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红楼梦》音乐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探讨

2017-01-03 18:19吕清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艺术特色作曲家红楼梦

吕清

[摘要]文学巨作《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倾其所有精力与毕生经历的一部伟大小说,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和艺术性的经典文学上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而《红楼梦》这匹千里马在1987年被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先生挖掘出了巨大的音乐价值,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创作的全剧音乐旋律优美、主题鲜明,将《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思想与情感重新演绎了出来,被认为是最精彩的红楼主体音乐,至今还被广大音乐爱好者传唱。

[关键词]王立平;作曲家;《红楼梦》;艺术特色;创作思想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7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81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所以不断地有艺术家通过创造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对其进行演绎,其中87版电视剧《红楼梦》就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对传统文化的致敬,该音乐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情深意切又优美动听,蕴含丰富的哲理和文化品位。基于此,本文对王立平创作《红楼梦》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创作思想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王立平的作品简介与个人风格

(一)作品简介

王立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与艺术家,既富音乐才华又饱读文学诗书。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影视音乐作品,个人代表作主要有:纪录电影音乐《鸽子》、《潜海姑娘》等;故事片音乐《少林寺》、《香魂女》及《戴手铐的旅客》等;电视片音乐《太兴丰碑》、《生命科学探索》等;电视连续剧音乐《聊斋》、《花木兰》、《李大钊》和《红楼梦》等;歌曲《牧羊曲》、《驼铃》、《大海啊故乡》及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与《葬花吟》等。

(二)个人风格

王立平的作品词曲兼长,旋律曲折委婉、优美大气,在语言中又蕴含了朴素美、含蓄美和内在美,民族性与情感色彩浓重,在朴实无华的音调中却给听众带来了一种从生命深处发出的咏叹和呼唤,能引起倾听者内心的共鸣,即如闻自己生命律动、如听乡音、如说人生长短的哀叹。王立平先生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真诚对待生活,能为人民创作是我的幸福与责任。”也是这样的一种严谨、认真又对音乐饱含热情的态度,才使得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深入人心。

二、王立平关于《红楼梦》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红楼梦》音乐是作曲家王立平为1987年版的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所谱写的作品,同时也是作曲家王立平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全剧音乐主题鲜明、凄婉深沉,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艺术特色,使人听起来便走进了小说中描述的那个时代,感到自然又亲切,音乐旋律随着丝竹、管弦慢慢流出,带来了一场听觉上的艺术盛宴。

王立平的《红楼梦》全剧音乐保留了我国传统的五声音阶特色,即“宫、商、角、徵、羽”,又在使用了古典不常用的“7”这个半音上有所突破,使所有乐曲听起来更加哀怨和委婉。如在乐曲中运用的“古琴”和“云钟”,代表着红楼梦女主人公的叹息;二胡及弦乐等,体现了一种低吟与哀怨;古琴的运用使得音韵中增加了女主人公命运多舛的哀婉,这是民族乐器最擅长表现的艺术特色,所以王立平利用多种民族乐器更好地表现出了名著《红楼梦》的全篇主题,旋律优美又情感动人,具有极高的震撼力和艺术价值。

三、关于《红楼梦》音乐的创作思想

王立平在创作《红楼梦》这部音乐作品时,不仅与个人艺术风格息息相关,而且与王立平对《红楼梦》原著艺术思想上的理解也是密切联系的。

(一)音乐创作基调的确定

自《红楼梦》一书公布于世,被世人广泛阅读并深入研究后,书中的艺术形象已经被逐渐肯定化,其中主要人物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也都有了自己的想象,而这部名著里面并没有出现具体的音乐音符,作曲家只能根据自身的音乐素养及对该名著的理解,来进行透明的音符进行谱曲。王立平先生在接受为《红楼梦》谱曲的任务时说,“我一生为人谨慎,不铤而走险。如果说当初做了一件胆大妄为的事,就是我决定为《红楼梦》作曲。”在面临巨大的压力状况下,王立平反复思量确定了该音乐的基调——“满腔惆怅,无限感慨”,即音乐中既要表达出古人的惆怅,又要反映出现代人对书中那个时代的感慨。抱着对音乐这样的想法,王立平初步确定好了《红楼梦》这一音乐的创作基调。

