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卧床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17-01-05 08:43萧佩多陈润芳徐连芳黄丽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髋部卧床肺部

萧佩多 陈润芳 徐连芳 黄丽芳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325)

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卧床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萧佩多 陈润芳 徐连芳 黄丽芳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325)

目的 探讨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22例,其中在术前或术后,存在或出现并发症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指导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08例,其中在术前或术后存在或出现并发症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基础上给予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治疗及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坠积性肺炎、腹胀、便秘等并发症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及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促进康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离床坐; 康复护理

Elderly; Hip fracture; Seat away form the b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世界各国家正在不同程度地进入老年社会,201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8.38%,预计2020年达到11.83%[1]。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骨折患者相应增加,老年骨折患者是多种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2], 髋部骨折后使老年患者不能下地行走、负重、失去正常活动能力,长时间卧床易引起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痴呆、等并发症[3],这些并发症是造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术后如早期活动,可减少因卧床引起的并发症[4],因此控制或降低患者并发症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入院后存在或发生并发症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在常规功能锻炼基础上进行早期离床坐,从而治疗、预防及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促进康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1年1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22例,在术前或术后存在或出现并发症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肺部感染32例,腹胀30例,便秘32例。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入住我院骨科老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108例,在术前或术后存在或出现并发症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肺部感染28例,腹胀26例,便秘28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25例;年龄65~97岁,平均年龄(78.9±8.3)岁;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股骨头置换5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4例。观察组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65~99岁,平均年龄(79.2±9.5)岁;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例,股骨头置换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1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2例。纳入标准:年龄≥65岁的髋部骨折患者,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予行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术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诊断、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术后麻醉作用消退后6 h即指导患者床上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行踝、趾关节主动屈伸练习,10~20 min/次,3~4次/d,上肢肌力练习,如握拳、各关节活动,指导行深呼吸、有效咳嗽。术后第1~2天增加股四头肌、臀肌等长收缩练习,每次持续10 s再放松,10~20次/h。术后第3~5天行缩唇呼吸、挺胸运动、吹气球训练。髋膝关节屈伸、直腿抬高锻炼(屈膝0~30°,屈髋<90°),先被动后主动训练,每次10个动作,3~4次/d。术后第6~7天行下肢外展、内收(不超过躯体中线)、后伸活动,由被动逐步过渡至主动运动,每次10个动作,3~4次/d。术后第8~10天协助扶助行器不负重行走、上下楼梯练习。术后第11~14天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训练,例如如厕、穿脱裤、鞋等。主管护士每天按照功能锻炼路径对患者实施康复教育、指导,36例患者均能按照计划完成锻炼。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功能锻炼路径基础上,术后第2~3天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情况:心率<100次/min、血压90~140/8.0~12.0kPa(60~90 mmHg)、血氧饱和度>95%,无头晕,协助患者离床坐,有19例患者术后第2天生命体征平稳离床坐, 11例患者术后第3天生命体征平稳离床坐。准备一高65 cm的扶手靠背椅,椅前有活动餐桌,坐垫左右可升降以调节大腿高度,防患侧屈髋过大,椅背配有安全带防跌倒。坐椅前30 min予患者口服止痛药,双人协助患者离床坐在扶手靠背椅上,患肢不能越过中线或屈髋超过90°,系好安全带,做好保暖及各管道安全保护、固定等措施,每天坐2次。第1天每次坐40 min,患者能耐受后每天延长20 min,直至每次能坚持坐2 h。指导患者在坐位行深呼吸、有效咳嗽活动,行踝关节屈伸、抬腿30°等功能锻炼。同时利用坐位时间协助患者进食、排便,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头晕、伤口疼痛等不适,锻炼时间以患者不觉疲劳及伤口疼痛加剧为准。患者均能配合按计划完成锻炼,生命体征平稳,无脱管或因疼痛拒绝锻炼等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术中至术后两周内肺部感染、腹胀、便秘发生情况,由固定的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价。(2)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时间,为咳嗽咳痰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3)观察两组患者腹胀及便秘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软件包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时间(咳嗽咳痰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1。

d

2.2 两组患者腹胀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见表2。

d

2.3 两组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见表3。

d

3 讨论

3.1 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对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退化,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咳嗽无力,唾液分泌减少,呼吸道自净作用降低。长期卧床使患者胸廓、横膈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分泌物滞留于气管、支气管内,严重影响肺通气功能,极易造成肺部感染。临床中多强调老年骨折术后患者卧床期间早期进行床上功能锻炼,术后5~7 d才下地站立至行走[5],而忽视床上功能活动仍是一个卧床状态。卧床时横膈上移,胸廓运动受限,潮气量减少,咳嗽反射减弱,痰液无法正常排出,易致坠积性肺炎,造成肺部感染[2]。即使给患者取床上坐位仍难以使躯干保持端正,容易出现躯干后仰,呈半卧位姿势,令躯干屈曲,下肢伸肌痉挛,因此不主张采取床上坐位代替离床坐。早期离床是预防各种并发症最积极和有效的方法[3-4],本研究早期予患者坐位,令胸廓和膈肌活动度增大,增加肺通气和肺活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6]。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改善时间(咳嗽咳痰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对患者腹胀的影响 骨科患者因环境、生活习惯、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腹胀发生率为50%~70%,多在伤后3~12 d发生[7]。术后腹胀令肠道功能受到抑制,卧床时消化道淤血、肠蠕动减弱,常致恶心、食欲减退、腹胀等,不利于患者康复。早期离床活动能促使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当患者有坐位时,增加肠蠕动。两组患者腹胀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对患者便秘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受疾病本身的影响和患者生活习惯的改变,绝大多数患者都会有便秘症状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卧床缺乏运动、不适应床上排便、肠道蠕动减慢,大便滞留时间过久,粪便中水分被再吸收致干结不能正常排出。在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便秘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早期离床护理干预能促使肠蠕动早日恢复,促进排便通畅。当患者有便意时给予坐位,可利用重力和增加腹压促使排便。两组患者便秘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改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进行早期离床坐运动应注意评估离床前患者生命体征,协助离床时做好管道保护,防脱管,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同时早期予患者坐位,有利于躯干的伸展,保持肌肉的正常张力,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及精神状态的改善。通过早期离床坐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及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肺部、泌尿系感染及腹胀、便秘等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达到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 Mouhsine E,Garofa1o R,Borens O.et al. Blanc CH.Acul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acetabular fractures in the elder1y: 1 1 patients followed for 2 years Acta Orthop Scand.Osteoporos in,2002,73:615-618.

[2] 杨廷莲. 老年骨折患者120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209-210.

[3] Johnston CC.slemenda Cw,Osteoposis in the eldhy[M].In Appil DF,Hayes WC,eds.Prevention of falls and hip fracture in the elderly.Rosement IL,1993.33.

[4] 李军,王春生,周晓庆,等.治疗方式和行走能力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7,20(1):6-7.

[5] Kamineni S, Morry BF. Distal humer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noncuslom tolal elbow replacement.J Bone Joint Surg(Am),2004,86:940-947.

[6] 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1-24.

[7] 阳世伟,罗静,殷磊,等.骨科卧床病人便秘原因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5):331-332.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课题(编号:A2012804)

萧佩多(1977-),女,广东东莞,本科,副主任护师,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陈润芳,E-mail:280726524@qq.com

R473.6

B

10.16821/j.cnki.hsjx.2016.09.012

2015-11-28)

猜你喜欢
髋部卧床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