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

2017-01-05 08:44李阳刘淑玲乐文洁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出血性肢体脑梗死

李阳 刘淑玲 乐文洁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060)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

李阳 刘淑玲 乐文洁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060)

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护理

Cerebral infarction;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Nursing

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指急性脑梗死后并发脑内出血[1]。按照Berger影像分型将其分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和脑实质内血肿(Parenchyma haematoma,PH)[2]。HI指梗死区内的点、片状出血,无占位效应,PH指梗死区内存在血肿,伴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在国内外的报道中,脑梗死的患者出现HT的数据也在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致死率及病残率高,做好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我科自2013年9月-2015年9月共收治HT患者48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科收治HT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37~83岁,平均(67.04±9.17)岁;住院时间(11.69±3.36)d;其中HI 45例,10例入院时即为出血性梗死;PH3例,均为住院期间并发颅内出血。全部患者经影像学证实符合HT的诊断。

1.2 治疗 对于HT发生原因,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目前认为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高脂血症、应用溶栓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脑梗死的面积和部位有关。本组病人合并高血压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18例,冠心病患者10例,房颤患者9例,高脂血症患者1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2例。内科保守治疗是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予脑梗死及脑出血的治疗方法相结合;以营养脑细胞和改善脑代谢治疗为主,酌情应用脱水药及改善脑循环药物,同时积极抗感染,预防并发症治疗。当出血量较多,转化为PH时,达到手术指征予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患者4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3例转至外科手术治疗。两种类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两种类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基本情况 例

1.3 结果 本组48例患者,好转41例,死亡7例。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对于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发现HT的先兆表现,当原有的脑梗死症状加重时应警惕出现HT的可能,本组38例入院后并发HT的患者中意识障碍加重11例;肢体麻木、偏瘫、偏盲、眩晕、呕吐加剧者13例;头痛加剧者7例;出现局限性抽搐者2例;无明显症状改变经复查影像发现者5例。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溶栓药物时要观察口腔、皮肤黏膜及消化道有无出血症状,同时监测患者的出入量、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等,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做好相关检查及给药治疗和必要的抢救工作,并做好护理记录。

2.2 用药护理 护士应掌握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遵嘱正确给药,并做好观察、解释工作。如予降压药者,要注意监测患者血压情况,维持于比较稳定的水平,防止过低加重脑梗死或者过高引起出血增多,目前临床上常将血压调整到发病前的水平。同时加强对静脉的保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如需长期输注渗透压高的药物或pH值极限的药物,如脱水药:20%甘露醇(渗透压:1 100 mOsm/kg),胃保护剂:奥美拉唑(pH:10.3~11.3)等,如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适当缩短保留时间,同时予氦氖激光照射穿刺处静脉,必要时给予深静脉置管,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管路维护。

2.3 基础护理

2.3.1 治疗环境 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治疗环境,严格限制探视人数 ,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发病早期绝对卧床休息,持续氧气吸入,头部予医用冰帽物理降温保护脑细胞,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3]。床头适当抬高,既保证脑部血液的供应,又减轻脑水肿,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和肢体功能位。

2.3.2 饮食指导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清淡、易消化饮食,多进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各种原因导致不能经口进食水者,遵医嘱给予留置胃管,根据患者情况及时与营养师沟通,保证营养合理,掌握鼻饲的注意事项,做好鼻饲患者的护理。

2.3.3 生活护理 每天进行温水擦浴,红花和艾叶混合中药水泡脚以保证患者的舒适、清洁,同时促进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脏、湿的衣物及时给予更换,及时清扫床上碎屑,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每日进行两次口腔护理及会阴擦洗,预防感染的发生。

2.3.4 心理护理 与单纯性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相比,HT患者心理问题相对更突出,大多出现焦虑、恐惧及担心预后等。本组10例患者出现抑郁、焦躁情绪,当然还有部分病人由于言语障碍等原因未表现出来。在护理过程中,要求护士更加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给患者讲解以往恢复良好的病例,注意肢体语言的表达, 使其树立信心,配合医护治疗。此外,也要注重患者家属的心理,加强沟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家属共同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经过精心的护理,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效果比较满意。

2.4 并发症的护理 HT的主要并发症与单纯脑梗死及脑出血无显著差异,主要为感染、消化道出血、压疮、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本组患者出现35例感染,22例消化道出血。入院后、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进行各种危险因素评估,如Norton评分、Autar评分等,高危患者制订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班班床旁交接,密切观察,做好记录。本组感染患者予加强翻身拍背,遵嘱予雾化吸入及低频震荡排痰,使用合理的抗生素,监测体温及血常规;消化道出血患者遵医嘱予适当地禁食除水或温凉流食,应用抑酸止血药物,加强口腔护理,观察出血及二便情况,监测血压,经治疗护理后,均得到控制。

2.5 康复指导 研究[4]显示: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指导患者早期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训练,保持肢体功能位;言语障碍患者鼓励其发音、说话。恢复期由康复医师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包括脑反射治疗、患肢理疗、下肢蹬车训练等,同时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日常训练。

3 小结

目前认为HT的发病机制主要为:(1)HI:梗死区内血管长时间的缺血缺氧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当水肿消退、灌流恢复后导致血液渗出。(2)PH:梗死区内严重的脑水肿压迫周围血管,致使发生坏死和内皮损伤,当血流再灌注以后导致血管破裂,形成血肿。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HT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断被明确,很多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恰当的治疗方案。然而,HT的治疗比较复杂、难度大,因此,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康复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护士要求具备精湛的操作技术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重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防治并发症,早期提供康复指导,这对患者的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Connolly SJ,Ezekowitz MD,Yusuf S,et al.Dabigatran versus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J].N Engl J Med,2009,361(12):1139-1151.

[2] Beslow LA,Smith SE,Vossough A,et al.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of childhood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11,42(4):941-946.

[3] 邢丽嫒.亚低温治疗重症脑卒中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3):85-87.

[4] 陶正德,饶高峰.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5):13-15.

李阳(1989-),女,天津,本科,护师,从事神经内科护理工作

R473.74

B

10.16821/j.cnki.hsjx.2016.09.015

2016-01-13)

猜你喜欢
出血性肢体脑梗死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