入增产效果一般会低于中西部地区。另外,中、西部蔬菜生产自然禀赋明显劣于东部地区,蔬菜生产难度大,成本高,但随着蔬菜种子、栽培、设施等生产科技的发展,自然条件对蔬菜生产的限制得到一定的克服,使得西部地区单产水平得到更快提升。1995~2013年,西部地区蔬菜平均单产提高了47.04%,远高于东部地区的27.93%,这推动了该区域效率比较指数的提高。

在《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中,明确提出了“坚持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即以具有一定生产、市场基础以及资源、区位、资金、技术等优势的产区作为全国蔬菜重点产区”,这对区域蔬菜生产优势的转换产生了有效推动; 另外,其他农业规划中,明确被划为粮食等其他农作物品种的重点生产区域对蔬菜生产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如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大豆的主产区,内蒙古具有小麦生产的优势,这些地区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蔬菜则成为被调整对象,这成为该类地区蔬菜生产比较优势指数下降的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在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各区域蔬菜生产规模优势与效率优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动,进而推动了省域蔬菜生产综合比较优势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动。

4 主要结论

该文通过构建区域蔬菜生产优势度指数,探讨了1995~2013年间中国蔬菜生产优势区域空间格局演变情况,并分析了引起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全国蔬菜生产与播种面积显著增加的大背景下,区域间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性。1995~2013年,全国蔬菜的种植面积增加了119.65%,北方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提高了0.7个多百分点; 西部地区种植面积占全国比重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蔬菜生产比重下降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基本保持稳定。面积与产量主要增加区域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增加幅度显著的区域多在西北、西南的边远地区。

第二,从蔬菜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来看,具有蔬菜生产优势的省域多在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各省份生产优势提高显著。研究期末,蔬菜生产的优势省份为13个,多集中自然禀赋条件好的东部区域; 研究期内,东部平均优势度指数值下降了0.04,中部地区下降了0.07; 西部地区平均指数为-0.13,上升了0.19,区域10个省份优势度指数均发生上升。从总体变化来看,平均优势度指数仍为东、中、西顺序递减,东部地区领先优势正在减弱,西部地区优势度指数增加明显。生产优势的变动主要是受到了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农业结构调整、比较收益变化与科技创新驱动的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讲,蔬菜生产优势转移变化是区域合理分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要求,但由于蔬菜在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特殊性以及消费地域的差异性,在大市场、大流通的供需格局下,生产、运输等任何环节的风险都会在销售端得到积累,销地蔬菜有效供给风险加大,整个产业链的市场风险也变得更加难以有效规避。因此,未来我国蔬菜生产布局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东部地区,尤其是大都市,在科学计算最低保有量的基础上,要紧紧抓住区域蔬菜生产特色,可通过价格基金、蔬菜成本保险、改善蔬菜储运基础设施条件等政策工具确保本地基本生产量,防止生产比较优势的大幅下降; 同时,主销区可通过建立外埠蔬菜基地、订单制度等措施,保证外地蔬菜对当地市场的合理补给,以保障区域蔬菜有效供给。

[1] 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247~251

[2] 吴殿廷. 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41

[3] 高洪深. 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23

[4] Denberger R F.China’s Development Experienc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5] Philip C.Abbott,Robert L.Thompson.Changing agricultural comparative advantage.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87, 1(2): 97~112

[6] Byerlee Derek.Bread and butter issues in Ecuadorian food policy:A comparative advantage approach.World Development, 1989, 17(10): 1585~1596

[7] Itty P.Profitability,efficienc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African cattle meat and milk production:the case of trypanotolerant village cattle production.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5, 14(1): 33~44

[8] Campbell HF,McIlgorm A.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istant water fishing fleets:The Australian east coast tuna longline fishery.Marine Policy, 1997, 21(6): 493~499

[9] 罗其友, 李建平,陶陶,等.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布局中的应用.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2, 23(6): 24~30

[10]李永实. 比较优势理论与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以福建省为例.经济地理, 2007, 27(4): 621~628

