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力学思维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2017-01-06 13:38林增辉
化学教与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作用力

摘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化学中部分比较抽象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力学的思维,通过教学实例,从电子、原子、离子、分子等层次,指出微粒间的力学现象,诠释概念的内涵。

关键词:力学思维;抽象概念;作用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1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06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并重的科学,化学概念是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但很多化学概念的名称比较抽象,例如氧化性、还原性,又如离子键、共价键等,这些概念与我们的语言表达习惯有很大的差异性,学生很难从字面上去揣摩概念的含义。面对这一现象,不同的教学者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背诵概念,逐渐消化;或者用习题带出概念,通过辨析理解;或者诠释字面意思,理解概念字面含义;或者编撰口诀,顺溜记忆……表面上这些方法殊途同归,都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目的。但笔者认为,这些方法都停留在字面的含义,却没有提示化学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上也是比较欠缺的。化学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不管是电子之间的作用,还是原子或分子间的作用,都普遍存在“力”学现象,而“力”是高中学生较为熟悉的一个基本概念,因此笔都在教学过程中,面对部分抽象概念,从力学角度进行分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是笔者的若干教学片段,在此以作引玉之用。

二、教学案例的实施

1. 氧化性与还原性

学生在初三时学过反应过程中“得氧”和“失氧”的情况,而上了高中的第一个学期(以人教版为例)便系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学生很难把氧化与得电子、还原与失电子联系起来,总觉得这两个性质与得失电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笔者了解到学生的迷惑之后,引导学生从“得电子能力”和“失电子能力”角度进行分析,物质具有氧化性,则表示它具它对电子具有吸引力,能吸引电子,吸引力越强,则表明氧化性越强,同理,还原性则表示物质对电子的吸引能力较弱,电子容易脱离,吸引能力越弱,则表明还原性越强[1]。笔者发现,经过这一分析,学生似乎找到了思维的着力点。而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对一些疑难问题也能利用力的思维进行思考,例如在比较K+和Na+的氧化性时,学生结合钾原子易失电子,推出K+对电子的吸引力小,氧化性较弱。

2. 酸性与碱性

对于酸碱性,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定义标准,高中化学倾向于质子酸碱理论,并且做了更小范围的约定,即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但是讲授酸碱性时,学生就开始有些难以接受。显然,如果只是让学生强行记忆酸碱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化学方程式,虽然能勉强应付一般的考试,但学生对酸碱性的理解是不到位的。笔者认为,酸碱性可以从质子与电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作用力角度进行理解。例如氢离子易与氢氧根反应,可推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存在较强的吸引力,而氢离子能与钠反应氢换出氢气,也同样说明氢离子结合电子的能力强于钠离子结合电子的能力,氢离子能与碳酸盐反应,也同样是因为氢离子与碳酸根的吸引力更强。虽然学生还没有学过电离能、晶格能等概念,但利用力学思维,从微观角度去探究酸碱性的反应本质,能促进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后续的学习研究。

3. 离子键、共键价和氢键

对于化学键,教材从离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力”的概念对这两种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了解析。在讲授离子键时,笔者利用教材中钠与氯气反应的例子,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学生已经了解质子带正电荷,而电子带负电荷,笔者提问学生,当两个离子相互靠近时,会有哪些作用力?在画原子结构示意图之前,学生认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了离子键,但是在观察结构示意图之后,有学生便提出,电子和电子之间会相互排斥……经过讨论分析之后,笔者和学生都达成共识,即离子键是引力和斥力的平衡状态。带着这种思维方式学习共价键时,学生同样能从微观角度理解电子和质子间的简单受力情况。而在学习双原子分子的共价键时,笔者引导学生从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是否相同的角度,轻而易举地推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氢键虽然不同于化学键,但同样存在静电引力问题。以水为例,氢氧共价键中,共用电子对明显偏向于氧原子,导致氧原子显出负电性(不是完整的电荷),而氢原子显出正电性(不是完整的电荷),相邻分子间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比较弱的静电引力,从而形成氢键。

4. 溶解与萃取

高中阶段没有展开学习溶解性的原理,仅仅对部分典型物质的溶解度作定性的描述。虽然学生对溶解原理,对分子间的作用力并不了解,但笔者认为,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入微观角度的“受力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解方面的问题。例如在讲授萃取碘水时,从概念角度理解是比较抽象,而且学生迷惑,为什么溶质会从溶解度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大的溶剂呢?笔者引导学生从分子间作用力角度去理解,即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说明碘分子与有机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大,而碘分子与水分子的间吸引较小,当在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分子则夺取了水中的碘分子。笔者没有引入水分子、碘分子和四氯化碳的晶体类型和分子间的作用力类型,只是从宏观的溶解度大小推断吸引力的大小,从而推断两种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5. 胶体的聚沉

对于胶体的聚沉,学生都比较熟悉,即加热、加电解质、加入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但是笔者不希望学生这样生硬地记忆,同样引导学生从力学角度进行思考。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胶体粒子处于1~100nm之间,同种胶体粒子带相同的电荷,在胶体粒子本身相互排斥力、水分子的作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稳定的状态。但是加入电解质或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体粒子表面的电荷,胶体粒子有机会碰撞形成更大的粒子,当大于100nm时,受重力的作用发生聚沉;而加热,使水分子、胶体粒子的能量升高,运动速度增大,分子碰撞成大颗粒的机会也增大,也有可能发生聚沉。

三、小结

力学现象普遍存在于物质世界中,化学物质的形成与变化往往也伴随着各种力学现象,但由于化学变化是一个微观过程,不适合于利用作用点、大小和方向等力的要素进行分析。尽管如此,由于学生在物理学上已经学过力的概念,在生活中对“力”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此时将力学思维引化学课堂,能帮助学生间接地接纳部分文字比较抽象的概念,起到思维的桥梁作用,可谓柳暗花明。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生的化学底子薄,没有学过原子轨道理论,也基本没有学过原子、离子、分子间的作用力的知识,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基本不涉及大学化学知识,只是提出“力”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尝试从不用的角度去观察化学现象,在观察与思考过程中,逐渐培养微观、科学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 林增辉. 化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J]. 教学与管理,2015(28)

猜你喜欢
作用力
新型主流媒体作用力的功能结构及其逻辑关联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深层次理解
分析、概括法在牛顿第三定律中的应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一种设想
分析探讨环保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环境政策制度作用力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考点精析
新常态下如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物体的平衡,单元训练(一)
有关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时能量转化的探讨
用比较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