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开展初产妇孕妇学校教育的效果评价

2017-01-05 08:43孙任苓蒲继红韩志敏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母婴

孙任苓 蒲继红 韩志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2)

基于翻转课堂开展初产妇孕妇学校教育的效果评价

孙任苓 蒲继红 韩志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2)

目的 评价基于翻转课堂实施孕妇学校教学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深圳市中医院实施孕期检查的185名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92)和对照组(n=93)。观察组孕妇从孕21-39周,在孕妇学校中实施翻转课堂教育。采用分娩自我效能量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评分,采用自编的“母婴保健素养问卷”评价正确率。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评分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孕妇母婴保健素养的正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开展初产妇孕妇学校教育能够提高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婴保健素养,是开展孕妇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

翻转课堂; 初产妇; 孕妇学校; 护理

Flipped classroom; Primiparae; Pregnant women's school; Nursing

孕妇学校发挥着传授围产期保健知识和增强初产妇母婴保健素养的功效,能帮助孕妇全面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和管理能力,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是规范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孕妇学校常常在固定时间、地点,采取团体授课、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单向传播教育形式,教育时间常常在工作日,授课者很少组织有效的互动,听课者易于疲劳,且教育内容不具备针对性,导致孕妇的参与度较低且多为被动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也不能满足初产妇对围产期健康教育的需求[1]。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将互联网应用到健康教育领域,创新孕妇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提高教育效果,值得围产保健工作人员探讨。我院尝试在孕妇学校中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优势,调动初产妇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的参与度,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取样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医院行产前检查的20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的入选标准:初产妇;单胎;年龄大于18岁;孕周≥20周;有一个及以上能接受和发送微信的手机;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知情同意。根据初产妇的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在观察组(103例)或对照组(103例),观察组年龄20~38岁,平均(26.86±4.17)岁;对照组年龄19~37岁,平均(28.03±5.32)岁。两组初产妇在年龄、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育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孕妇学校教育。观察组接受基于翻转课堂的孕妇学校教育,研究者以知-信-行理论、认知负荷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制订干预方案,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1)微课制作阶段(实验分组前):研究者针对围产保健的重要主题自行拍摄18个微课视频,主题包括孕期营养、孕期常见不适及处理、体重管理、孕期用药、孕期母体生理变化、自数胎动、分娩先兆、分娩方式、分娩镇痛、导乐分娩、产程中配合、产程中呼吸减痛、产时膳食、母乳喂养、新生儿皮肤护理、科学坐月子、婴幼儿辅食添加和婴幼儿安全须知。在视频制作中,对理论性强的较易理解的知识内容使用录屏制作,对于难点内容或实践技能训练使用摄像方式进行录像制作,每个视频时间长为10~15 min。(2)自主学习阶段(孕35周之前):干预人员设立微信订阅号建立“Elearning孕妇学校”公众平台,将制作的微课视频、自编《孕妈妈健康教育手册》(PDF)、《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PDF)等学习资料上传至微信订阅号上。孕妇通过微信进行关注并进行自主学习,若在学习中遇到疑问,由干预者在微信平台上进行解答。(3)翻转课堂阶段(孕36-39周):干预者将观察组孕妇分为10组,每组由9~11名孕妇组成,每周开展一次集中讨论,共4次,其中,分娩期保健2次、产褥期和婴幼儿保健2次。在专题讨论中,干预者对孕妇自主学习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和答疑,集中反馈初产妇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设计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孕妇进行知识内化,加深孕妇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鼓励孕妇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推进同伴互助关系。

1.2.2 评价工具 包括:(1)分娩自我效能感问卷(Childbirth self-efficacy inventory,CBSEI-C32)[2]。(2)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3]。(3)自编《初产妇母婴保健素养调查问卷》,该问卷内容涵盖孕期营养、体质量控制、孕期运动、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等相关信息。

1.2.3 资料收集 在两组孕妇参与研究前、后进行问卷测评,观察组103例中,迁移6例,研究中期提前终止妊娠5例,余92例完成研究前后的评价,收回有效问卷92份。对照组103例中,迁移4例,研究中期提前终止妊娠6例,余93例完成研究前后的评价,收回有效问卷93份。

