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2017-01-05 00:50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灌流终末期净化

徐 震

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

徐 震

目的 比较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8例ESRD患者分为血液透析A组、血液透析滤过B组、血液透析灌流C组,各26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第6个月末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C( LDL-C)、高密度脂蛋白-C (HDL-C)水平变化。结果 A、B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TC、TG、LDL-C、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在治疗后的TC、TG、LDL-C、H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 采用血液灌流方式治疗ESRD患者,其效果明显优于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且血脂代谢更为稳定,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灌流;终末期肾病;血脂代谢

终末期肾病(ESRD)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患者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1]。在ESRD早期可无明显不适,但随着肾功能下降,毒素在体内进一步蓄积,可引起如恶心、呕吐、胃纳差、水肿等尿毒症症状,且可出现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治疗ESRD上得到广泛应用,明显改善了ESR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2]。但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因此,血液净化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预先分析已成为评估患者在治疗时耐受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ESRD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肾内科2014年11月~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ESRD患者,男51例,女27例,年龄26~71(47.8±6.2)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均行血生化常规、肾脏B超等检查,排除糖尿病、原发性高脂血症或肝硬化患者,无血液透析禁忌症者。将78例ESRD患者分为血液透析A组、血液透析滤过B组、血液透析灌流C组,各26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低通量聚砜膜透析器F6及Fresenius 4008 B血液透析机进行透析;B组采用贝朗血液透析过滤机及聚砜膜血滤器F60进行透析;C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进行串联性血液灌流2~3 h。3组患者每周均透析3次,且每次透析时间持续4 h。在治疗过程中,3组患者除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降压药、钙剂、铁剂等治疗药物外,均未服用任何降血脂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每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

2 结 果

2.1 A组2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1。 A组26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1 A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2.2 B组2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2。 B组26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2 B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2.3 C组2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见表3。 C组26例治疗6个月后,患者TC、TG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C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比较

3 讨 论

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有效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且过程较长,能促进体内的毒性物质外排,但持续性透析容易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3],这可能与患者体内血脂代谢异常有关。一般情况而言,ESRD患者脂质异常主要表现为TG水平升高,其会加剧非脂化脂肪酸形成及提高血管内膜通透性,使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到细胞内,从而激活血小板的聚集效应,引起血栓的形成,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其会伴随心肌供血不足,患者容易出现因缺氧、缺血所导致的心脏骤停等不良反应[4]。本研究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透析方式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如何降低由透析所引发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在通过透析治疗后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于改善血脂的异常代谢无显著作用。两种方式相比较而言,血液透析滤过还能清除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据相关文献记载[5],血液透析滤过可改善贫血、营养不良及炎性反应等不良状况,且还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及促进微球蛋白的清除。在相关临床流行病学的资料中亦证实,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降低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病死率,从而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两种方法如用于干预尿毒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均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近年来,在临床治疗ESRD时医生常采用血液灌流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此方法不仅能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还能够有效纠正酸碱平衡、水及电解质的紊乱[6]。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ESRD患者经此方法干预后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虽然3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有所下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子,但是HDL-C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保护因子,一般情况下HDL-C>1.04mmol/L为正常水平,如HDL-C水平下降就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在临床透析过程中,建议全面科学评估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以此提高透析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采用血液灌流方式治疗ESRD患者,其效果明显优于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两种方式,且血脂代谢更为稳定,从而降低了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学敏.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5):802-803.

[2] 汪鹏,张翠萍,任伟,等.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营养及血脂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9):1099-1102.

[3] 刘新君.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血脂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1):28-30.

[4] 周小春,王俭勤,王晓玲,等.强化调脂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2013,12(9):475-478.

[5] 马美.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14,40(11):18-19.

[6] 尹道馨,张东亮,刘文虎.血液透析滤过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0(2):154-160.

(2016-09-28收稿 2016-11-27修回)

(本文编辑 刘喜元)

274700山东省郓城县诚信医院肾内科

R 459.5; R 692.5

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6.058

猜你喜欢
灌流终末期净化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臭屁净化丸(中)
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为什么做了血透还要做血液灌流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身心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