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西装翻驳领翻折线顺直的影响因素探讨

2016-12-30 05:40田广菓朱雪莹弋梦梦刘让同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领子折线样板

田广菓, 朱雪莹, 弋梦梦, 刘让同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女西装翻驳领翻折线顺直的影响因素探讨

田广菓, 朱雪莹, 弋梦梦, 刘让同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以标准六开身女西装的翻驳领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女西装翻驳领翻折线顺直的样板因素进行了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倒伏量和衣身与领子的重叠量对翻驳领造型影响较大。

女西装;翻驳领;翻折线顺直;影响因素

服装能直接反映人的精神面貌,而领子则是服装的灵魂,是装饰服装和衬托面部的重要部件。对于样板精致、工艺复杂的西装来讲,翻驳领的品质是评判一件西装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其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装的整体风格。而且,翻驳领也是西装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在服装研究领域,对于女西装翻驳领的研究始终是研究热点之一。女西装翻驳领的造型问题一般有:翻领与颈部服帖问题、后颈部外翻领线的起翘问题、翻驳领翻折线顺直问题以及翻驳领在前衣身部位的服帖问题。目前,对于前两个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翻驳领翻折线顺直问题以及翻驳领在前衣身处的服帖问题一直有待解决。本文通过实验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1 影响女西装翻驳领翻折线顺直的样板因素猜想

影响翻驳领造型的样板因素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倒伏量;二是领子与衣身的重叠量(即领底弧线的弧度)。本文只考虑样板因素,对于面料因素、制作工艺因素以及后期归拔处理因素等都暂且不予考虑。通过对样板的观察和分析可知,影响翻驳领造型的因素可能有:倒伏量、领子与衣身重叠量、串口线位置、撇胸量。对于女西装,撇胸量实际为省道转移的一种较特殊的形式(省不是指向胸点,而是指向胸围线),其根本的原理和一般的省道转移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撇胸量对翻驳领领型的影响甚微;串口线的位置是根据标准样板制作方法描绘出来的,虽然它与西装翻驳领的翻折线会有交点,但根据经验可以判定,串口线位置对翻折线顺直的影响不大。

因此,最有可能的两个影响因素就是倒伏量和领子与衣身重叠量。基于此,本文通过改变这两个量的大小来制作不同标准六开身女西装,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2 实 验

2.1 材料

选取普通涤棉混纺白坯布(幅宽1 m,厚度0.82 mm)10 m。

2.2 方案

翻领结构的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图1 翻领部分各部位名称

在成衣翻领样板设计中, 为使翻领翻折后达到平伏效果和满足颈部结构的需求,需对其翻折线的形态做相应改进。但是,为了找到影响翻折线顺直的样板因素,本文将每一件西装的翻折线按照样板标示出来,并严格按照标示线对样衣进行翻折。

研究领子与衣身重叠量、倒伏量对翻驳领翻折线顺直程度影响的具体方法为:

(1)选用同一人台和相同的制作工艺制作不同样衣,并保证它们的倒伏量均为1.5 cm,观察并记录领子与衣身在不同重叠量下翻驳领翻折线的顺直情况以及其在衣身前片处的服帖程度,从而得到领子与衣身重叠量对翻折线顺直程度的影响情况。

(2)选用同一人台和相同的制作工艺制作不同样衣,并保证领子与衣身的重叠量均为0.2 cm,观察并记录不同倒伏量时翻驳领翻折线的顺直情况以及其在衣身前片处的服帖程度,从而得到倒伏量对翻折线顺直程度的影响情况。

2.3 样板设计

本文选用女体标准人台165/88A。采用刘瑞璞标准六开身女西装作图方法绘制翻驳领样板,具体如图2所示。样板规格:半胸围44 cm,半腰围35 cm,衣长58 cm,半后领窝弧线长8.6 cm,领座宽2.5 cm,领面宽3.5 cm。

图2 标准六开身女西翻驳领样板图

2.4 步骤

第一步:画出纸样, 按样板精裁衣身、领座和领面,并对4个翻领样板进行比较分析,翻领样板如图3所示。

第二步:用相同的工艺制作方法做出4件不同倒伏量和领子与衣身重叠量的六开身女西装。

第三步:将这4件女西装分别拟合在相同的165/88A人台上,完全按照样板翻折线的位置在服装翻驳领上做出标记,并将每件服装的领子按标记线翻折,通过观察可得到每个翻驳领翻折线的顺直情况以及其在前衣身处的服帖程度。

