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2017-01-07 21:40柳弯
考试周刊 2016年101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柳弯

摘 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一大挑战。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施以适用的安全教育策略是应对高职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出路。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网络安全 教育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工具。网络的出现,一方面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另一方面便捷的网络也带来许多安全问题,致使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一些不良的信息,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现就高职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进行浅析。

一、网络安全的常见问题

(一)个人信息安全。

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传递变得容易,个人信息泄露时常发生。尤其是学校的学生,个人防范意识较为薄弱,情感释放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喜欢把个人的生活和学习随时随地记录在QQ、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台。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广交朋友,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但是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选择对象。目前的网络诈骗、跟踪大多是从网络获取的资源,然后实行犯罪。比如现在很多人会收到骚扰电话,电话描述内容和自己生活经历一致,进而上当受骗,这就与平时缺乏防范意识,随意在网上公布个人信息有关。

(二)网络谣言。

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为了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和点击率,“标题党”、“图片党”无处不在,文章的标题不再是概括全文,而是骇人听闻、断章取义,甚至别有用心地“挂羊头卖狗肉”[1]。微博、微信中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如“果汁和虾一起服用能引起中毒”、“无籽葡萄是因为涂抹了避孕药”、“为了你身边的人,请扩散……”等不断地被传播,已经成为科学类谣言的重灾区。学生群体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信息辨识度不高,更容易轻信网络消息,成为传播网络谣言的主要人群。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沦为不实传闻制造者的利用工具,危害社会,并成为打击网络谣言的受害者。

(三)不良信息的诱惑。

目前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部门监督不到位,致使很多网络平台上的信息维护不够,读者一打开微博、微信、QQ,推送的各种娱乐“星闻”、刺激性的犯罪暴力新闻扑面而来[1]。还有很多网页常常会自动弹出一些黄色、游戏或生财广告,学生好奇心强,追求刺激,容易点击进入,模仿网上的犯罪行为,以身试法。如近期新闻报道上海1年半以来发生14起校园暴力案,案情分析竟是网上的视频导致模仿犯罪。再有学生盲目相信网上生财消息,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被骗一大笔学费,抑或被动加入一些传销组织,被人利用去欺骗更多的亲朋好友,给自己和整个社会都带来极大的危害。

二、网络安全教育的建议

(一)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法律督管。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安全的保障,是实行网络安全教育的前提。早期,我国曾经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又相继出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互联网IP地址备案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这些网络法律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网络安全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也说明了我国在网络方面制定的法律尚不健全、不完善。所以我们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网络道德和法律的经验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我国网民的特点,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法律相互兼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

加强网络监督管理,严厉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相关执法部门应设立专项监督小组,定期对网络信息展开抽查处置,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按照情节轻重给以不同的处罚。同时可以设立群众举报热线和邮箱,对及时、有效的举报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以便及时获取违法信息并加以阻止。另外,网络监管部门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网络监控系统,以网治网,打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创新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优势,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调适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具有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乐于挑战新鲜事物等特性,又因为其社会阅历的问题,易被许多不法分子利用。因此,可以针对高职学生网络使用方式及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建立相应的教育模式。网络的使用已经在高职学生中迅速普及,同时网络的合理应用对于高职教育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所以校方首先要鼓励这一行为,推广网络的合理应用。校方可以建设一支由具有相关网络技术的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组成的专业队伍,屏蔽一些恶性网站以净化校园网络,并对高职学生日常使用网络进行监督和引导。例如可以在校公众平台中定期发布网络诈骗应对方式、网络使用的法律法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处理方法等,开办网络安全论坛,在网上交流防范网络诈骗知识,不定期地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评选“网络小卫士”。此外,校方应加强对高职学生网络安全的教育,一是可以定期举办网络知识的讲座,邀请网络警察、法律人士对此方面进行宣讲;二是可以通过班级进行相应的主题班会的形式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增强同学们对网络不端行为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2]。学校也可设立一天的无网络日,让学生们在这一天告别“低头族”,投入到文体活动中,以减轻对网络的依赖。

(三)培养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是网络安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虽然网络安全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法律法规、学校等职能部门来调控,但学生自律远比他律更重要。只有当学生内心深处有依照网络法律法规行事的自觉性,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所以网络道德自律实质是一种道德责任感的培养。由于网络环境的多元性、自主性、开放性,给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学生在不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如果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自我修养的能力,道德之间的冲突和碰撞能够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选择正确的网络行为。这种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形成可以通过校内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3]。首先,网络道德的自律教育与传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高校可以利用传统的德育阵地,如演讲、辩论、座谈会、模拟道德法庭等方式,引导大学生以批判的态度审视各种网络道德现象,把传统的道德规范与自身的网络行为相结合,变成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构建的过程。其次,可以在德育课程中增加“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进修这些课程的同时,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在为大学生讲解《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进行讲解,利用新媒体帮助大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大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道德底线,进而让大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4]。此外,校方可以利用每月的社团活动日组织学生来模拟各种社会中的道德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虚拟的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和自律能力。

结语

网络的发展进步正改变着高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并逐步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带来了生动的图片、视频资源,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要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社会应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安全知识普及,构建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太芝,陈志勇.社交媒体中信息供给泛娱乐化倾向的反思及应对[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5):79-82.

[2]陈澄.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研究[J].才智,2016:66-67.

[3]刘丽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20:226-227.

[4]胡敏.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机制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5):98-99.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