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受众对华语类型电影的审美接受

2016-12-30 16:29李志方
青年时代 2016年19期

李志方

摘要:类型电影是商业电影的主要表现形式,模式化的情节、脸谱化的明星和相对稳定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巨大的票房价值。在华语类型电影的发展演进中,通过虚拟的画面和灵动的音符营造出如梦如幻的影像世界,满足着电影受众的观影偏好和审美情趣,也逐渐培育出不同类型电影的典型受众群,成为华语电影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电影受众;华语类型电影;审美接受

类型电影一般都迎合观众的某种感官和情感的需要,或呈现给观众一个视觉的盛宴,或宣泄观众的某种情绪,或表现他们的理想和欲望,或为现实中烦躁不堪的人们创造一个可以暂时忘却一切的梦幻环境。好莱坞就是一个巨大的造梦工厂,在类型电影的生产过程中巧妙地将爱情、动作、伦理、科幻等元素有机结合,重视本土文化传承和海外市场需求,利用全球化的视野打造出一部部风靡世界的经典之作,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迎合全球观众的审美视野和圆梦情结,完成了类型电影的华丽转身,占领了全球的受众市场。华语类型电影与电影产业高度发达的美日韩等国相比,发展理念还相对滞后,题材老套、故事重复、剧情粗俗和盲目迎合西方观众口味而失去传统文化内核等因素都造成了华语类型电影创作上的美学失衡,逐渐脱离电影观众的审美期待视野,影响到海外观众对华语类型电影的信心,损害到电影受众对华语类型电影的审美接受。

近年,华语青春题材电影接踵而来,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青春类型片”的观影热潮,《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何以笙箫默》、《栀子花开》、《左耳》、《后会无期》、《小时代》系列等影片充斥着荧屏,通过臆想式的剧情和碎片化的情节勾勒出新一代青年人在浮华都市背景下的心灵画卷,赤裸地表现了现代都市青年放荡不羁、拜金炫富、缺乏责任与担当的非主流形象,与中国主流价值取向发生冲突,一味迎合国内大众的审美趣味,却在海外电影市场频频遇冷。以《小时代1》为例,在国内粉丝群的疯狂追捧下,在一片争议与谩骂声中最终以4.84亿元完美收官,但在北美市场却只获得2.35万美元的票房份额,着实值得中国电影人深刻反思。

为改善电影受众对华语类型电影的审美接受能力,培育适合华语电影文化的典型受众,提升受众审美期待视野,华语电影人必须充分考虑电影受中国的文化水平和消费偏好,建立分层次、分区域的受众细分系统。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中国电影在产品的类型化方面能更多样,“目前的中国市场,40岁以上的观众比较少,所以我们就要想如何满足更多年龄层次、更多知识背景观众的需求,按照这样的需求拍摄更多不同类型的影片”,这与学界观点“在考虑电影推向市场时,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将其纳入电影销售策略,分区域分层次培养受众群”一致。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电影属于大众传播媒介,也是社会文化的艺术载体。如果说电影创造了受众,那么受众也创造了电影。因为,没有受众对电影的观赏、评价,没有受众的参与,电影永远也不能兑现它的经济、文化和审美价值。所以,受众是电影的催化剂和生产者,并不仅仅是电影意义的接受者,受众应该是与电影“同生同体”的。

电影生产者针对受众的性格、喜好和个人背景划分出不同层次和类别受众群体,结合电影市场的发展规律和受众的观影体验创作出不同样式的商业类型电影,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逐渐培育出属于某种电影类型的受众群体。

首先,在类型电影受众的培育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本土明星的巨大号召力吸引受众,不同类型的电影邀请不同风格的明星加盟,针对明星个人特点设计故事情节和表演动作,迎合观众对明星的崇拜心理和审美预期,从观众对演员的追捧中培养典型受众群体,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和谐统一。

其次,华语类型电影要满足观众的“做梦”心理和未偿宿愿,引导受众把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压抑在观影过程中进行释放,通过现实与电影中的角色置换实现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升华,真正服务于受众的内心需求。

第三,研究海外传播受众的观影兴趣,满足全球观众对中国社会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更好地传播华夏文明的多元性和现代性,华语类型电影要进行大胆的理念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武侠功夫电影的视觉奇观,从民族文化和普世情感出发,迎合全球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审美想象,获得更广泛的审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