[11]吴奇志, 方文红.安徽省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安徽农学通报, 2006, 12(11): 8~9

[12]朱利群, 王静,李静.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作物生产发展外显优势度评价.资源科学, 2010, 32(1): 42~49

[13]张华, 王道龙,屈宝香,等.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区域比较优势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4, 25(2): 13~17

[14]唐华俊, 罗其友.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调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1, 22(5): 34~38

[15]辛良杰, 李秀彬,谈明洪.中国区域粮食生产优势度的演变及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2): 222~227

[16]刘雪, 傅泽田,常虹.我国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7(2): 1~6

[17]卢凌霄. 中国蔬菜生产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分析.经济问题探索, 2011, 12: 46~50

[18]卢凌霄, 周应恒,龙开胜.中国主要城市蔬菜生产的地区优势分析——以黄瓜、西红柿为例.财贸研究, 2010, 1: 58~64

[19]Cantwell J.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Oxford:Blackwell, 1989, 121~136

[20]Dalum B,Laursen K,Villumsen G.Structural change in OECD export specialization patterns:de-specialization and stickines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1988, 12: 447~467

[21]张华, 梁进社.北京“基本部分”测算的经验研究——以区位商法和投入产出分析为基础.经济地理, 2004, 24(6): 816~825

[22]曹银贵, 袁春,周伟,等.中国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省域差异分析.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2): 17~22

[23]赵晓丽, 张增祥,汪潇,等.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3): 1~11

[24]刘旭华, 王劲峰,刘明亮,等.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中国科学,D辑, 2005, 35(11): 1087~1095

[25]王世尧, 王树进.中国省区蔬菜种植面积变化中农户决策行为因素的实证分析.经济地理, 2013, 33(9): 128~134

[26]汪晓银, 赵玉,祁春节.化肥投入与蔬菜产出的边际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30(4): 348~350

CHANG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RGIONAL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CHINA

Wu Jianzhai1,Zhang Jianhua1,Song Wei2,Xu Ke1,Kong Fantao1※

(1.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CAAS/Key Laboratory of Agri-information Service Technology, MOA, Beijing 100081, China;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China)

The scholars of eco-geographers think that regional difference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as to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esource endowment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so o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by researchers at home and abroad aiming to guide agricultural industry layou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great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layout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s of policy promoting, demand guiding, comparative profi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and vegetable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characterized by "big market, great circulation"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in Chi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regional vegetable production for promoting the region matching supply and dem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provincial vegetable planting area and production, the changes of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China during 1995 to 2013 and the major driving factors were discussed by the index of regional vegetable production advantag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s of vegetable planting area and production showed an obviously spatial difference in Chin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Regions with increase of planting area and production were mainly located in Huang-Huai-Hai Plain; and that in the remote areas of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spe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production increased in North and West, and decreased in South and East. The vegetable planting area in Northern China and Western China increased by 0.7% and 5%, respectively, while the vegetable production area in Eastern China decreased by 6%. The vegetable production advantage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from east to west. However, the leading advantage of eastern China was gradually reducing and its index of production advantages fell into 0.04, while the index of western China increased to 0.19.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vegetable production advantag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orient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change of comparative profit, and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n vegetable's circulation, consump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the risk of vegetable industry, especially in sales areas had increased under the pattern of "big market, great circulation". In the future, the vegetable production should b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eastern China, especially the metropolitan areas, should prevent the sharply decline of production advantages to ensure its effective supply of vegetables.

vegetable production; reg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China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426

2015-01-16

吴建寨(1979—),男,山东博兴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资源区划。※通讯作者:孔繁涛(1968—),男,山东滕州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分析。Emai:kongtantao@ caas.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协调度测定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41201599)

S63; F301.24

A

1005-9121[2016]04-0154-07

猜你喜欢
优势蔬菜区域
奇怪的蔬菜
分割区域
矮的优势
蔬菜
画与话
区域发展篇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蔬菜也“疯狂”
区域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