(二)音乐创作风格的确定

创作的过程不仅是创作者对作品进行体验、品位的过程,更是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对该作品进行反复的推敲、对原著的创作意图进行仔细品味及对人物性格及命运进行深入理解后,王立平先生将《红楼梦》音乐的创作风格初步确定为真正中国的,能让人们摆脱掉心中的那个林黛玉和贾宝玉,理解且能接受音乐中塑造的真正的人物的形象。且这部音乐作品不能太接近戏曲、民歌与说唱,也不能太靠近流行歌曲、艺术歌曲及歌剧,只能是专属于《红楼梦》的一种语言及风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沟通故事人物和现在的听众,才能真正地把《红楼梦》这部作品中的传统文化诠释出来。

(三)音乐主题曲的确定

《红楼梦》中的歌曲种类众多,主要以描写人物命运为主,如《葬花吟》,主要吟唱林黛玉的才情;《枉凝眉》,描写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再如叹晴雯的《晴雯歌》和写香菱的《叹香菱》等,如何才能通过音乐表达出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是王立平在作品创作中首要思考的问题。王立平通过翻阅《红楼梦》的各种版本,最终确定了以《枉凝眉》一曲作为《红楼梦》全剧的主题歌,一是揭示了林黛玉与贾宝玉爱情的主线;二是预示了爱情中的悲惨结局;三是词句的优美,歌词可咏可叹。该首音乐体现了王立平对《红楼梦》主题的正确理解,得到了音乐专业人士及评论家、学问家的一致认同。

四、王立平关于《红楼梦》音乐的创作方式

(一)以民族风格的音乐话语为基础

第一,《红楼梦》全剧音乐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的五声音阶特色,采用了传统风格的方式言叙,并在其基础上采用了五声性的音调,使旋律更具特色,对人物的情感表达上更加多样化及整首乐曲听起来更加委婉哀怨。第二,《红楼梦》的主题音乐主要是以歌曲的表现为主,出现了大部分的场景音乐和转场音乐,所以王立平创作了大量的线性化旋律,在曲子上具有主观性强、抒情性强和歌唱性强的艺术特点,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某些相关的人物情感交流和情绪变化。这种线性旋律在创作时,代表了作曲家对原著文化意蕴的深层次的领悟,也是王立平主观上对《红楼梦》情感的表达,从而使得主题音乐与《红楼梦》书中人物的命运及情感互相渗透,形成和谐的精神与理念共鸣。第三,《红楼梦》音乐创作中运用了民族乐器,这些乐器在配置上都充满了写意式的色彩。王立平在作曲中主要采用了一种或者两三种乐器,如一位诗人在云淡风轻地吟唱着旋律,带来了一股清新文雅又朴实纯净的民族之风,如《香菱悟诗境》场景中古筝的轻语及《黛玉别父进京》场景中有箫的独白,这些乐器的使用使听众更能融入到其中。

(二)以表现悲情的关学为原则

《红楼梦》音乐上独特的艺术特色,因为在其独特的文化语境中,王立平内心有一种超然的情怀,是他在潜心钻研中收获到的感悟,即“满腔惆怅,无限感慨”,这是一种表现悲情的美学,以悲情美为音乐审美取向,从而创作出了以悲情表现为美的《红楼梦》音乐,表达了一种细腻含蓄而不受约束的内心情感,使得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和情感表达在自然之中流露出来,符合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如《葬花吟》的凄美感伤、《叹香菱》的悠长悲切及《分骨肉》的坦荡悲凉等,每首音乐都有各自不同的情愁悲愁,正是这样的惆怅与感慨,王立平才将美学情怀作为创作原则,将《红楼梦》音乐融入了这种悲剧性的且无法解脱的惆怅与感慨中,一遍一遍的勾住了众人的心弦。

结束语

《红楼梦》音乐作品的一出世,便成为了影视音乐中的典范之作,其成功背后是王立平作曲家独特的音乐创作思想和音乐叙事方式,即音乐创作基调的确定、音乐创作风格的确定及音乐主题曲的确定,而以民族风格的音乐话语为基础与以表现悲情的美学为原则的创作方式,使得创作出的红楼梦音乐,极具民族性与情感性,给听众带来了一场撩人心弦、独具风格的艺术盛宴,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顺应了中国民众的审美心理与音乐爱好。《红楼梦》音乐从孕育到今天,仍被大众认可与喜爱,并且清晰又长久的保存在心中,可见其独特、隽永的艺术魅力。

(责任编辑:桂杉杉)

猜你喜欢
艺术特色作曲家红楼梦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