1.2.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SPSS 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的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分娩自我效能的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孕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孕妇母婴保健素养的正确率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母婴保健素养中基本知识知识与理念、生活方式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率分别为89.32%、75.18%和79.56%,总正确率为83.45%;观察组的基本知识知识与理念、生活方式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率分别为70.51%、62.19%和63.25%,总正确率为65.37%。两组孕妇的总正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翻转课堂对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的影响 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自然分娩率低等问题仍然是困扰我国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难题。分娩是一项具有压力的挑战,女性在应对分娩时,其分娩自我效能感(Childbirth self-efficacy,CSE)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被认为是影响女性分娩经历的重要因素,影响初产妇对分娩的选择、坚持及付出的努力,是预测分娩行为和结局的重要指标。分娩自我效能高的产妇更有可能在其分娩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和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效实施多项疼痛应对策略以减轻疼痛与不适,促进分娩顺利进行。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能够较好地解决教育技术的快速更新与有限的教学时数的矛盾、课堂教学统一性与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矛盾[4]。在孕妇学校中实施翻转课堂教育与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一致,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翻转课堂的孕妇学校教育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易于知识传播和交流的优势,以微课作为载体,通过网络对孕妇分娩相关知识实施分阶段、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且,其重要特征在于“参与性”,鼓励孕妇针对自然分娩方式、如何应对分娩不适等问题进行提问和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强调学习者与知识传授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了“以孕妇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有助于提高孕妇对分娩的科学认知,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

3.2 翻转课堂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BSE)是初产妇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实施母乳喂养的预期,而这种预期是其母乳喂养行为的决定因素。它的形成主要受自身以往的成功经验、他人的示范效应、社会劝说、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等影响。由于初产妇缺乏母乳喂养的成功经验,他人的示范效应和言语劝说是其产生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主要来源。孕妇学校在初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能直接影响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态度、信念与行为的选择和坚持[5]。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比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微信平台向初产妇提供有效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资料,鼓励初产妇自主学习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与技能以及应对母乳喂养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及时与专业人员讨论母乳喂养的相关问题,不仅提高了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科学认知,改善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而且,干预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时解答孕妇的疑问,并通过主题讨论有针对性地向初产妇提供专业性社会支持和帮助,鼓励孕妇与同伴进行相互交流,能够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3.3 翻转课堂对初产妇母婴保健素养的影响 《母婴保健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包含孕期营养、体质量控制、分娩方式、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等重要的母婴健康相关信息,初产妇的母婴健康素养反映其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是保障母儿健康的关键因素。围产保健人员应加强对初产妇母婴保健素养的教育,提高该人群的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形成率,帮助其掌握基本母婴保健知识与技能。

孕妇母婴健康素养的高低除受自身因素影响外,最重要的学习渠道是正规的产前教育,而产前教育中母婴健康的信息是否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可得性等会影响教育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在孕妇学校教育中实施翻转课堂教育,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母婴保健素养的总正确率为83.45%,对照组正确率为65.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中,干预者以围产期健康知识传播为主线,以满足孕妇需求为出发点,遵循个体化、实用性的原则,将重要的母婴保健知识拍摄成图文并茂、有趣味性且能引发孕妇学习兴趣的的微课视频,使学习资料兼具科学性和可读性,能够满足不同孕妇的需要。孕妇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习围产期保健知识,遵循了认知负荷理论,每个微课视频不超过15 min,有助于孕妇在短时间内可以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习,有效降低了其认知负荷,提升了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学习效率。同时,研究者将学习资料放在公众平台,使学习者能够利用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得这些资料,并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通过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跨情境的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孕妇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网络学习的需求。

基于翻转课堂的孕妇学校教育,开拓了孕妇学校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体现孕妇的自主学习和教育者的有效指导,能够激发孕妇的学习潜能,增强护患沟通与交流,有效提高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婴保健素养,值得推广。

[1] 植敏,毛滢瑛,黄江玲.孕妇学校教学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12(11):976-978.

[2] Ip,W.-Y.,Chung,et al.The chinese childbirth self-efficacy inventory: the development of a short form[J].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8,17,333-340.

[3] 戴晓娜,Cind-Lee Dennis,陈叙,等.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7-409.

[4] 范文翔,马燕,李凯,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90-97.

[5] Danielle Groleau,Catherine Sigouin,Nicole Anne D'souza. Power to negotiate spatial barriers to breastfeeding in a western context: When motherhood meets poverty[J]. Health & Place,2013,24(11):250-259.

孙任苓(1962-),女,湖北武汉,大专,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1

B

10.16821/j.cnki.hsjx.2016.09.024

2016-01-10)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母婴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