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持唤醒情感,让朗读成为习惯

2017-01-05 21:38门晓峰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范读课文文章

门晓峰

说到指导朗读,我们也自然会想到“读书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和心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的方法,在实际课堂上的朗读却很平凡,甚至是枯燥的。学生往往是有口无心,提不起劲。即使是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也不见有多大效果。学生如果长期地被动读书,朗读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思维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束缚。因此,我认为教师应想方设法营造朗读教学的良好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激发学生体会朗读的乐趣,把朗读变成一种习惯,用坚持去唤醒学生朗读的情感。

一、练好朗读基本功,掌握朗读方法

朗读还是要从每天学习的课文抓起,要想读好课文。首先,要做到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即要做到“六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唱读、不读破句,练好朗读基本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次,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读完、读好,要留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如:我校每天早上的语文晨读时间,虽然只有10分钟,但这个时间段指导朗读效果是最好的,每个学生进入教室后都会自然地拿出语文书先浏览一下今天要读的内容(一天一课),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时间一到“小火车头”就开始站到讲台前朗读,发现错音及时纠正,而后进行评价与练读,久而久之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朗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另外针对不同的题材要教给学生不同的朗读的方法,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各种类型的文章,基调悲壮高亢的、委婉深沉的,或简洁平实的。不同的情感基调,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朗读来揣摩、体会、把握。感情基调欢快的,可通过生动传神的表演性语调朗读;感情基调深沉的,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真情流露地朗读等。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语气、节奏、语速的快慢、声调的抑扬顿挫,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文章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技巧、感悟规律、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二、充分发挥范读作用,创设情境,模仿体会意境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透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教师不能范读的情况下就要让学生欣赏朗读录音或视频。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数的做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班班通,每一课的重点段落或者感情丰富的对话片段都要让学生听一听、悟一悟、读一读,随机播放画面,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从中体味朗读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领会意境。如在指导学生读《荷花》一课的第3自然段时,先让学生欣赏了荷花的图片,从感观上产生美的意境,然后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朵朵荷花。入情入境后,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配乐朗读课文,学生立刻就陶醉在荷花的美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中了。特别是在古诗的朗读指导上,创设情境尤为重要,如在指导朗读《采莲曲》这首古诗时,我先播放这首诗改编的歌曲视频,学生立即眼前一亮,脑海里产生了划船采莲的情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后给学生时间在心中揣摩,朗读时重音在哪儿,上扬在哪儿,再试读、模仿,同桌互相进行评价,配乐再读,入情入境,这时再加上教师的评价与激励,既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除了教师和视频及录音的范读,学生的范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晨读中、语文课上、课余,都会有读书声,班级出现了一些朗读“小霸王”,如:小桐的“激情爱国篇”、小超的“高昂回归篇”、小闯的“感人激动篇”、小俊的“伤感催泪篇”、小通的“对话伦理篇”、小鹏的“韵味诗歌篇”、小逸的“风景优美篇”等,有了这样的“称号”,学生朗读得更起劲了,主动在班级领读,到外班范读,同学之间指导读,班级真是充满着朗朗的读书声。

三、把握课堂,变换多种形式,激发朗读兴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朗读教学的主阵地,有的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出现重讲轻读的现象,使很多学生的朗读能力得不到提升。鉴于此,我们必须依据不同年级、教材特点设计每节课的朗读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朗读。在初步理解课文之后,要留足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准、读流利、读出情感。

在课堂中我还经常启发学生:“你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文中所写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你亲身所见、内心所感。你要通过朗读把内心的感受传递给别人,这样你的文章才有价值。”如写人的文章,朗读时就要把握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的人物情感。在指导朗读《苦练》一课的第11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3个“扔吧”,反复朗读,体会陈招娣的心理活动,读出第一次罢练的情感。在指导朗读《最后的时刻》江姐被押赴刑场时,我采用研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性格、扮演人物角色的方法来理解人物、培养语感,不仅激起了学生的读书 “斗志”,还进行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写景的文章,朗读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给课文配乐,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以取得良好的朗读效果。故事性较强的文章适合个人读,如《海的女儿》《丹珂的故事》等;人物对话较多的文章适合分角色朗读,如《陶罐和铁罐》《晚餐桌上的学校》等;节奏感强,感情饱满的文章可进行集体读,如诗歌《在自由和力量中飞翔》等;而词句艰深,含义深刻的文章,则需要教师适时的范读或创设情境的导读,如《颁奖词》《小屋》等。

另外,课堂上也不能一味地“讲——问——答”,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揣摩、感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朗读,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读——想想——品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过程中还要运用不同的朗读手段,调动学生激情,如齐读、领读、对读、评读、范读、轮读、抢读、赛读、吟诵读、体验读、自由读、接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展示读等。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年级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古人曾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相信把朗读当作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作者单位:嘉荫县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范读课文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