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涵养学生的价值观

2017-01-04 08:14顾瑾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规则道德德育

顾瑾玉

作为一门有着独特育人功能的综合性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在课程改革的十多年中,围绕如何落实德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由此,我们针对在落实学科德育中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小学德育课程强调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但并不是指要完完全全地还原儿童的生活。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儿童此时所过的生活都不能代表其生活的全部,但这种特殊的课程学习生活又与儿童的其它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一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不是一无所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前,教师应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对内容的掌握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层面,要通过教学不断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价值观念。

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在价值多元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但在引导中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避免用成人的观点去代替、规范儿童的价值观,而应该从儿童的自身生活出发,要引导学生在活动和生活中去体验、理解、感受,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经验,构建自己新的价值观。二是避免用既定的道德知识来代替道德认知。道德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只是学生提高道德认知能力的基础。比如,在规则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规则的相关知识,而且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情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为什么在不同的场所要制定规则”“规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不遵守规则的结果会怎样”,提高学生对规则问题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树立规则意识,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因此,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在教学中对儿童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要充分了解儿童,寻求引导的起点;二是关注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三是巧妙设计活动,引发价值冲突;四是精心创设情境,渗透价值观念。

教学要从简单问答走向有效的沟通与对话

当代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教授特别提倡:“德育课堂要引导对话和交往的进行,把它看做是生成新的意义世界的重要过程,要培养儿童具有对话和交往的正确意识,使他们既善于表达和肯定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同样也能善于向他人学习,不断改变和提高自我。”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满堂问”替代了“满堂灌”,这样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封闭的交流,学生仍然是教学活动的被动参与者,并没有体现师生对话的真正有效。

因此,建议教师,一要重新审视师生之间的关系,从平等和尊重的角度,认识自我角色。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要学会更多地鼓励、接纳学生的想法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二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时,要明确活动的目的,了解活动的方式与步骤,注重学生行为、情感、思维的全面参与。三要通过有效问答实现有效对话。对话虽然不仅仅包括问答,但有效的问答可以成为对话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善于鼓励学生提问、表达,还要善于引导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课堂交流从单一的师生互动到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

教学要促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德育课程可与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紧密结合;关注农村地区学习资源的配备与建设,鼓励教师依据本地区特点,就地取材,创造性利用已有资源进行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猜你喜欢
规则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