图3 翻领样板图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观察比较具有不同倒伏量和领子与衣身重叠量的女西装翻驳领可知,不同倒伏量对翻领后中部分的服帖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不同的领子与衣身重叠量对翻驳领翻折线的顺直和翻驳领在前衣身处的服帖程度也产生了影响,如图4、图5所示。

重叠量0.2 cm 重叠量-0.2 cm 重叠量0图4 倒伏量为1.5 cm时不同重叠量的翻驳领对比

倒伏量1.5 cm 倒伏量3 cm 图5 重叠量为0.2 cm时不同倒伏量的翻驳领对比

由图4可知,领子与衣身重叠量取0.2 cm时,翻驳领的翻折线(在串口线处)非常顺直,而且翻驳领在前衣身处的服帖程度很好,没有出现外翻或拉紧现象;领子与衣身重叠量为0时(不重叠),翻驳领的翻折线

(在串口线处)出现转折,而且此时翻驳领在前衣身处不服帖。领子与衣身重叠量取-0.2 cm(不重叠反而分开)时,翻驳领的翻折线(在串口线处)不顺直并出现明显的转折,此时翻驳领在前衣身处的服帖程度较差,几乎远离衣身。

由图5可知,倒伏量为1.5 cm时,翻驳领的后领窝与颈部的服帖适中,翻领在后领窝处没有出现起翘,并且翻驳领在前衣身处比较服帖;倒伏量为3 cm时,翻驳领的翻领部分远离颈部,并且翻驳领在前衣身处很不服帖,几乎离开衣身单独存在。

4 结 语

衣身与领子的重叠量是影响翻驳领翻折线的重要因素,当重叠量小于0.2 cm或为负值时,会使翻驳领翻折线(在串口线处)发生转折,从而导致翻驳领的翻折线不顺直,同时会使翻驳领在前衣身处不服帖。倒伏量是影响翻驳领在后领窝处与颈部服帖程度的重要因素,适当的倒伏量能使翻驳领造型精致服帖。

[1] 周莉,张翎,李彦云.影响西装翻领服帖度的样板因素[J].纺织学报,2007,28(5):100-103.

[2] 尚雅曼,李彩旗,杜雪勤,等.影响翻驳领结构变化的因素[J].山东纺织经济,2013(2):52-54.

[3] 陈满红.女西装领简做工艺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1(7):96-97.

[4] 冯洁,张鸿志.翻驳领纸样的参数化设计[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6,25(5):79-81.

[5] 吴春胜,吴巧英.翻驳领造型与结构关系的探讨[J].杭州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9,11(1):58-62.

[6] 王红歌,张文斌,张道英.翻驳领结构设计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江苏丝绸,2006(3):14-16.

[7] 张中启,张欣,刘驰.翻驳领合体性结构设计的探讨[J].四川丝绸,2007(2):38-40.

[8] 徐强.驳领的造型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2,24(1):27-30.

[9] 周悦.从着装效果看面料厚度对翻驳领倒伏量的影响[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2,20(3):309-312.

(责任编辑:姜海芹)

The Discussion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aight of Break Line in Flip Collar of the Female Suit

TIAN Guang-guo, ZHU Xue-ying, YI Meng-meng, LIU Rang-tong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The flip collar of standard six open female suit is used as the studying object.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raight of break line in flip collar of female suit are analyzed ,some related experiments have been done and the result of these experiments proves that:the looseness of flip collar and the overlap amount between body piece and collar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culpt of flip collar.

female suit; flip collar; the straight of break line; influencing factors

2016-06-17

田广菓(1991-),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性服装。

1671-6906(2016)06-0045-03

TS941.61

A

10.3969/j.issn.1671-6906.2016.06.009

猜你喜欢
领子折线样板
平面分割问题的探究之旅
打造辣椒种植“样板田”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折线的舞台——谈含绝对值的一次函数的图象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衣物叠放有规可循(二)
折线
折线图案
不洗脖子
父亲的假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