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式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17-01-05 08:44郁慧婷徐海英邹亚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织网专科手术室

郁慧婷 徐海英 邹亚萍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无锡 214023)

织网式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郁慧婷 徐海英 邹亚萍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无锡 214023)

目的 通过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观察织网式教学模式对手术室新护士培训后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入科的新护士9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培训,2013年入科的新护士8人作为观察组,采用持续改进的更为严谨周密的织网式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应急技能考核的成绩,以及新护士手术配合满意度。结果通过考核成绩比较和手术配合满意度测评,观察组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织网式教学模式比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效果更好,对临床护理教学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织网式教学模式; 手术室; 新护士; 培训

Web teaching mode; Operation room; New nurse; Training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是专业实践性强,专科涉及面广,复杂仪器、器械多,无菌操作要求高,新护士适应周期长。如何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开展有效的教学培训,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并快速成长为临床服务,是所有手术室带教老师们探讨的一个课题。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手术室分总部与分部,有开放手术间21间,手术室护理人员65人。十年内工作年资的年轻护士约占39%,每年还会有数名新护士进入手术室工作。我院手术室新护士的带教以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2013年起采用织网式教学模式,其从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全方位系统化、规范化、严谨化,对新护士的临床学习和实践有指导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手术室新进护士9人为对照组,其中,女6人,男3人;本科1人,大专8人;平均年龄22.1岁。2013年手术室新进护士8人为观察组,其中,女6人,男2人;本科1人,大专7人;平均年龄22.5岁。两组护士在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导师一对一进行带教,分阶段分专科轮转实践。实践过程分三个阶段:初期学习、专科轮转和巩固强化阶段。进行八个专科轮转,在各专科轮转出科之时进行出科理论与操作考核,期间每一阶段再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以及应急综合能力的考核。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持续改进,强化培训,从教学计划、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上开展全方位多样化教学的模式。考核方法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新护士的各项考核成绩和手术配合满意度。

1.2.2 评价方法 (1)考核成绩: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专科轮转出科时均进行了出科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在每一阶段结束进行了分阶段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每季度还进行一次综合应急能力的考核。(2)满意度测评:手术配合满意度测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手术医生、麻醉师、专科带教老师各发放《手术室新护士手术配合满意度测评表》20份,通过术前准备、手术配合、专科操作、仪器设备使用、考核成绩等方面进行打分,得出最终满意度分值。

2 织网式教学模式

织网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学培训的计划更周详,要求更严格,内容更全面,方法更多样化,彼此之间形成架构,互为交融,共同支撑,成为系统化规范化的一种教学模式。相比以往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的改变,更强调传授与理论结合实践。

2.1 教学计划 手术室各类培训计划整理表 见表1。

表1 手术室各类培训计划整理表

2.2 教学要求

2.2.1 要求手术室新入科护士进行三个阶段八个专科[2]的轮转学习 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熟悉手术室环境、功能分区和布局,学习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常见小手术的洗手配合,手术器械清点、处理和下送供应室流程,加强无菌操作规范。第二阶段,依次进行普外科、妇产科、骨科、泌尿外科、普胸外科、儿外科、五官科、神经外科八个专科轮转学习,学习并掌握各专科常规,每个专科轮转一个月。学习并熟悉供应室的常规工作,以及手术器械信息追溯[3]管理等,轮转时间一个月。第三阶段,熟悉巡回护士工作流程,与专科带教老师组合搭配担任常见手术和急诊手术的巡回护士,以及急救仪器和急救技能的学习等,培训时间两个月。共轮转一年,完成第一年的新护士实践培训。

2.2.2 要求手术室新护士在轮转实践过程中填写《手术室护士规范化培训实训手册》,记录并完成一年内在各个专科轮转时相关手术护理配合规定的例数,各专科技能操作例数,由专科组长或专科带教老师签字确认。

2.2.3 要求手术室新护士在每个专科轮转出科时,必须经过该专科的出科理论知识考核与出科操作技能考核,由各专科组长进行考核,考核过关方可出科。考核不过关,重新在该专科强化学习,直至考核过关再进入下一专科轮转。

2.2.4 要求手术室新护士撰写读书笔记,第一、二周每天一篇,记录并整理每天所学的内容,之后每周至少两篇,记录各专科的手术配合相关内容,可以是具体某个手术的器械物品的准备,手术体位要求,以及术中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等。专科带教老师批阅和答疑解惑,一对一导师检查指导。

2.3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即各项教学培训计划的具体内容,涵盖了手术室各项基础的与专科的理论知识,以及专科操作与急救技能等。见表2。

表2 手术室教学内容整理表

2.4 教学方法

2.4.1 构建一个教学团队[4]分管教学护士长1人,总带教1人,专科组长8人,专科带教老师18人,带教团队成员均为主管护师职称,有丰富的手术室临床经验,经过规范化教学的培训,各自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和教学任务。

2.4.2 实行一对一导师总负责[5]专科带教老师分管专科带教内容并反馈负责导师,总带教督导管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对一导师是从专科组长中进行选拔,需全程负责结对新护士的临床实践过程,检查和批改读书笔记,工作中予以指导和解惑,督促《实训手册》的完成,未完成的手术例数和专科操作及时安排完成。专科带教老师是经过严格选拔的综合素质优秀的专科护士,负责带教新护士手术过程中手术配合的指导以及专科技能操作的掌握并答疑解惑和反馈学习信息。总带教负责整个教学计划的拟定和安排,按各类教学计划表组织讲课和统一考核。

