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早式见习”模式对高职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

2017-01-05 08:43张凤勤陈红宇丁娟陈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导向能力护理

张凤勤 陈红宇 丁娟 陈淳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434020)

·教与学·

“三早式见习”模式对高职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

张凤勤 陈红宇 丁娟 陈淳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 荆州 434020)

目的 探讨“三早式见习”模式对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在3年制高职护理教育中,抽取116名护生组建2个教改实验班,从第3学期开始对其进行“三早式见习”模式培养。早临床:实行周见习-日导师-月轮科制度;早参与:在临床实践中学生与导师一起参与管理病人,每个科室具体负责1~2例患者;早建立:建立优质护理服务下“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在第4学期结束时,教改班11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从同年级普通护理班级随机抽取16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运用自我导向学习等级评定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评,比较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为(229.53±22.51)分,高于对照组的(208.03±2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体不高,“三早式见习”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使高职护生能更好地满足未来学科发展的需要。

“三早式见习”模式; 自我导向能力; 高职护生; 护理

"Three early type probation " model; Self guidance ability; Nurs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ursing

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SDL)是指学习者在不论有无外力的帮助下,主动判断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评估可利用的资源,选择并执行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评价学习效果。随着学科信息量的快速增长,知识更新速度的增快,将未来的护理工作者培养成为具有较强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国际护理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在我国护理专科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尚在起步阶段,本研究通过对湖北中医药专科学校护理专科116名学生有针对性地改革见习的模式,探索可行做法,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护理学科的发展,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与荆州市中心医院共建教育基地,建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办学机制,第2学期期末,在湖北中医高等专科学校2012级护理专业9个班中,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的原则,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16名护生组建2个教改班,成立了临床学院。从第3学期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阶段起,对教改班护生的临床见习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进行“三早式见习”模式的培养。

1.2 “三早式见习”培养方法

1.2.1 创新模式,突出“临床与教学”结合 临床学院“教改实验班”临床实践以“早临床”、“早参与”、“早建立”为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专业态度,培养岗位胜任力。早临床:实行周见习-日导师-月轮科制度。每周三下午为固定临床见习实践时间,并有序地在内、外、妇、儿进行每月一轮转。早参与:在临床实践中学生与导师一起参与管理病人,每个科室具体负责1~2例患者,掌握患者的“十知道”。通过亲自参与管理病人,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理解。早建立:学生进入临床建立优质护理服务下“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念,运用护理程序对所分管病人实施全方位整体护理,培养学生的专业态度,提高学生的核心履职能力。

1.2.3 选拔临床带教老师,建立“一对一”导师制 严格按照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专科工作3年以上,热爱教学具有高度责任心、临床经验丰富具有良好教学能力者,在450名符合条件的临床护士中,选拔临床见习带教老师196名,明确职责,严格临床带教。临床见习带教老师提前为护生准备好见习病例,并安排自学时间及见习前评估,从而促进见习前预习,见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与老师的主导作用,每位学生与临床老师建立“一对一”导师关系。

1.2.4 制订见习手册,规范“三早式见习”临床路径 制订学生《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学院护理临床实践手册》, 由临床学院护理教改实验班临床实践大纲、学生月实践路径表、学生管理要求、导师管理要求、各科室临床实践操作技能重点项目、内外妇儿急诊各专科临床实践内容、临床学院导师一览表、学生分组轮转表、临床实践记录及临床实践学生评价表等十部分组成。双方辅导员带领学生一起到临床进行指导和学习,学生到科室由科室护士长或教学组长统一讲解,提问上周布置作业,结束前10~15 min集中反馈小结,达到培训效果。

1.3 效果评价

1.3.1 对象 在第4学期结束时,教改班116名护生作为观察组,从同年级普通护理专业的9个班级中,每班随机抽取15~18名,共15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运用自我导向学习等级评定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测评,比较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情况。两组护生均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统招护生,年龄、性别及前两学期的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2 测评工具及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填写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包括两部分:(1)护理学生的性别、年龄、班级。(2)自我导向学习等级评定量表(Self-Rating Scale For Self-Direetedness in Learning,SRSSDL),是由英国Thames Valley大学的Swapna Williamson研制的一种有效可靠的评价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水平的工具。包括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5个维度,每个维度12个条目,共60个条目。所有条目得分总和范围为60~300分,分值越高表示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等级越高。SRSSDL由原作者授权,经沈玉琴等检验,SRSSDL 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首先培训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班级辅导员为资料收集员,于2014年 6月,由研究者和班级辅导员老师以班级为单位,对参与学生,使用统一指导语,遵照自愿参加调查的原则进行现场问卷填写,当场回收。观察组发放问卷116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111分,有效率95.7%;对照组发放问卷160份,全部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97.5%。

1.3.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自我导向能力得分比较 观察组护生自我导向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5个维度比较中,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体不高,学习行为得分率最低 从表1可以看出,护理专科学生自我导向能力得分的5个维度中,学习行为得分最低( 39.05±3.55)分,学习评价得分(39.61±4.22)分,学习意识得分(41.50±4.31)分,学习策略得分(43.51±2.99)分,人际关系技能得分(44.36±6.10)分,说明护理专科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体不高。学生不善于主动预习并复习新课,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不善于提出相关问题,缺乏探索所学课程以外的新知识的自主能力。“三早式见习”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即要求学生对见习过程中涉及到的典型病例,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并积极地复习、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见习中遇到的疑点和难点进一步自主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通过见习,学生真实的体会到自己未来的角色,认识到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的相关性,特别是通过亲身接触患者,直接观察病人对疾病的感受与反应,同时学会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去观察病人、护理病人,如与病人沟通、健康教育、护理查体等,建立了优质护理服务下“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理念,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明确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主动思维, 巩固、内化临床技能,提高了自我导向学习意识和能力。

3.2 “三早式见习” 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表1显示,观察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5个维度的得分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三早式见习”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每周 1 次的临床见习,改善了护理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增强责任感,训练和患者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我学习意识。见习过程中,以临床真实病例为依据,学生与导师一起参与管理病人,每个科室具体负责1~2例患者,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和选择机会。临床见习带教老师提前为护生准备好见习病例,并安排自学时间及见习前评估,从而促进见习前预习,见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护生的主体作用与老师的主导作用,护生对自己的见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在指定的见习时间内完成见习任务。见习结束前10~15 min的集中反馈小结,激发护生的求知欲、参与欲。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意识明显增强。

随着医疗水平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为主的教育教学手段在护理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体不高。高职高专护生学习 3 年时间,3 年能够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护生只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学习,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值得注意的是,与普通培养方式相比较 ,“三早式见习” 培养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1] Long HB,Guglielmino LM,Hiemstra R. Self-direction in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J]. Int J Selt-directed Learning,2004,1(1):1-17.

[2] 姜安丽,林 毅. 护理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和构成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2): 128-130.

[3] Williamson SN.Development of a 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learning [J]. Nurse Researcher, 2007,14(2) : 66-83.

[4] 沈王琴,胡雁.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2):1216-1218.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4B532)

张凤勤(1975-),女,湖北荆州,本科,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研究方向:护理教学,护理管理

陈红宇,E-mail:839581516@qq.com

R471

B

10.16821/j.cnki.hsjx.2016.09.020

2015-09-07)

猜你喜欢
导向能力护理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偏向”不是好导向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