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背景下学生计算能力调查及研究

2017-01-06 05:20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三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34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计算能力错误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三小学 陈 欣

课改背景下学生计算能力调查及研究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三小学 陈 欣

小学数学计算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特点,在数学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贯穿小学数学的始终,与学生的终身学习相伴,是每个学生必备的技能,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计算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学习,可以说没有计算,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

调查内容:口算题、四则运算、简便计算题

调查对象:义乌市区某小学学生

调查时间:2016年9月25日

调查方法:测验法、统计分析法、作品分析法

从各年级随机抽取20名学生的一次平时作业,通过对作业中的错题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计算的状况。

表一 不同年级学生情况比较

表二 不同层次学生情况比较

通过调查显示,解题方法未掌握造成的错误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于计算错误造成的。计算已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也不是哪一类学生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考试成绩高的学生与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在计算这个问题上,并无显著的差别。更值得关注的是,计算能力产生的错误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而越来越严重,出现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正确率大大下降的现象。因此消除学生由于计算造成的错误是当前小学数学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来说,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因素

1.计算中的粗心现象

学生计算能力的下降当然和学生个体有密切的关系。学生计算能力下降或计算错误较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归于“粗心”。家长、老师经常会这样抱怨:这孩子真粗心!翻开孩子的作业本,都是一些不该出错的很简单的基本题出错。粗心是一种过失性行为,是专注力不够的表现。粗心是最常见的一种“病态”现象。就数学而言,通过大量的错例分析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错误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受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不良的计算习惯影响。粗心已不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也不是哪一类学生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考试成绩高的学生与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在粗心这个问题上,并无显著的差别。因此消除学生的粗心型学习错误是当前小学数学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计算中的浮躁现象

课改以前的课堂相对比较“安静”,教学相对比较扎实,也就是扎扎实实落实“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新课程实施以来,老师们学习新理念,践行新理念,在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行学习,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跃了,但也让部分学生心浮气躁了。他们在猜测、判断、估计、推理中思维敏捷、妙语连珠,一遇到计算就怕麻烦,烦躁不安。班上有个男生遇到计算圆柱表面积、体积就抱怨:“为什么要计算,我知道怎么做就行了。”磨磨蹭蹭不愿意耐心计算,只等别人说出正确答案写下了事。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这批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时计算错误当然多了。

3.其他因素

21世纪,计算器被人们广泛使用,学生对计算的认识产生了偏差。一些学生认为计算学不学不重要,只要会用计算器就行了。从而降低了对计算的要求,忽视了学习四则计算的真正意义,造成了学生学习计算的态度不端正,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等问题。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降,出现错误就在所难免了。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有些问题二、三年级明明就会了,怎么现在还会出错呢?其实不然,这是教材编写的特点,把每个知识进行累加,但逐步增加难度。如二年级学乘除法,是口诀表中的乘除法;三年级也学习乘除法,但是变为两位数的计算和口算了;四年级再学的时候就变成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了,以后还将变成小数和分数乘法等等。有些学生常常会因为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够,累加学习能力欠缺,而导致计算错误。

二、教师因素

由于先进而简便的计算工具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因此新课标调低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再则,《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相比较而言,老课程标准对学生计算的能力提了很多要求,如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等,而现在却很少提了。由于新课程对计算教学导向的不同,新课程标准对计算的达标题数大大降低,以至于教师误以为只要一分钟算对8—15题就足够了。事实上这样的速度是难以适应高段的数学计算课教学的。

新课标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大领域。和老教材内容相比较,“数与代数”领域变化相对较小。计算教学就属于这一领域内容。因为其他领域新增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放眼大小的研讨会,老师们研究的内容基本上是“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很少涉及计算教学的内容。这无疑给广大教师一个暗示:计算教学不重要,还是老样子。教师认为计算教学不重要也就不会潜心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了。有很多教师甚至认为计算的内容根本不用老师教(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自己看看书就能明白计算方法,没有什么难点,只要让学生多加练习就行了。于是进入计算教学,课堂里只有练、练、练,很少有关于算理的探讨和交流。但事实是,很多学生例题确实也看得懂,可那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为教材是压缩了思维过程直接呈现结果的。学生看例题后能解题,但多数学生停留在模仿解题阶段。缺少了教师的点拨和对新旧知识的沟通,很多中下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模棱两可的,这将导致后续学习时错误频频。

另外,教师对计算教学的不重视还表现在不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教师把原因归结为“粗心”——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看题不仔细等。教师没有反思,不针对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源进行针对性反馈,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只是教育学生“要认真”、“要仔细”,导致学生一错再错。事实上,教师如何对待学生错误决定了学习的最终结果。由于数学教学一般都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教师要么利用新课进行前的几分钟集中讲评,要么在学生课堂回答出错后,让其他同学继续回答,直到有正确答案为止。这样的处理方式看似节约了时间,实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疑虑,而且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受教师态度的影响,也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

计算教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我们要充分用好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材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计算教学。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计算能力错误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错误中成长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不犯同样错误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