2.4.3 采用多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开展晨课:利用每日早交班前20 min安排各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培训,八大专科依次进行,分别历时一个月,由八个专科组长按临床实践进程和教学内容安排负责讲课,学习者认真听讲动手操作并做好笔记。授课内容与新护士轮转专科基本保持同步,每周五早上将本周所学内容进行一次考核,检查掌握情况。(2)多媒体教学[6]:各类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教学查房等均制作成PPT以幻灯片形式进行演示讲课,有些新的仪器设备、专科器械或专科操作还可拍摄成视频播放。(3)实际操作:许多专科仪器设备,需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方可真正掌握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护理基本操作和专科技能操作都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际操作练习。(4)模拟实景演练[1]:如火场逃生、针刺伤应急处理、术中大出血处理、术中突然停电停气等紧急情况设置真实情景,模拟紧急处理。这在教育学中被称之为抛锚式教育,是将受教育者置入一个真实环境中去体验去感受由此获取直接经验,藉此提高新护士应变能力和应急处理的能力。(5)晨会提问:每日早交班时,会针对当天新护士安排的手术进行提问,提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验结果,特殊病情,手术方式,器械物品的准备,特殊植入物,术中配合注意点,以及与手术者的沟通交流情况等。通过晨会提问来检查新护士的术前准备情况。(6)安排晚自习:安排新护士参加晚自习,每人每周轮流1~2次。晚自习期间可以学习科室内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文档,查阅科室内各类手术配合相关书籍,整理书写读书笔记。协助值班老师参与急诊手术、应急事件的配合抢救与处理。通过晚自习可巩固新护士临床工作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结果

3.1 两组培训后各项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3。

3.4 两组新护士满意度测评比较 见表4。

4 讨论

4.1 织网式教学模式较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为规范化、标准化、具体化 手术室的护理教学是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为目标的,教学计划、要求、内容彼此覆盖渗透,基础教学与专科教学相结合,整个教学团队职责明确、分工负责,有序运转。新护士从进入手术室临床实践起,就开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学习手术室的各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护理经验与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临床慢慢积累,手术室护理工作尤其如此。在手术室十年规范化培训中,新护士的教学培训才刚刚起步。

4.2 教学手法更为多样化 传统授课、多媒体教学、模拟实景演练、实物操作和晨会提问等综合手段使教学方法更为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易于被新护士接受吸纳。我们将各类业务学习、教学查房制成PPT课件,激发新护士的学习兴趣。护理查房还以提问的形式展开,让不同能级护士积极开拓思维,再以文字和图片进行讲解答疑,让人记忆深刻。有些专科操作和复杂的专科仪器设备拍摄成视频资料,随时可以进行查看学习。而一些急救场景、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则以模拟实景演练的形式开展,表演者多是年轻护士,新护士也参与其中。新护士通过实景演练感受深刻,提高了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开展晨课是教学模式改进后的一个有力举措 以往新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主要依靠经验积累和主动求教,然而,零散的知识点和非系统化的学习终究是杯水车薪,甚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时间一长,这些新护士也很难做到持之以恒,不利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手术配合满意度自然受其影响。而且,新护士遇到新的手术就情绪紧张,心理压力骤增,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晨课教学,配合新护士阶段性学习过程和专科轮转安排,各专科组长负责讲解各专科常见手术的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涉及到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操作,并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总结。每周五早上再将本周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简单的考核,检查掌握情况。新护士对于没有做过的新手术能做到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术前准备,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对于刚做过的不熟练的手术也能进行回顾总结,加速掌握程度。

4.4 晨会提问也是新增的教学手段之一 晨会提问主要是为了检查新护士手术室专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当日手术的术前准备情况。通过提问,对当天手术过程更加了然于胸,手术配合的关键点强化认知。而且,还可以促进新护士提前预习第2天安排的手术,做好充分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提高满意度。

4.5 新护士轮流进行晚自习 旨在提供新护士自习科室内各项规章制度和理论知识的场所与环境,科室内有许多相关学习资料,新护士平时进行临床实践,学习专科技能,疏于理论方面的自学。安排新护士利用每周1~2 d下班后3 h左右的晚自习时间,进行手术室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协助夜间值班老师应对急诊手术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提高新护士的临床应急处理能力。

完善的教学模式是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基础。医学理论与外科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的是高科技、新理念和新的挑战,对于新护士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让我们的年轻护士们满足手术医生和患者的的需求,胜任手术室护理临床工作,对我们护理教学工作者而言也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顺应当前的形势变化,把握最新的培训动态,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以适应手术室专科护理的飞速发展。

[1] 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蒋飞霞,郭华芹,陶晓燕,等.分阶段多模式培训提升手术室新护士手术配合能力[J].护理与康复,2014,13(9):893-895.

[3] 郁慧婷,邹亚萍,江逸娟,等.手术室信息化管理模式在病人安全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3,21(05):89-91.

[4] 徐淑娟,孙薇薇.大规模手术室新护士教学管理模式探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9):3665-3667.

[5] 吴敏,谢洁,马育璇,等.一对一“导师制”在手术室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3):57-59.

[6] 林岩,谭淑芳,潘丽芬,等.多媒体技术在手术室新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42-1144.

郁慧婷(1974-),女,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徐海英,E-mail:2903936118@qq.com

R471

B

10.16821/j.cnki.hsjx.2016.09.021

2016-01-04)

猜你喜欢
织网专科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所有的蜘蛛都织网吗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织网捕猎不容易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